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裕隆集團在中國虧損嚴重,輸一褲子

絕心無情 wrote:
我比較好奇,如沒有日產的裕隆會剩下什麼?三百多億會剩下多少?

同樣的道理,沒有豐田的和泰會剩下什麼?

嚴凱泰至少還有點志氣,在環境不利的情況下,還願意花錢搞品牌,而台灣其他的車廠呢?


.....完全去那邊被屌打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台灣都起不來了 ...還去中國那邊找死...


東西完全不行.....一開始就好好研究電動汽車不就好了....還是沒技術?有那麼多錢可以賠卻在台灣生產那麼糟糕的車...

台灣人好騙...這句話真是...金言


競爭力比那個印度塔塔小車還差....
pikacat wrote:
如以下新聞:2010...(恕刪)


2018/3賣了3,465台,還算是不錯成績。
2018/3 Luxgen大陸銷量

U5:2,451
U6:878
U7:0
S3:0
S5:40
M7:96
Total:3,465台。

pikacat wrote:
如以下新聞:2010...(恕刪)


你是可以提共它們就業機會但你別想賣到它們家裡去...lol 別傻了孩子!
chiashin wrote:
同樣的道理,沒有豐田的和泰會剩下什麼?

嚴凱泰至少還有點志氣,在環境不利的情況下,還願意花錢搞品牌,而台灣其他的車廠呢?


在沒有納智捷出現之前,民眾怨聲載道,抱怨車價太貴!好不容易盼到納智捷出現後,情況卻並沒有改善,跟著一線大廠欺負台灣人!所以搞品牌是為了照顧國人,把品牌發揚光大?還是只是為了想賺比代工更多的錢?商人不是吃素的,你告訴我?

再舉個例子,率先公布ARTC測撞資料,日產雙田可以推說原廠不同意公布資料,自主品牌的納智捷為何不當領頭羊,率先公布自家測撞資料,進而給他廠壓力?他廠若不公布,再來說他廠不安全不敢公布?這樣的自主品牌跟外來品牌又有何差異?

就姑且不論這些,看看大陸,看看俄羅斯,出了台灣的納智捷剩下什麼?
我的意思是投資台灣(不一定是造車)的產業,就算是一定要跟汽車相關,也許是零組件開發製造、或是研發科技來賣專利....
現在這樣的狀況很糟吧,對岸鄰居...通常是看的到,吃不到的市場,大多數台灣人懷著滿滿夢想的人過去投資,看清之後總是失落著回來,理論跟現實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況

chiashin wrote:
怎麼會有這種想法?
大陸是世界最大的汽車市場,各大車廠幾乎都去大陸投資,吃大陸的內需市場!
納智傑走出台灣才有生路,留在台灣是等死?

01sence wrote:
我的意思是投資台灣...(恕刪)

在這邊講中肯的話無用!
不需浪費時間!
就喝茶看笑話.

納智傑車在大陸其實評價不錯,但是會在對岸賣不好與維修點太少有關,這維修點的建立又跟汽車銷售量呈正相關有關,台廠進軍大陸內銷市場往往掉入市場大但是國土更大的夢靨,最後往往搞到很難脫身了。

納智傑在大陸,上有日德歐韓車系壓頂,下有吉利、比亞迪等國產車箝制,要有所作為是真的不容易。


pikacat wrote:
如以下新聞:2010...(恕刪)
納智捷如果倒了...裕隆nissan會接收納智捷後續的保固維修吧
不是才賣1000台,我眼睛有問題?哪邊錯了?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