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北京車展看LUXGEN有感


蘋果為何不自造外殼,電池,電路板,螢幕,天線 ‧‧‧‧ ?

不懂是因沒大腦 ?

kao_king wrote:
我比較好奇也不懂得一...(恕刪)
ozow
感謝樓主的心得分享文,讓小弟多了小小的世界觀

更加認同樓主所言:
而這還只是個從無到有起步10年的品牌
光是如此是否就應該讓我們少點口水 多點支持


也希望Mobile01 Luxgen版能多點正面能量,畢竟上討論區是心得交流與經驗分享,而不是酸言口水之地
森Bar wrote:
因為工作關係前往參觀...(恕刪)

臺灣女孩就是水..讚

tomliu36 wrote:
麻煩上網查一下速霸陸用的水平對臥引擎的技術是從哪邊來的。
相信你會有不同的看法。
代工在久 日本技術不外流,你永遠也學不會。
難道你認為代工超過60年跟自主發展10年的技術會一樣??
更別說裕隆就算學會了日產的技術,但也不能拿出來運用在納車上面,
難道不怕被告侵權??
其它一樣領有補助的台灣造車車商,除了裕隆之外,
那一家的老闆願意拿出出來自創品牌的??
躺著賺就好了。


賓士那邊來的啊,又如何?人家1966年開始用到現在做了多少改良??

1990年就開發出十二缸的水平對臥引擎去參加比賽

你裕隆跟日產簽了開發合約到現在拿的出什麼???

侵權?不要笑死人了,自己開發不出東西就賴日產

人家GTR怎麼出來的,裕隆請了水野換了一點改裝品就洋洋得意

看了都覺得丟臉
01很多酸民總是愛在別人PO的分享文內 引起其它話題
這對樓主是很不尊重的一件事

若這麼想討論,您也可以自己開一篇,不必把樓弄歪
其實...
只要支持國產的這種說法不死
本土品牌就很難茁壯

這弔詭出現的原因在於
國產品牌本身可以當賣點的時候
廠商就沒有動力做得比其他品牌好
賣愛國總是比提升產品力來的輕鬆
這種現象在阿六國的自有品牌上更明顯

L牌如果是20年前,或是10年前就跳出來做到這種程度
今天在東南亞車市上就能算得上號
但...當年嚴跟林在要不要砸大錢做自有上面有了分歧
當年看來嚴的主張很有道理,但20年後往回看只能說現實是殘酷的

這兩天150年第一個台灣學生代表柏克萊畢業生演講的新聞有看到嗎?
她的演講內容說到,去的第一堂課教授叫她們各自選從堆工具挑選一個
她挑了跟小湯匙,結果題目是用手上的工具鑿穿一大塊冰
這課程用來讓學生體認,現實常常是超出預料的

一個品牌要做得好就不能只守著一個市場
行銷4P,產品排第一個
當L牌把logo拿掉放在BMW旁邊,還能夠引起眾人注意的時候
不需要號召也能在市場上搶占一席之地

kao_king wrote:2018-05-18 01:49 #12
我比較好奇也不懂得一點
請 樓主開釋

一部車子 最重要的[發動機]
變速箱等 重要零件

無法自主開發與自造

只會造皮

要怎麼打世界杯呢?(恕刪)



ozow wrote:2018-05-18 11:04 #41
蘋果為何不自造外殼,電池,電路板,螢幕,天線 ‧‧‧‧ ?

不懂是因沒大腦 ?(恕刪)



拿Apple比喻Car,謬矣!

ozow:

一年365天,全世界約200個國家,有誰會因長時間使用Apple而喪命


老夫跟ozow掛保證,每一天時時刻刻在全球各地,都會有人因Car而一命嗚呼哀哉!

汽車 vs 飛機一樣,只要使用中重要零件發生故障異常,後果:非死即傷
大旧 wrote:
又一個臺灣佬坐井觀天...(恕刪)



沒有中國開發銀行,中國阿里巴巴、華為等巨獸能不斷以小吃大?


沒有中國開發銀行,中國企業能20年崛起?


你才是坐井觀天,這世界沒神話,只有內幕。
ozow wrote:
蘋果為何不自造外殼,電池,電路板,螢幕,天線 ‧‧‧‧ ?

不懂是因沒大腦 ?

不同產業有不同的研發、製造合作模式,汽車業是攸關性命,
要求「可靠度」等級比手機高很多。
裕隆有多少「技術、研發」能力?
真要跟Apple比嗎?
chernann wrote:
先說俺對世界汽車市...(恕刪)
你看到的排名背後有中國廠商的身影,GM排得上榜靠的是五菱,PSA有東風持股,至於你講的volvo也是吉利控股,中國廠商厲害的地方是在商業戰略,技術上可能差點。另外GM被上汽收購是遲早的事,因爲重心已經在中國。榜上祇有豐田脫離了中國市場還能穩坐第一名,其它都不行。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