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去看一些日本的頻道,或是試車頻道就可以知道水野的看法,看到你都會感動反而覺得台灣人為什麼都在退步, 水野一直想製造出一台車,就是可以超越,歐系車的車,這次會拿BMW的x1來比,是因為水野和敏先生覺得已經有點接近了, 如果是在台灣大家一定會說那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在水野先生的眼裡就是有可能他認為這是個團隊的合作,雖然說不能全面贏BMW X1 可是某些局部是可以超越他的例如像是椅子的支撐性, 加上貝斯登的懸吊,是水野和敏先生跟他們合作調教的,並不是隨便拿貝斯登的某個型號直接裝上,是經過很多數據修改出來專門為U6做的跟訂製reys鋁圈,可能會有人認為這是追求名牌 可是這是完全不一樣的,不像你今天開什麼隨便的車去裝一個貝斯登,這是完全不同的 u6是田中跟水野跟鈴木這些專業的設計跟賽車手,他們不知道去實驗幾千百次出來的結果,還有支援跟技術出來的 數據再請這些名廠特調,設計給u6的,這是最可貴的地方,而且是當時請倍適登那邊的技師,駐守在那邊,然後跑一圈看這個要怎麼調和閥門整樣調在實驗室在做出來 一組新的在上路跑一圈測試不斷的這樣調教 加上車子的配重量 不像其他車廠 說車子要跑快就要輕 反而他是加重增加地上抓地力 所以也的造車理念就跟他當時GTR一樣加重 GTR 當時重快2噸超跑而言這是非常重, 水野和敏也說了他的造車理念,就是 希望他的車是貼地性很夠的,而不是像BMW那麼 有趣可以甩來甩去 他也很清楚表白那個不是他要的 ,他認為那樣開起來會不完全 所以他想要打造一台運動化 貼地性好 操作起來又靈活的車 由這些就可以知道他從GTR r35開始就不搞偷輕這一套, 他反而認為偷輕的車 會跑比較快的人當作門外漢 所以可以說他跟x1的風格不同, 就年輪胎普利司通也是特製 普利司通 500個 各型號 全部都做測試最後選出一條最適合的他還嫌不夠 還要上面做一些配方的調配 而且普利司通 目前 全世界唯一幫忙車產調配的 還有GTR身上的影子u6可以看到,引擎蓋的通通口跟GTR很像 跟GTR一樣都是倍適登避震器 連顏色都是藍色 只有納智捷,而且這個藍色是只有GTR跟納智捷才可以用的顏色,就連他的火星塞也是特別做的, 引擎也是用原本U6 ECO hyper拿去東明引擎 做更改調教改裝 設計出來的 也是跟GTR一樣都是在東明
我覺得納智捷結合日本技術,是很棒的事,也是非常正確的選擇. 從液晶,半導體...世界主要最好的技術大都來自日本,只是日本文化,對變化多端的市場,有些不利! 日本人跟台灣人關係一向不錯,生活習慣接近,比起大陸及韓國,日本人比較願意幫台灣人! 把油車做好,再來油電車,電車也才能做好! 鴻海買下Sharp也是一個台灣技術提升的例子! 面臨大陸,韓國的強大競爭,台灣很需要好的品牌!擁有好的技術,品質才能行銷全世界! 我覺得台灣人必須感謝嚴凱泰,納智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