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不要用我 嗚......
根據顧問的說法
1. 車價應該差不多 但電池差不多和車一樣
前面有個大大說 2000次*300公里=60萬公里
汽油車也很少人開這麼多 等於你買車先買所有的汽油
我的方案是將電池分好幾顆 不用每次都掛一堆電池
買也只要買一顆 其它有用再租 而且就直接換 反正都是電池公司的財產
也不會發生所謂台中到高雄還要等充電的情況
2. 續航力明年可以加倍
這點 我最近研究了滿久的 我覺得歐洲人認為這是一個迷思
大部份的車很少用在長途旅行
3. 充電的時間
前面有人有PO短片 這是一種
有人提出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的使用方式
我的方案是可以藉由GPS和交通安全的系統整合電池公司的系統
電動車的車主平常由自有的電池通勤 但長途時由GPS和運量電腦規劃
向電池公司出租電池 電池公司會幫您準備好電池在適當的地點
4. 使用習慣
我認為這是電動車最可怕的一點 如何教會使用者 而且是每個人
而不是一些喜歡用新事物的人 而且還要面臨汽油業和汽油車的競爭
我最近研究發覺 有些人笑嚴公子的車是電子花車 對我來說
大家是很推崇他喔 電動車最大的前景 我認為不是在安靜和環保
而是在電動車改變使用者習慣後 對於安全等產生的新創事業
而這些東西和所謂的電子產品非常有關 你想到啥
作業系統? Right!!! 微軟已經在做 HTC想複制它在手機成功的經驗
所以它目前是華創的大股東之一
這也是我想車商不敢冒然為之 因為後面的基礎產業未成熟
我個人認為電動車會至少帶動三項產業
1. 不用說系統工程 這是華創在做 不過汽油車也有
2. 以行車電腦為主的汽車電子業 HTC能像MTK在光碟機後進入手機晶片的模式??
3. 電池產業
至於很多人聽到的發電 環保
歐洲人不是拿新鮮的牛奶換我們Acer的電腦
他們只要他家乾淨就好 電池以後一定落後的第三國生產
當電池是電池公司的財產時 它也不一定要在臺灣充
不過 如果你是汽油車的協力廠商 應該不喜歡電動車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