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GOOD wrote:s3怎麼比都比altis...(恕刪) 好歹豐田都是自己的技術,那牌有什麼核心技術?AR、環景、後面來車警示?哪一樣事裕隆開發?只有不值錢的Logo罷了。還是沒什麼人買,不是嗎?
庫拉皮卡丘吉爾 wrote:看起來後座的空間沒...(恕刪) 庫拉皮卡丘吉爾大大,自己人納車安全性, 剛性強, 世界有名氣,無奈,酸民們不願意承認,您說對了, 納車的潰縮區是設計在對方車體上,這先進的技術,酸酸們一直不願意承認千萬別為了省油而省到安全了
jeff0720 wrote:別膨風,M7/U7...華擎引擎也是雷諾...(恕刪) 華擎的引擎是雷諾?哪裡聽來小道消息? 華擎當年的設立基礎是購買瀕臨倒閉的英國蓮花汽車引擎設計智慧財產權(蓮花汽車則被馬來西亞國營汽車併購),跟雷諾有何關係?當年對台灣而言是一個很棒的併購計畫,因為蓮花汽車是建造小跑車起家,小排氣量引擎技術到位,但是產量不大,相對日本引擎技術,賣價不高。(同時間的韓國則是購買日本舊引擎技術)蓮花的引擎特色是高轉速(原公司就是賽車引擎,性能導向),而且並不很省油,技術移轉後也沒有可用的車體搭配,因為當年台灣組裝車的日本原廠車商根本不允許換引擎。所以最後只好安到中華貨車上,這些小貨車上裝的其實是有賽車血統的引擎,只是很多人不知道。不可諱言的,量產經驗是引擎技術優化的很重要因素,而這正是蓮花欠缺的。台灣的汽車發展環境遠落後於韓國,也導致台灣從領先變落後到越差越遠。但當計劃的野心並不小,只是後來的策略並不如預期方向發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