• 7

22K 的沉思: 恣意唱衰luxgen ,實非明智之舉

部論是日本,韓國,美國,德國....等等.
所謂國產賣給國人價格都較低且合理
如honda,toyota,nissan
hynhdai,kia
bmw,benz.

ipone在美國售價多少,htc在國內賣你多少.
luxgen你買多少,難道你都不嘔.

台灣大企業都是殺腹內(台語)

也是具得利益者.

可憐的只是百姓阿.
喝可樂 wrote:
22K是政府的美意
希望企業能由政府補助22K給大學畢業生
讓大學畢業生能有在企業實習的機會...(恕刪)


還真不知道我大四那年(2008年)校外實習的時候...沒薪水又沒午餐津貼的...
是不是該請您幫我向該公司討一下?
也許您可以試試換份工作看起薪是不是22k...

另外給樓主與Luxgen一些建言...

既然車是為了做來讓台灣人支持的,那價格就該更平民化一些
台灣人的需求是安全性而不是一堆無謂的電子配備~
想跟韓國比? 看看韓國人做車是做性能還是做配備??
韓國人懂得大家的需求,嚴董似乎心理學該去修一下學分!

小弟並不是很懂車,但怎麼想都覺得應該從「驕車」起步才對,怎麼會先出「休旅車」呢?
驕車的底盤應該不會比休旅車來得難設計吧?? (高底盤的車要設計得夠穩應該相對較難)
而且搞得現在連驕車幾時出廠都還未定數(猶記得過年時還聽說5月份就會交單!?)
整台車從前到後,可能只有輪胎跟引擎是台灣製的~ (引擎是不是台灣製我還在懷疑中)
這樣叫我們怎麼支持? (買日系國產車不也一樣整台車都是拼裝起來的? 有啥差別?)

最後...不是我們在唱衰~
說台灣製品要支持的各位,是否注意過...
咱們自家的毛巾只剩虎尾生產?
看股市的時候有想過台灣傳統產業嗎?
商人們賣東西的時候,有考慮過要賣自家人便宜點嗎?
有想過一級品留給國人這種事嗎?
忘本的台灣人們! 一起努力吧!

nt24759 wrote:
台灣的薪資十幾年來不...(恕刪)


給您的觀點案個, 但薪資問題卻是因素繁多也沒那麼快能說清楚.

記得有一次看到新聞紕漏機場牛肉麵難吃, 價格又高, 輿論便大肆撻伐要求降價, 於是機場商店從善如良立刻降價. 我第一反應是一個字-蠢. 十足反映了台灣人鄉愿的本色. 我的想法是要改善口味而不是降價. 價格一降那就沒救了 , 做生意人甚麼叫做龜腳龜內肉? 我一年進,出國門約30次以上, 大陸, 東南亞, 美國PaPa Go. 台灣機場的東西已經夠便宜了, 憑啥還要降?

島型經濟一切成本看起, 怕別人賺, 拼命壓低成本, 受薪階層自然變成弱勢. 油電一漲輿論馬上叫北叫木, 怎知溫水煮青蛙, 叫安樂死, 臨死都不用掙扎. 一次漲足, 讓職場該洗牌從新洗牌, 薪資自漲. 我經常告訴我要加薪的員工一句話: Show me your value, I will show you money. 大陸93汽油8.1RMB(約37NT), 我們95賣34NT嫌貴.... 無語. 十足鄉愿的台灣人.

開那智傑的人因品質較真的人有, 但嫌貴的並不多. 這說明一件事, 那車並不貴, 我寧可說嫌貴的要嘛不想買, 要嘛醜化人, 何必呢! 此外那車品質真有那麼差嗎? 我的SUV一年又九個月, 除招回外一切正常. 油耗呢? 我實在不想跟其他車比, 跟我自己的 Savrin2.4, 4G69比, 市區比不上, 但高速卻強很多. SUV比Savrin還多200KG. 為何有人就要唱衰自有品牌?

shiorizero wrote:
商人們賣東西的時候,有考慮過要賣自家人便宜點嗎?
有想過一級品留給國人這種事嗎?
忘本的台灣人們! 一起努力吧!


在全球貿易的年代
全球各大企業的一級品會流向哪裡??
當然是流向會買的 , 也買得起的地方
當市場有需求 , 哪家企業會不想賣??

家父在民國八十幾年時
有一家規模不大的金屬工廠
同樣的產品
送到日本打上MARK
身價就翻了好幾翻
當然利潤是日廠那邊賺走

由家父公司直接出貨的
就是所謂的副廠件
這個利潤則由家父公司賺走

實際上
我們出給日廠的貨
都是品管確定可以驗收過的貨
這方面日廠要求真的很高
生產過程每個環節都要非常注意
即使不影響任何功能
電鍍或烤漆如果有一點點瑕疵
日廠可能就整批退貨

但最好的貨
反而都由自己公司直接販售 (利潤比較高)

所以你可能會看到
掛著日廠MARK的A級品賣5000
掛著台製副廠MARK的A+品賣1000

然後大家都說 :
日廠那個比較好
台製的是仿的 , 而且仿得很差
日本人品管一流
不像台灣人都隨隨便便的......

p.s.
日本人很愛他們的國貨(即使他們剛起步,被歐美虧很慘時)
家父為了接送日本客戶
專程買了一台日本車
連工廠的輸送帶
都用日廠一台兩百萬起跳的
我曾經看過家父的日本客戶
看到滿廠的日製重型機具,加工機
才滿意的下單
日本人真的非常團結跟愛國啊!!
睡貓阿肥 wrote:
部論是日本,韓國,美國,德國....等等.
所謂國產賣給國人價格都較低且合理
如honda,toyota,nissan
hynhdai,kia
bmw,benz.

ipone在美國售價多少,htc在國內賣你多少.
luxgen你買多少,難道你都不嘔.

台灣大企業都是殺腹內(台語)

也是具得利益者.

可憐的只是百姓阿.


honda,toyota,nissan,現代,kia......
都是美國同規格稅後售價低於本土稅後售價耶
iphone,三星,HTC都是美國比較便宜
三星售價也是南韓高於美國
硬要扯HTC的話 , 你可以說出除了美國跟香港 , HTC同規格售價比台灣低的地區嗎??
HTC one s cpu真的處理得很不漂亮
但它絕非十惡不赦
至少為台灣帶來了許多產值
三星在中國也自稱中國三星 , 是中國人的品牌
一個企業絕非只有它的老闆
對內放大檢視
對外自動無視
那寶島就給它沉吧!!
頭好撞撞 wrote:
在全球貿易的年代
全...(恕刪)

您說的這個我時有所聞,因為小弟家裡是賣五金製品的!
但至少日本人愛用國貨的原因是國貨不會有問題,不是嗎?

換看台灣人,別說台灣人買得買不起,很多商人一律直接把一級品外銷~
我想表達的是,如果台灣人想買自家的一級品還得從國外購買,然後讓國外的人再賺一筆~
何必呢!?(太多MIT的東西在台灣國內都買不到~真的很想問我們還是台灣國民嗎?)
至於您家的狀況我是不太清楚,只能說台灣人有時候還滿會用價格來衡量價值的...
我想問題也可能出在台灣自我品管問題吧!
大家都買同樣的東西,卻有某一個人手上的東西提早退休~(早期台灣還滿多這類情形的)
這也可能是讓國人對台製品失望的地方吧?
不是這樣的
台灣車主就算都支持 都買Luxgen 一年不過才30萬輛
大廠的30分之1而已

台灣要培養出 國際性車廠 就是要開放競爭
車價比照美國 日本 的售價 讓大家可以買100萬台幣的BMW 60萬的Camry Golf
Luxgen 想活下來 只能想辦法精進 提高品質 降低成本 能成功 才有機會變成大廠

國產車 活不下來 早就該倒一倒了
憑什麼要台灣人 幾十年來 買價錢貴品質又不好的車
支持 ok..5年差不多吧...幾十年都扶不起..沒救了..
你都從小孩被騙到當爸爸了..你還相信他..是他會洗腦還是你傻?
你說是為了廣大的汽車製造業員工 我看只有財團老闆股東真正賺到大錢而已吧
做那麼爛的車 還是代工的 EPS可以破10 一年賺一股本的暴利 這根本就是圖利財團

shiorizero wrote:
還真不知道我大四那年...(恕刪)



以市場定位來說,納智傑一開始出休旅車才是對的

放眼望去台灣市場跟SUV與MPV同級的車款非常少,幾乎都是小一號的

有一個空曠沒開發的市場不吃,跑去吃大家都在搶的轎車

以台灣人這麼甘心的唱雖,我看出第一台車就掰了

納智傑去保養換零件的時候我曾偷偷去問過技師

大多數你能看的到的零件幾乎都是台灣產的

http://www.yulongroup.com.tw/member_C.php?business=0

自己看一下裕隆底下的供應鏈,大概看一下就知道哪些東西有做了

你講全車只有輪胎跟引擎是台灣製,請問你是哪來的小道消息呢?

很多人都很愛在那邊扯甚麼應該出台40萬的甚麼配備都沒有能開就好的平民車之類的鬼話

做車那麼容易好賺的話真該讓鍵盤CEO們合資開家公司自主研發國產驕傲,肯定5年趕英超美

順道說一下台灣現在賣最好的車卻是安全配備偷最大的車

同樣是國際大廠,安全配備全配+性能優異價格也便宜,卻賣的連人家零頭都沒有

怎麼看都覺得台灣人要錢不要命



我之前任職的公司以前也有做內銷,後來都收掉了只做外銷

好奇跑去問其他部門的同事,他說:內銷成本太高,通路難搞,銷量又少,放著也是賠錢

老實說當時聽著很莫名,內銷怎麼會比外銷成本高

後來才知道中華民國萬稅萬稅萬萬稅的真理

一艘船載滿商品送去歐美的成本攤一攤,還比台灣內銷加上貨物稅還要低,而且外銷商品出關還是免稅!

最好笑的是那時候還有人特別去買外銷出去國外代理商又賣進來的商品

價格少說貴了2成,但是有人就硬要說外銷品質比較好

生產線都同一批,做艘船回來品質就變好了根本超強


離題了.....

納智捷是Luxgen,不是Lexus,對於一家在汽車行業出來沒幾年的新品牌,
一開始就要求如國際大廠般的品質,是否過於苛求了?
我們更應該看的是這家車廠是否有持續進步的努力以及經營品牌的誠心.
以前韓國現代與起亞的車比起現在的Luxgen可以說品質更差,口碑更爛,
除韓國外幾乎其他國家的銷量可說少之又少,但在韓國至少在政府機關以及
許多民眾支持之下,在韓國市場具有一定的市佔率,並以此市場來逐步改善
其產品品質以及提昇研發,到了今天韓國現代及起亞的汽車在大陸及美國等主要市場
都有一定的市佔率,這也都是當初在韓國本身支持才有後來的成績.

很少有一個新生品牌在一開始就能具有能與成熟品牌比擬的品質與穩定度,
這些是要靠生產規模與經驗才能越做越好的,今天台灣難得有一個自己的汽車品牌,
對於代工已走到瓶頸、產業需升級的台灣來說也不啻是件好事.
如果以賺錢來說,裕隆當初做Nissan的代理就很好賺又輕鬆,
風險也不大,來做自有品牌比起來更為辛苦也更不容易.
當年飛羚101的推出打開了我們自有品牌的希望,
但後來飛羚101的失敗雖說是當時技術與品牌經營的不成熟,
但若得到更多支持能將裕隆這個品牌延續至今,
說不定今天在國際汽車市場發光光亮的就不只是現代、起亞這些品牌,
而也有我們台灣品牌的一份.

至於政治立場我不想去攪和,各人有各人想法,歡喜就好.
但納智捷這個品牌若能成長壯大,對於台灣的就業市場也會有一定的貢獻.
至少短期內研發、生產、品牌行銷都在台灣,
未來即使會如電子業一般將生產外移,但研發與品牌行銷、財務行政總部仍會在台灣,
就如同電子業的華碩、宏碁一樣,而生產製造也會外派台幹至各地.
大家多點頭路可找難道不好嗎?非得等到大陸把台灣代工都趕盡殺絕沒工作了
大家再來怨天怨地怨政府嗎?

個人覺得多個台灣品牌不好嗎?非把他弄到做不下去才爽嗎?
只有美貨、日貨、韓貨可買才覺得比較不low嗎?
青菜蘿菠各有所好,喜歡進口車的,也有財力的,當然歡迎買好車來開,
但對於價格及品質皆比不上進口車"高檔"的國產車,
倒也不用如此鄙視,一分錢一分貨,你花3、400萬開Lexus,
我花100萬開Luxgen,大家高興就好,也不需去比較什麼.
而對於Luxgen本身的問題當然是要批評,而這個批評是希望他們改進,
並非是要唱衰他們變爛.從很多車主的反映, Luxgen 7 2012的車比起
2009、2010年的車要改進許多,品質也穩定很多,這就是一個進步。
我在電子業一些時間了,也看到了很多台灣代工及零組件業者越來越難生存的情況,
所以衷心地期望台灣各行各業的品牌能夠壯大,也希望納智捷的車越做越好,
以後也可以算是一個台灣之光.












一個模子生產一萬只
和同樣的模子生產一百萬只
你能要求它的成本一樣嗎?
納智捷如只靠內銷
你要求它的價錢比照生產一百萬台的車廠
供應內銷市場的價錢
你會不會強人所難?
一句話
你覺得值就買
不值就不要買但求你不要唱衰它
ok?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