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害者 wrote:
去年賣掉開5年的2011 FIT(65.9萬) 車商收35萬
過不到一個月就看到我的FIT在路上跑了
對方買39萬~
真的是要賣的時候就知道價值了...(恕刪)
哇~~~好巧喔!
FIT是稀有車嗎?
還是現任車主剛好是鄰居?
之前的風評導致後續即使有出好車,也很難令人信服,好口碑也要等到使用車輛兩三年後才看得出問題。
市場定位錯誤,如果要強調安全,想辦法拓展賣到歐洲,完整測試撞擊才能讓人實際看到車廠的實力。
要強調操控直接拿競爭對手的車,實際上賽道比拼誰快誰慢,車手輪流交換開,不是請自己的試車手,或是直接參加賽事。
車子要均衡過分強調操控動力,不是大部分人用車的需求,既然是國產車當然車價就是要便宜,我是覺得訂價過高,馬路不是賽道,不需要破百公里過彎,台灣的路也開不快,一般速限來說車子的操控都是可以接受的。
操控動力只對剛出社會的人有吸引力,剛出社會經濟能力不好買的起的人少,過分強調動力操控,無疑是鼓勵大家在馬路上危險駕駛,這樣的定位給人印象不好,不應拿來當主打優點,反而是安全、耐用、省油、妥善率,才是大家關心的。
新車廠想要迅速的打開市場,就是拼價格,先把量衝出來,車好相對口碑就會好,讓人產生信心,國產車沒有關稅可以少賺一點,不然這種價格說實在的讓人卻步。
downtodo wrote:
沒有到一定的經濟規模,零件當然取得不易,因為廠家不想庫存,做一堆沒人買會虧錢。
之前的風評導致後續即使有出好車,也很難令人信服,好口碑也要等到使用車輛兩三年後才看得出問題。
市場定位錯誤,如果要強調安全,想辦法拓展賣到歐洲,完整測試撞擊才能讓人實際看到車廠的實力。
要強調操控直接拿競爭對手的車,實際上賽道比拼誰快誰慢,車手輪流交換開,不是請自己的試車手,或是直接參加賽事。
車子要均衡過分強調操控動力,不是大部分人用車的需求,既然是國產車當然車價就是要便宜,我是覺得訂價過高,馬路不是賽道,不需要破百公里過彎,台灣的路也開不快,一般速限來說車子的操控都是可以接受的。
操控動力只對剛出社會的人有吸引力,剛出社會經濟能力不好買的起的人少,過分強調動力操控,無疑是鼓勵大家在馬路上危險駕駛,這樣的定位給人印象不好,不應拿來當主打優點,反而是安全、耐用、省油、妥善率,才是大家關心的。
這些建言,所謂的酸民都不知道講多少次了,納粉和納廠聽不進去啦!!
U6GT主打動力操控其實是把市場做小了,
觀察一下KUGA245和森林人XT的銷售就知道,
這兩台動力比GT220還強悍,但是廣告不會主打動力
追求動力畢竟還是少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