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離子的技術,本來是用在幫助燃燒完全,因為燃燒完全,所以不會產生積碳!
因為不產生積碳,所以車子會很好開~
這個邏輯是蠻容易的~
就我知道,這個技術已經被台積電、信昌石化等大公司驗證過了~
下面是老闆分享給我的一張圖(有圖有真相):

圖片下方黑黑的東西,是經過工廠燃燒之後的煤碳(裡面還有很多沒有燒完的煤),上方黃土的部份是使用離子技術後燃燒的結果(可以說所有的碳都燒完了)
一樣是用在燃燒,同樣的概念,都是在幫助燃燒完全,抑制積碳的產生,上億元的燃燒設備能用,幾十萬的車為什麼不能用!
車子的碳,應該不會比這種土碳難分解吧~
我想應該直接叫老闆加入討論,有什麼東西也比較說的清楚~



NelsonKK wrote:
呵,我是自己有體驗...(恕刪)
該廠商處理的流程是會先幫你做一次傳統的清積碳,如果是一部已經積碳的車,不論用甚麼方式清,把積碳清掉後有感是合理的,這點我沒有疑問,但我想討論的是樓主分享與廠商網頁中廢氣數據的合理性問題,我認為這很重要,因為這數據被廠商拿來當成這產品是否有效果的依據。
至於後續車載機的幫助其實我本來也不太感興趣,畢竟小弟以前在研究單位有測試過太多這類產品的經驗,還有把做衣服用的負離子纖維放在空濾裡頭說想改善引擎燃燒的,但測試結果沒有幫助該廠商也就失望地摸摸鼻子回家去了,也沒看過他拿出來賣。
但我還是有稍微Study過這個車離子廠商的技術,在內燃機的應用上有一些盲點與疑問,在此就先不討論,如果老闆可以上來參與討論,我想大家都會很樂意了解更多,而不只是新註冊帳號使用者的片面之詞,順便也請老闆解釋一下廢氣數據是怎麼來的吧。
拿鍋爐的爐渣跟內燃機的積碳來比其實我真的有點傻掉,所謂上億元的設備燒的是媒,幾十萬的車搭載的是有先進控制邏輯電腦的內燃機,燒的是汽油,經過噴油嘴霧化再被氣門的熱蒸發後與空氣先經過預混才燃燒,再透過含氧感知器回饋的訊號做close loop control使燒出來的空燃比會在Stoichiometric Air-fuel-ratio附近的數值。
先不討論控制與燃料特性的問題,如果可以把燃煤磨到跟噴油嘴噴出的汽油一樣的顆粒尺寸再跟空氣混和攪拌拿去燒,那爐渣就不會是長那個樣子了。
然後,台積電(台灣之光)、信昌石化好像都跟內燃機技術無關,所以對我來說沒有甚麼說服力。 如果是獲得車廠的認可,那就值得關注一下了!!!
題外話,我倒是覺得該廠商技術蠻適合給台灣各大宮廟燒金紙的金爐使用,如果真的有效果的話!
slknsxvtec wrote:
該廠商處理的流程是...(恕刪)
大大說明的其實蠻公正的,我畢竟不內行,也許大大可以分享一下,有什麼單位在幫忙做檢測,大家也才比較有概念,未來我們在看到類似的東西,也會比較了解,感謝大大無私的分享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