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CAMRY HYBRID 106.9萬 VS L5 2.0T 77萬


EZZK wrote:
油電打來打去 也就只打油耗與環保兩個區塊當成主要訴求與競爭的籌碼。
但我必須很不客氣的講一句,
不管是進口還是國產 油電系統多出來的價錢除非能被更實際的抵除 不然在市場還是不值得買。
這兩台比的話,
如果L5用最高級版本與Camry油電款比 這價差還是多到用油錢要抵個三四年才開始有賺 而且前提是實際油耗跟其公佈油耗一樣省油的話。
要是像標題這樣比近似的配備等級 那就輸多了 這價差恐怕不要想能靠油耗抵的回來會比較好。
而CAMRY說是"大型"房車 那怎麼不見車身尺碼優勢直接反應在車室空間上?
有坐過L5的人已經很多都貼乘坐空間示意圖了 跟CAMRY差多少? 以我184cm感覺真的是差蠻少的。
外部尺寸大 但車裡空間沒差多少 又不比別人安全 那大概只剩停車位比較難找這一點是直接的影響了。
再者,
也許很多人會認為是環保因素 但我覺得這實在不能讓人有感覺或是足夠動機去多付這超過20%的車價 這是不實際的。
也許世界會因為你的前進更加美好 但你也真的必須不在乎多花這些錢去付給車廠與業務才行。
講環保大家都很有興趣 大做文章 但是真的願意暫時把自己當盤子不去想錢的問題 多花錢去買我看還是少數。
如果買油電一心一意是為了省油錢來抵車價 那我覺得會這樣想的人恐怕四則運算與基礎財務規劃都不太行吧。
買油電如果為了省油抵車價 那你就輸了。



CAMRY油電款國產化,廣告效果很炫卻不怎麼實際。

老大你這篇還在t版耶

你老兄從事相關產業對於二十九樓的這位老兄說的話有何高見啊??


kyoufu294 wrote:
跟TOBE這類小車差沒多少 ??? 鬼扯蛋一堆

這種言論已經看太多了

此人跟本是個對油電車 毫無研究跟常識的人

豐田的油電專利 宛如汽車界中的蘋果

福特 BMW 眾車廠都要跟 豐田購買專利跟合作

還有人自己在那用自己的井 看世界


http://mook.u-car.com.tw/article157.html

UCAR 有油電車專題 麻煩認真仔細的去 讀一讀 再來談

看不懂中文字 你也可以去 google 搜尋海外 一堆油電車的文章跟討論 還有 club



現在是 21 世紀 資訊世界 很多東西 好或不好 馬上透過網路能傳遍世界

豐田油電車全世界銷售量 大賣

WHY ??


當人家買油電車都是白癡嗎 ??

開油電車很多都是 最實際 跟 務實的人

同樣的話題 要人家重複幾百萬次 ???

很多人都不想回你了 .. 我還是不厭其煩再回一次


油電車省的不只是油 它代來其它多項付加價值

★ 無怠速吹冷氣 無皮帶壓縮機 ★電子方向機 ★電子水幫浦 少掉一般傳統車輛一堆皮帶的耗損

★ 電磁煞車 煞車皮省到暴 ★ 機油裂化慢 1萬-1萬6 KM 再換就好

★ 大塞車別人引擎室是超高熱 你的引擎室是微溫 慎至是冷的

光是高溫造成 機油 膠條 塑膠機件耗損 , 油電車就不知道省多少了

★ 其它 led 頭燈 更多的安全配備 .. 國外還有免上車 搖控冷氣 acc 跟車系統 ..




以上這些優點 看的到嗎 ?? 還是選擇性失明 看不見 ? ?

不要跟我說 連一般汽車基本常識 都沒有 ??


可以討驗油電車 可以買別種車 沒人會反對

但請講出來的話 不要隨便誤導 跟 講這種像鄉下土包子的言論
yoshiki73115 wrote:
CAMRY油電款國產...(恕刪)


這個震撼彈的威力與持續時間還真大 應該打到豐田痛處了。
我覺得回文就是這樣 回文者能看得懂 說得有道理 真的是懂的再回就好 不然有太多根本就是沒事找事的。
話已經講得很清楚,
卻還是一樣A寫A的 B寫B的 或是要來回文程度卻不怎麼好 或要斷章取義的話 這樣回真的沒有意義。
我不是他老師 沒義務教會他 還是請回去多多努力或請人來教吧。
油電車的不實際不是只有我這樣認為 媒體這樣認為的也是很多 油電車要是真的實際的話其效果絕不只於此。
因為它就是要吃油 用電力開就是開沒多久 一到高速行駛優勢就沒了。
它誇張的油耗 是因為測試手法可以主要靠電力 但根本不是實際油耗 這是誤導消費者。
油電成本價錢就是不便宜 無法與傳統引擎競爭 這在幾年內都是沒的改變的。
我寫那篇文章 旨在提醒打算從經濟角度考量而買油電車的人要多想一下 別花不該花的錢。
多花這麼大的價差買油電車 又省不了錢 那為什麼不買台安全 配備又好的車子??
納智捷安全性 配備與設計俱佳 其他國產車以安全性與重要配備出線的選擇也還有吧?Ford不就是嗎?
為什麼多花錢還買省不到錢 安全性受詬病 配備又不怎麼樣的車子?? 我真的覺得很奇怪啦。
當然有些護衛軍說買油電車的不是在乎價錢 是環保意識 那也很好啊。
但是這樣請去強調碳排放低 不是老愛強調一個誇張的油耗數字似乎意圖誤導消費者 應該是這樣才合理。
國產的領域 價值觀比較傳統 要經濟 實惠 要一分錢一分貨 多花的錢要能看得到。
這就像納智捷強調基礎設計安全性 配備等級這些實際 直接或有效的價值 或是Ford的安全性與性能等等 我認為這些應該才是國產車要被強調的。
國產車並不適合給一個虛幻無感的購車目的或洗腦性的植入行銷 這個階層賣的是中等與基層民眾 不是那些不為生活所苦 對經濟環境變化無所謂的富人等級。
要做要賣油電車 但價錢還是壓不下來 以至於行銷不易 這不是我們消費者的問題 車廠要自己去想辦法。
開發者的技術如果還不能讓成本壓的夠低 使其足以取代多數現有設計的話 那就代表能力還不到 要再努力。
油電車就是真的不夠實際啊 這是事實嘛 無法改變的。
小車賣八十五萬不夠驚人嗎? 豐田把自己當德國一線品牌在賣啊?
要是國產小車賣這價錢 不如想像看看會有什麼東西。
要是真的這樣 那可能只有油耗輸油電車 其他安全性 性能 配備 實用性都會大勝吧!
EZZK wrote:
這個震撼彈的威力與持...(恕刪)

閱.......結論.......打死我也不買luxgen

EZZK wrote:
這個震撼彈的威力與持...(恕刪)


感謝你再度提供01反指標的有力證據 XD

網路果然是發洩情緒的好地方

無論01多少網友在K

豐田一樣賣很好

納智捷還是一樣賣不贏
買Camry H不會跟你算這些的
因為有一堆小黃的支持者
是會開30萬公里的
所以油錢的確有差
還有一部份是看到牛頭牌就笑兮兮的
更不用說這一代的Camry裡,Lexus的元素更濃了
就算我個人還是覺得上一代帥多了....


然而
我買和泰車,而且有賺錢
因為我相信和泰在油電上走對了
Prius C 儘管價格稍高
但可以買到很多台灣人最愛的日本進口
而Camry H更是計程車司機的一大救贖
買Camry 改天然氣
跟 Camry H的差價有限
更有加油方便,起步省油的絕對優勢
絕對會讓Toyota在這上面大大加分的....

至於Altis H,是否進來國產,我反而覺得有點無足輕重
價格也便宜不下來

至於和L5的比較.....
兩個客群應該還是不同的.....
我倒是覺得跟Lancer io重覆比較大.....

至於省不省錢....說真的,這個有兩個大變數
一個是油價,如果10年油價內漲50%,那這個價差會拉近
但這個不一定會發生

而另一個是機會成本
買油電是先付了錢
這筆差價的機會成本以每年5%的獲利率來計算的話
10年之後也差了0.55%
25萬會變成差38萬....
油電車在日本及歐美先進國家早賣了十年以上,面對新的科技心裡會焦慮也是可以預期的,但真不是從台灣開始開賣的,各廠或他牌泳護者會擔心也是可以預期的,其實真的不用焦慮,T牌的競爭者就是自己而已,車的屬性差很多,就像冠美力三月份賣了1983台而油電車就佔了1375台,第二名第三名的車合計才剛好是400輛,這些差距真的很巨大。倒是油電RAV4快要引進了,一公升22公里的油耗...,拿不出牛肉,消費者是不會買單的,消費者是聰明的,不是掛上牛頭牌就行的,前一代RAV4的失敗及Innova用2.7引擎消費者是不會買單的,改成2.0之後三月份賣了1254台,Zinger賣380台,整個大逆轉了。
但這兩台車不是同等級,快要1600公斤了,馬力200多匹,0-100只要7秒多,一車台是百萬的中大型房車,比汽油版貴不到七萬多了:LED頭燈、Lexus等級皮椅、TRC抓地力控制系統、VSC車身穩定系統、HAC上坡輔助系統、隔音加強玻璃以及Toyota Camry Hybrid油耗測試17真的太強啦,贏過以省油著稱的Colt Plus之15.9而且這是1.6的小車,也贏過之前FTIT的15.4也是1.5小車,Ford Focus TDCi (15.292), Ford Focus Powershift (15.231)以及Fortis油耗測試 (14.844)。實驗數據平均19,陸上實測17。這代冠美麗是美國測試推薦的安全車款,會買這等級車的大都社經地位有一定水準了,連Prius c也要85萬和預算行買家不同。另一台要跟C8或是將來的c9比或是 Lancer 1.8/2.0亦或是福特 Focus 比。結論:車格差很大,價錢也差很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