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Luxgen想要存活下去, 甚至是擠身國際品牌...


eclair_lave wrote:
基本台灣車業裡至少就...(恕刪)


那種量你認為算真正外銷嗎?
北醫華佗曾經跟南醫扁鶴說過:「怎麼辦,腦殘沒藥醫!」
iunknown wrote:
那種量你認為算真正外...(恕刪)


和泰去年成車外銷已經破5萬輛,連中華都獲原廠點頭可以代工外銷

福特六和更是年年斬獲豐碩

台灣一年也不過40萬輛的深度而已,要是這樣也不能算外銷那啥量能算外銷?

iunknown wrote:
台灣不是內需大國,為何一定要有自主的汽車工業?
像瑞典哪兩家,幾十年前意氣風發,這幾年還不是被併購或破產。



你知道 當你買一個品牌的產品 其實您 已投資嘞那個品牌上的 上萬個零件,,,,,

只要臺灣有品牌,,臺灣可以自己決定"那上萬個零件"是 MIT or DIT ,,,,,,,

這自主性 :絕對影響 "那上萬個零件" 包括 品牌 是 MIT or DIT 的幾十萬人的工作機會 ,,,,,,,


舉例來說 :您花 20,000NT$ 買Samsung GalaxyS2 --它對臺灣社會,就業率完全沒有幫助
但:您花 20,000NT$ 買 HTC Sensation XL ,or Asus/Acer 平板 .......
--它對臺灣社會,就業率影響狠大 ,,

如今 Luxgen,,,,給臺灣的子孫 一個未來的工作機會 ,,
我在2011用 100萬,幫您的子孫 買了一個未來的工作機會,,,,

henrylai21 wrote:

如果政府想要挽救就業, 應該幫助傳統產業(中小企), 或者像汽車產業這種產業鍊很大的

裕隆就算只做到損益持平, 光是上中下游這些廠商能夠活絡起來, 也是養活了不少人口



說的太好,,,重點就是---養活了不少人口,,社會才會安定
Andreewchen wrote:
你知道 當你買一個品牌的產品 其實您 已投資嘞那個品牌上的 上萬個零件,,,,,

只要臺灣有品牌,,臺灣可以自己決定"那上萬個零件"是 MIT or DIT ,,,,,,,

這自主性 :絕對影響 "那上萬個零件" 包括 品牌 是 MIT or DIT 的幾十萬人的工作機會 ,,,..(恕刪)


問題是..
中國是世界工廠
很多東西還是從那邊生產...
已經簽了ECFA.早收清單免稅項目裡面有汽機車零組件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不長眼 wrote:
發包..以前有個笑話...(恕刪)


哈哈哈~
好的相機並不會讓初學者變成一位攝影家, 但好的相機卻可以將其心所願者化為實現! ~~~ 因為我是永遠的菜鳥 !

不長眼 wrote:
問題是..
中國是世界工廠
很多東西還是從那邊生產...
已經簽了ECFA.早收清單免稅項目裡面有汽機車零組件



重點在臺灣自主性---(因為有嘞品牌可決定其供應鍊上的廠商)

舉最近發生的 泰國水災 ----
日本及其品牌將所有的汽車半導體及DSC重要半成品於10年前就決定--集中於泰國生產,非中國,,,

日本決定了泰國的就業,,,,,,,

chmzomble wrote:
想法很好

但~~~...(恕刪)


這位前輩真是說的好~小弟我一定支持你成為台灣的IKEA
我看了半天發現買Luxgen的人,部分都覺得這是愛國的表現,這才是台灣人
好像我們這些沒買單的人就是賣國賊,漢奸,崇洋媚外,有這麼嚴重嗎?
我也有繳稅~我只是不支持裕隆這家私人企業而已.......(小弟實在不明白,各位喜歡Luxgen的前輩,
你們到底是愛國所以買這台車
還是支持嚴董所以買這台車
還是喜歡這台車所以買這台車
不就是買台車,扯到國家幹麻,意識形態也太重了吧!!)
衝阿衝阿 wrote:
這位前輩真是說的好~...(恕刪)


喔天啊...

不是意識形態

是金流問題啊

你買進口車/舶來品國家就只有賺到代理商服務費跟關稅這方面的錢

買國產車或是像多地生產組裝的產品則是賺到在地組裝.生產.服務費,但大部分利潤還是由最上游品牌商取走

買自有品牌品則是本國有可能從品牌.生產.零組件.原料.服務費等幾乎全賺

所以你買國產品花1塊,但對國家來說卻是增值6~7倍經濟效益(錢從user>品牌商>零組件商>原料>員工>員工消費這樣一路循環)

不然一票國家也不會不管手段再難看也要把外來牌搞到無優勢,甚至直接介入扶植直到本地廠商開花,因為這中間的經濟影響差異太大了

regalvios wrote:
台灣絕對可以養一家車廠沒有問題!!

韓國車廠 也是先靠自己的市場撐起來(約60W~80w輛)
..(恕刪)


先想想 1. 韓國面積 與台灣面積比(約台灣2.8倍大) (行車交通動線/ 停車) 2. 韓國人口(約50M, 索爾有10M)與台灣人口(total 23M)比(內需&消費市場).

如果台灣每年也來個60-80W台車的市場, 光每天行車交通的癱瘓就足以搞垮台灣經濟力了.

先研究看看內需對於一個國家(尤其是發展中)的重要性吧, 台灣人口數量還不足以支撐國內所有產業僅靠內需就可以存活的.
^^A 請多多指教~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