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納自捷經營上的問題

四海無上師 wrote:
嚴重缺乏"技術根基"...(恕刪)

裕隆集團問題本來就很大,光是自己國內都被TOYOTA打趴,跟其他人還在爭2、3名,一台KICKS年銷破萬台,竟然沒把整體銷量往上墊高,依然在原地徘徊,就知道經營上就是有很大的破口,回歸納智捷,一個 新品牌都還在學爬階段,定價就比照日韓車廠,更讓人氣結的是在國外硬是比國內售價低個3、40%,車子好不好已經是其次了,現代汽車能夠崛起成為全球性車廠,靠的也不是車子的實力,靠的是行銷,低價搶攻市場,有了 銷量就有大數據可以分析,有了銷量就有再研發再精進的動能,一步登天的做法就是還沒登天就升天了,目前能救納智捷的方法就是把價錢訂在合理價位,多賣個100台總比只賣個位數來得更振奮人心,納智捷加油!
孤獨求勝 wrote:
電動車早已經上市開賣,你保證要買一部喔!
https://m.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44&t=5819401
不知道不代表沒有,睜眼說瞎話就有待商確了(恕刪)


電動車是早已經上市開賣, 但看不出來那智傑有想賣.
官網看也看不到,賣個鳥!
感覺就是為了政府輔助,做個樣了而已.

M7早就有電動車,問題是電池租金好像一個月要2萬.
S3電動車也是一樣,要價120萬,不然也是要付月租.

除了政府單位,有多少傻子會買?
買個特斯拉不僅實際多了,開出去也拉風.
唯有那些眼裡只有撈錢的業代才會昧著良心吹噓自己車廠車子
整篇討論串看下來
我知道大家的重點
就是要"便宜" "便宜" 還是"便宜"

那就來談價格吧!
很可惜
台灣對照國外內部的消費力的確很弱,便宜的物價人力,但買不起國外的東西
也就說 對歐美人很便宜的東西到台灣就是貴到摸不起
手機 家電等不說
汽車更是如此
汽車許多關鍵零件軟體調校技術都掌握在歐美大廠手上。
舉例
ACC等主動安全技術。幾乎都是大廠掌握,你覺得他們會賣你多便宜?

再來車價
大家都看牌價

不少國家車價之外還要繳一大筆稅才能領牌。這才是真的車價
也就是 以美國為例
真正的車價=牌價+消費稅+購置稅+保險
台灣車價已經涵蓋大部分了

台灣為何要做自主品牌?
因為再不做就來不及了,
面對對岸品牌的崛起,十年前做都已經晚了
所以納智捷跟HTC還又雙A現在都打不過對岸了

這就台灣的品牌之路...

我不知道為何在溫水裡的各位可以這樣看笑話
松大

請問您買了幾台LUXGNE了


松A wrote:
台灣為何要做自主品牌?
因為再不做就來不及了,
面對對岸品牌的崛起,十年前做都已經晚了
所以納智捷跟HTC還又雙A現在都打不過對岸了

這就台灣的品牌之路...

我不知道為何在溫水裡的各位可以這樣看笑話
我們家是買國產Nissan
因為爸媽一起開。

但我不會去唱衰台灣品牌。


22october wrote:
松大請問您買了幾台L...(恕刪)
國產品牌, 自有品牌, 神聖不可侵犯,
建議您盡速購買自有品牌LUXGEN, 才能""直接""支持國產
否則就像在溫水裡面一樣

LUXGEN已經在2020年達到歐系車水平
台灣酸民實在是太壞了



松A wrote:
我們家是買國產Nissan...(恕刪)
松A wrote:
整篇討論串看下來我知(恕刪)


放生攻擊自家客戶的企業,你跟我說它是在做品牌嗎?
更,就是騙!就是騙!就是騙!
松A wrote:
整篇討論串看下來我知(恕刪)


我也不是針對本土車廠看笑話,我也希望台灣能有本土車廠崛起,問題是納自捷的經營方針真的令人滿滿的疑問

我沒看到他們穩紮穩打的在練功夫,只看到他們很急又很亂的要弄出一個大品牌,短時間推出一大推設計不是很成熟的車款,發現不被市場接受又病急亂投醫,一直找外國團隊來協助設計性能車款,一個還沒闖出名氣又沒底功的車廠在那邊玩性能車??我真的滿滿問號

你能告訴我他們在幹嘛嗎??
牛杯杯0216 wrote:
裕隆集團問題本來就很(恕刪)


就是連專心做好一件事都做不到,喜歡亂槍打鳥,推出一堆不成熟的產品,最後才發現砸了一堆錢,還都沒有花在刀口上
松A wrote:
我們家是買國產Nissan
因為爸媽一起開。

但我不會去唱衰台灣品牌。

你確定納牌是台灣品牌不是中國品牌?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