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商銀(Commezbank)分析師Demian Flowers說:「如果你是蘋果,顯然會想鉅細無遺地掌控與產品相關的每件事。你要代工廠,不真的是合作夥伴。」
汽車專家普遍同意,蘋果若想跨足汽車生產,需找現成車廠合作。年產數百萬輛車所需的投資、專門技術和勞工成本,對任何公司來說都很困難,即使是市值2.3兆美元、坐擁高額現金的蘋果也不例外。
分析師把福特、通用、特斯拉、本田、日產,以及飛雅特克萊斯勒(FCA)和寶獅雪鐵龍集團(PSA)合併後的新集團Stellantis,全都檢視了一遍,發現各有不與蘋果合作的好理由。〞
不論是納智捷或裕隆在Apple 的眼光中都太小。
姬芭人 wrote:
當年的董事長,曾說過(恕刪)
納智捷已經換人當家做主了
策略也改了
希望是整車平台授權(電動車),接受代工沒錯
這新聞已經發佈很多次了
就是想要攬客ODM的意思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business/blog/3004228
國外A公司 -> 向納牌買授權 -> 委託裕隆、鴻海、或是A公司自行找國外工廠生產
納牌自己會在新版S3、U5 等車用上新平台設計
看看在鴻海的治軍模式底下有沒有進步囉~
其實S5 Sedan可以改成旅行車樣式
用電動車平台續命
耳目一新一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