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希望MBU不要車頭完全沒改或小改

姓氏蛋蛋 wrote:
福祉車拿去做租車賺錢的事業?
誰有辦法認同?


這個的意思是 有需要的都該自己買福祉車嗎? 

福祉車的計程車也是拿福祉車去做賺錢的事業
更不要說還有專做出租福祉車的公司欸 
哲車神 wrote:
痾...你才是不知道這三方主要營運內容...新店華創就是內外觀設計師所在地,其他兩個是內部製造及零件開發和調教,不知道的話不用硬要拿出來講,我主要要講的就是設計部門就是在新店華創,你也不用再跟我介紹謝謝,因為我懂得不會比你少(恕刪)


所以請問哲車神 大大 那不知道

您同不同意小弟的建議,懇請Luxgen將

位於中國大陸浙江杭州的杭州華創關閉

尤其是現在中國大陸對我們台灣這麼不友

善,天天用戰鬥機來烔嚇我們。

Luxgen 的零件開發目前不該讓中國大陸的

朋友參與,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請Luxgen儘速在台灣本島建立完整的研發基地。

1)整車風洞
2)大型試車賽道
3)大型實體車載資通訊研究場域
4)車聯網智慧號誌研究場域
5)車聯網自動駕車輛控制系統可行性模型驗證

最後Luxgen UP5(MBU)的實車要比照韓國現代汽車

在德國紐柏林賽道測試至少1,464小時

所以由於每天的前置作業和收尾工作

和各車廠預約輪流下賽道,一天滿打

滿算可以跑4~6小時,也就是等於244個

工作天大約要6個月到8個月,

也就是說如果Luxgen

MBU想要在2020年10月上市,它應該

在2020年1月的時候就在德國紐伯林賽道上測試了。


以上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笑死人!
車廠自有車廠考量
納智捷當初為了在賽道測試
還大費周張,特地把車運到日本的AP賽道
進行調校 。
當然~
有自己的賽道或風洞試驗場
當然是很好
但就必須還要尋地和增加更多經費
但也不用你替它把脈吧
誰不想呢?
車廠不會想到嗎?
笑死了(恕刪)


裕隆汽車製造廠1953成立至今快70年
華創車電2005年成立至成快16年。
納智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成立至今快13年

結果連一個風洞試驗還要跑到
德國去做,請問一下。連這種
基本的風阻系數參數驗證的
大型整車風洞驗證場域的投資都不做,
要怎麼說服消費者這個集團的
有關外形的空氣力學的研發能力。

真以為電腦跑一跑模擬,用個1:1油士
模型在風洞跑了個模型數據
就真認為消費者就會相信。
不要把這個世界小看了。


先把量產車做出來,裕隆或華創
台灣建一個大型整車風洞,
紮紮實實的好好量測。要知道
就算是一毫米的誤差都會影響風洞
測試的數據,

再來關於賽道,先不要講到紐伯林賽道
裕隆汽車製造廠成立至今快70年
也沒有建出一條比照日本的Autopolis 賽道

一個成立超過一甲子的汽車製造公司,如果真的有心要

研發汽車,不會連這麼基本的基礎功能

驗證的場域都不投資。車廠不會想到投資

風洞就代表車廠壓根不想打地基練基本功,

只想念別人已經成熟的Know how。沒有

好好建立起自已的研發技術儲備。

以上
pmet wrote:
再來關於賽道,先不要講到紐伯林賽道
裕隆汽車製造廠成立至今快70年
也沒有建出一條比照日本的Autopolis 賽道


台灣這種地狹人稠的你要弄一個賽道?
裕隆要擴廠弄個驗證道都被抗議的亂七八糟了...
tang5213 wrote:
台灣這種地狹人稠的你要弄一個賽道?
裕隆要擴廠弄個驗證道都被抗議的亂七八糟了...


如果土地取得會遇到環評問題那

1)為何早年在建廠的時候沒有規畫

驗證賽道的土地保留,要知道60年前

可是沒有環評這個東東。

2)為何一定只能在苗栗三義那個地方

把賽道建在南台灣不行嗎?建在高雄

不行嗎?建在屏東不行嗎?


都可以整車送到日本,送到德國

送到西班牙去測去驗。如果主事者

有遠見有決心,這些東西不是早就

該準備好。

所以就目前的結果來看,

Luxgen 高層就沒有決心要搞好

基礎研發才會不自建風洞,不自建

賽道。


以上
pmet wrote:
如果土地取得會遇到環(恕刪)


你的意見很不錯
但你有些對納智捷有誤解的地方
我必須跟你更正
首先~
你對納智捷車零件來源的了解,可能有錯誤,本人所了解的在2015年後eco版,大部份零件都改採台灣製和日本製,所以eco版後妥善率都大為提昇,甚至不會比日系車差。
還有,在一般的大眾車,目前在內部組件密合度,車體組裝品質,納智捷和現代其實是做的最好的,組裝早已超越同級日系車。
你太小看納智捷了~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首先~
你對納智捷車零件來源的了解,可能有錯誤,本人所了解的在2015年後eco版,大部份零件都改採台灣製和日本製,所以eco版後妥善率都大為提昇,甚至不會比日系車差。
還有,在一般的大眾車,目前在內部組件密合度,車體組裝品質,納智捷和現代其實是做的最好的,組裝早已超越同級日系車。
你太小看納智捷了~


大大你好,請將「大部份零件都改採台灣製和日本製」的證據拿出來。
幾年份比例佔幾%?哪些零件為日本製?哪些為臺灣製?哪些為中國製?
屬於重要零件的比例多少?週邊附加零件佔多少%?請提供數字
上面亞洲人,下面黑人!㘉㘉㘉~
pmet wrote:
如果土地取得會遇到環(恕刪)


我覺得驗證賽道可以建在

中國大陸就好。

比照杭州廠辦理即可。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對於中國大陸,動不動就恐嚇
我們都應該同仇敵愾
我們一定要站同一陣線
當初S3要不是用了中國那爛東風引擎
納智捷現今也不會那麼慘


感謝您的認證!!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
你的意見很不錯但你有(恕刪)


三年前小弟原本有意要購買Luxgen

sedan 3,請問一下Luxgen S3貌似

是在2015年之後推出的吧。

請問一下就結果而論,S3的

組裝品質有比同級日系車好的話

今日S3應該就不會停產了吧,

您是否認同這個觀點?

就全車質量的零件重量百分比來看

非中國大陸制的只有大部頭的如

引擎、變速箱....

其他像是水箱是台灣的?、副水箱是台灣的?、

電纜是台灣的?、燈系內的LED燈珠是台灣制的?

各種大小螺絲台灣制的?、車架是在台灣焊的?

、發電機是台灣或日系廠牌??

、壓縮機台灣或日系廠牌?、內裝的各種塑膠件是在

台灣射出成型的?

還有URX中控台那台平板螢幕(Android base)的CPU

很有可能是中國大陸展銳或是瑞芯微電子的SOC

因為如果是台灣的MTK或是美國的Broadcom 、Qualcomm

的solution 不會沒有支援apple car play , android auto

那台平板螢幕的LCD面板panel 的供應商也有極大的可能

是中國大陸的廠商。

所以說如果用全車的總重量零件百分比,小弟推估是中國大陸

廠牌製的或台廠中國製的比例大約25%~35%。


以上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