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某人寫這句話,所以才會變成什麼澳洲啊 台灣啊.
2008年澳洲的國民生產毛額約33000USD約41000 AUD,一般工廠女工可以拿到50000 AUD,說真的稅前還有可能.
基本上一般澳洲工人半年可以存到 40萬~50萬台幣是非常非常厲害的.我遇過不少澳洲人幾乎都是周光族(周薪制),連買輪胎+鋁圈都還要貸款.很難想像吧!
我講的不夠白
在澳洲 HOLDEN跟"現代",我一定選現代
在臺灣 "裕隆"跟"現代",我一定選裕隆
如果講為什 "現代"可以成為世界的大車廠而"裕隆"不行我一定贊成,幾乎是同時代同樣的關稅保護,連技術來源都差不多.
HOLDEN跟本就是美國車廠.不要比爛好嗎!!
愛用國貨放屁啦!!!東西做的不好,價錢不合理,誰要買????
政府有強制, 還是有租稅的減免???
動不動就叫人倒一倒,裕隆倒掉,死的是它的員工跟週遭的相關產業,數十萬人失業,誰要負責???姓嚴的那有差,還不是可以躺著吃十代.
汽車零關稅對臺灣的整體產業來講有優還是劣???可以想想,不要為自己的私利讓大眾損害更大.
macallan wrote:
不要說台灣有多先進,...(恕刪)
沒競爭力的東西本來就要倒一倒 整合
GM 克萊斯勒都破產了
就是破產了 才能新生 才有未來
啥叫私利 用全民的利益保護一個產業長達30年
我覺得你這句話 送給嚴董 或其他組裝廠比較好
沒魄力的只會怕東怕西 怕相關產業的人沒飯吃
我怎沒看見你來關心南台灣失業問題
南台灣失業人口 外移產業 怎不見你來力挺
因為這些產業根本沒競爭力 倒一倒也是正常
你沒看見 車燈業已經賣遍全界了 國產車廠倒了 他還是好好的
就是因為大家都是這種放不開的心態 才會越做越小
國產車倒了 自然會有人出來撿便宜來整合
看看一樣沒路用的賠錢貨 DRAM TFT就知道
你不用怕這些產業的工作人員會失業
如果真的沒人出來檢 表示這行真的無利可圖 全部收一收也好
汽車零關稅有啥不好 至少大家開更安全省油的車
發生事故時 保住生命機會高了很多
為了這些人不失業30年來 台灣破碎了多少家庭
我怎沒看見這些人出來慰問關心受害家庭 說我造的車太爛 無法保住你家人生命
啥叫 私利 就是一直躲在國家保護政策下 卻搞不出成績的企業
根據統計資料,台灣的汽車零部件行業並沒有出現停止或衰退的跡象。台灣已經是汽車製造業最大的零部件供應商之一,前景看好。如今,越來越多的本地生產商得到美國和歐洲國際化汽車製造廠、以及一級供應商訂單。因台灣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已經能夠提供各種生產模式,使得客戶能得到更為有效、靈活多樣、優化管理和低成本的產品。
同樣,越來越多的海外採購商將台灣視為一個理想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
這叫沒競爭力,太瞧不起臺灣人
macallan wrote:
美國是台灣最大的汽車...(恕刪)
你這樣不是更好笑嗎
台灣零件如此具競爭力 那你怕他們失業幹嗎
台灣零件如此具競爭力 那為何組裝起來 卻如此不具競爭力 還要稅制保護
可見那些組裝場 根本不具競爭力 倒一倒是應該的
可見保護政策是根本錯誤 越保護只會越爛
很感謝你貼這樣的文 支持汽車零關稅 零貨物稅
更證明國產車根本是高價偽日劣貨
macallan wrote:
不要說台灣有多先進,我們不知道落後人家多少倍的時間
因為某人寫這句話,所以才會變成什麼澳洲啊 台灣啊.
不很意思,是我說的

macallan wrote:
2008年澳洲的國民生產毛額約33000USD約41000 AUD,一般工廠女工可以拿到50000 AUD,說真的稅前還有可能.
基本上一般澳洲工人半年可以存到 40萬~50萬台幣是非常非常厲害的.我遇過不少澳洲人幾乎都是周光族(周薪制),連買輪胎+鋁圈都還要貸款.很難想像吧!
沒有人說澳洲工人半年可以存到 40萬~50萬台幣
我只有說,我在澳洲的工廠打工半年存的錢
可以在澳洲買honda fit、ford fiesta、馬2、micra(much)、swift、yaris,任一台
這些車在澳洲的售價大多相同,售價為澳幣1萬5左右
在台灣的話,我如果要買一部swift,我在工廠工作2年,還不知道買不買得起咧

澳洲人很多是週光族,那是他們不愛存錢,也不用存錢,不代表澳洲存錢很難
a8931014 wrote:
沒有人說澳洲工人半年可以存到 40萬~50萬台幣
我只有說,我在澳洲的工廠打工半年存的錢
可以在澳洲買honda fit、ford fiesta、馬2、micra(much)、swift、yaris,任一台
這些車在澳洲的售價大多相同,售價為澳幣1萬5左右
在台灣的話,我如果要買一部swift,我在工廠工作2年,還不知道買不買得起咧
澳洲人很多是週光族,那是他們不愛存錢,也不用存錢,不代表澳洲存錢很難
...(恕刪)
雖然回你這話題有點離題,可是別人講的你都聽不是很懂!
打工又不是要在澳洲落地生根,不用買房養小孩等拉里拉雜等一堆費用要付,只要扣掉吃飯與房租與稅金,這樣當然可以存錢呀!
你回台灣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把薪水只扣吃飯房租與稅過一輩子嗎?
美國與澳洲人若都這樣的計算,每家都可以買Porsche了,我在美國也可以每年買一台,說實話,打工這種低階一個小時才多少?有技術的工作一個小時30美金起跳都不過份,但又如何???養家都不夠!
"澳洲人很多是週光族,那是他們不愛存錢,也不用存錢,不代表澳洲存錢很難",這句話是錯的,你不用在澳洲養家所以覺得如此,要養一個家這一點錢會過的很苦!
舉個例子來說,美國的私立幼稚圓每月約USD1200元,若是托兒所一週USD200,你的打工錢光付兩個小孩的教育費都不夠!
就算不管這些私立的教育費用,光生活費在美國或澳洲就比台灣高一到兩倍,當地賺錢當地花,會覺得這種打工薪水高嗎?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kch008 wrote:
你的論點很奇怪
為何要去私立的 那是你自願去私立的花大錢 怪誰呢
很奇怪 汽車是工業產品 卻很多人要把它扯到生活費
更有連養家都出來的
先搞清楚產品的定位吧...(恕刪)
你是牛頭不對馬嘴!
人家用賺的錢來買車,車只是一種衡量的工具,跟工不工業產品無關,難到買車後就不用花錢在各種消費上?
明明就是稅就扣了三分之一以上,生活開銷比台灣高一到兩倍,人家打工是省吃儉用,存到的錢才能買台Fit,若是有家累,有房貸車貸小孩要上學,能存的就不多,這是人家沒有看到的!
人家講的只是用車來做為一種賺錢的指數,這單獨來看是對的,但以整個家庭的消費來說是可以買但是扣除生活開銷後,買的起的人不多!
出國打個工就覺得很驚訝外國人拿的多,除非像他這樣賺了錢後就趕快回台,否則長久待下來那種打工的低薪不會讓他在澳洲有像樣的品質的生活!
若回到台灣的"整車"產業, 我的看法倒與你一致,台灣是個小島,沒必要什麼都要有,也沒有本錢什麼都壓寶,只要不行本來要可以放棄,否則只會讓老百姓多花錢而以!
心的通透 並非沒有雜念 而是明白取捨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