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LUXGEN 主打安全 的重要原因

不歸路也得停、看、聽 wrote:
謝謝幾位大大願意花時...(恕刪)


你說出我心裡的話了~~~
給你推一下
希望大家對這塊土地多一點認同
也期待你的開箱文喔!!
海的彼岸 wrote:
Google 一下 趙耀東 吳舜文 大汽車廠 你會有不同的想法
國產車的困境始作庸者是誰?
是後來與政府談判觸礁的豐田
還是更早那篇吳舜文帶頭聯名 "勿與民爭利" 的大幅廣告?
當趙耀東看出 台灣的市場規模只能養活一家車廠 試圖整併的時候
從中作梗的並非豐田 而是"一圓國造汽車的夢"車廠帶的頭

沒有足夠的市場來達到經濟規模 飛羚作的再好又有何用?
今天嚴公子敢重拾這個夢想 看的還不就是有大陸這塊市場可以倚靠

逝者已去 還是給Lexgen最大的祝福


到頭來都是受制於技術母廠的壓力不是嗎?
日產也是當時爭取大汽車廠與政府談判的對象之一,
就是因為日產遲遲不讓台灣技術深耕,
你知道他是如何給裕隆及不肖的民代壓力?
透過各種手段間接逼迫裕隆給政府壓力的嗎?
看看三陽工業最後會與本田決裂,
不也是母廠不願提供最新的車型給台灣,
後來三陽才不得已跟本田鬧翻,
進而向本田買回股權並轉向與現代合作.
為的也是爭取更多的自主權不是嗎?
三陽在越南的投資完全是技術自主,
機車的銷售是當地排名第二,
在當地也給本田極大的威脅,
去年三陽還在當地發表國民版的小貨車,
有點類似台灣中華發財車的貨車版,
這都是爭取技術自主權後的難得成果!!

如果大大有讀完我的全文應該會了解我要強調的是本國車廠的風骨,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說「企業若是不賺錢,是不道德的。」
企業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所以企業不賺錢是不道德的,否則你的薪水從哪裡來?
比較國內車廠,誰是在商業利益下還想盡辦法要根留台灣要技術自主的?
為了要對抗技術母廠的掠取豪奪與嚴密監控,
對於國瑞 三陽 裕隆 中華 六和等車廠的比較,
是誰對台灣的工業與技術的深耕願意花更多的功夫?
趙鐵頭的思維也是一切以台灣的利益為優先,
希望能夠兼顧技術深耕及賺取外匯,
政府做任何談判時主角永遠都應該是台灣並沒有錯,
希望台灣車廠除了Luxgen及華創車電之外,
更歡迎其他的車廠願意追隨Giant, HTC, Acer, Asus,......etc,
發展自有的技術及品牌,
數十年之後你就會發現台灣的月亮也是一樣圓的!!
modern50003 wrote:
當你不會做的零件他就賣得奇貴無比(非跟他買不可),而你會做的他就賤價賣給你,讓你自己開發都划不來,還是向他們買,唉,就是這樣種種原因,台灣的汽車工業才會落後於韓國的...
...(恕刪)


其實不光是汽車業,
許多電子業或其他製造業都有一樣的情況,
一但被日本人掐著鼻子走,
大部分就萬劫不復,
成為日本人的馬前卒,
任其擺布了,
就像餵養鴉片一般,
沒了志氣、
也沒了力氣,
只能乖乖當其傀儡,

幫其把國內市場的利益送上。

台灣身為工業技術後進國,
為了追趕並超越其他先進國,
產業界必須有自己雄心壯志,
避免因循茍且、
自甘墮落的思維。

另外在消費層面,
只要國人能凝聚共識,
多支持本土產業,
才有助於許多關鍵技術的生根,
也才能像韓國一般自立自強,
走出自己海闊天空的路。
別再迷信昂貴的日貨,把辛苦血汗錢送給他們了!日本人隱藏的--貪圖暴利、投機取巧--習性,在這次豐田風暴中,被完全踢爆、一覽無遺!
會不會想太多了
日本半導體事業也被台灣打的綿綿冒冒
網路上有東南V4的圖 不知道車展上會不會出概念實車
掀背車
中國汽車擁有率是一張白紙
一年汽車銷售如果1千萬台
1%市佔率就不錯
雙龍椅子人預估在中國可年銷2000台
在台灣可能要賣1百年吧
光用些虛無飄渺的民族情感想要賣好車子,在這個競爭激烈的世代機率近乎0 (也許在北韓行的通)
批評別人對外國(e.g. 日本德國)的車有品牌迷思? 難道不知道品牌的建立就是要靠多少努力加上長時間品質持續的提升. Luxgen數據多好多好? 我想 5年10年後再來看比較可靠.
我也支持國產車, 不過是 Giant.
對民族情感的認知,
對民族意識的感受,
對國家未來的發展,

並不是人人都不屑一顧,
也不是人人都目光如豆,

有意識的少數人,
代表著台灣未來的希望。
別再迷信昂貴的日貨,把辛苦血汗錢送給他們了!日本人隱藏的--貪圖暴利、投機取巧--習性,在這次豐田風暴中,被完全踢爆、一覽無遺!
事實決定一切
只要
拿的出真材實料 價格合宜
沒有不能買的車
當年 我家的第一部車 就是飛羚101
它有它的好 亦有它的缺點
還是希望這品牌能成長生根
海角七號之前 有誰說國片票房能打敗好萊屋
你相信嗎?
一部國片能創造這麼大的勝利
為什麼?
因為可愛的台灣人很捧場
海角七號 創造五億三千萬票房

海角七號中
劇中人事地物都是我們所熟悉的
對白中許多的笑點 很多也是台灣人才聽的懂得
正港台灣製造

為什麼台灣有車廠願意自己創造品牌
製造更符合臺灣人用車習慣的汽車
為什麼 不多給一點鼓勵呢?






說到重點了!順便請問這款車的引擎是自己做的嗎?
sphenoid wrote:
所以重點是: 不要盡想要靠別人。
還有,台灣的市場太小,要做起來,就要設法外銷。
韓國車也要靠外銷才有辦法做起來。我看到的是人家與世界競爭的高度、與決心...(恕刪)
icewalker wrote:
說到重點了!順便請問...(恕刪)


華擎機械,台灣研發自製 2.2升 直4 渦輪增壓,外包給美國Delphi協助調校...


p.s:美國Delphi上週簽約,被中國京西集團併購...(有錢=併購=擁有核心技術=競爭力提升)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