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為什麼人家是老闆你是員工....一件事情要多方面去分析而不是單看結果論!中國他們基本薪資多少台灣多少?你用台灣賣的價錢,到中國賣那他們要工作多久才能買車?https://udn.com/news/story/7333/2375709
我說說自己的看法,在2012年,同樣golf 1.4tsi大陸賣14~15萬rmb, 換算約70-75萬台幣,台灣應該要90-100,實際自己對車內最明顯的感受是塑膠用料差異頗大。(其他沒看到,不慎清楚)或許U5還是有價差,相信只要原廠說明清楚。消費者可以更感受到兩地的差異與誠信。
8532316tang wrote:你以為台灣很強嗎?...(恕刪) 1.台灣科技自主品牌 華碩 微星 技嘉 HTC(U11在台灣賣比S8好了,端出牛肉大家就會買單) 這些品牌 世界都知道2.代工很強,那也是技術很強,台灣有最強晶圓代工廠,自己不斷突破研發提升良率封測產業也有獨步全球的銅導線及SMT8,科技業的生產機台都進口的,你錯了,台灣有鴻勁,日蝕...ETC 好幾家呢他們也都外銷全世界,韓國也買不少台相反的,台積電,日月光不繼續代工了,世界有高良率高品質的3C能玩? 3星的良率跟品質一直都輸給台積跟日月光但是今天要以"台灣品牌" 去做車子,做出來的東西,只有呵呵呵 兩岸都罵,就是丟"台灣品牌"的臉3.美國瘋狂的要台灣去設廠,嗯哼????4.造船是很厲害阿,高雄那家,亞洲最大的遊艇重鎮,他就專做遊艇,不做啥軍艦 還是你要來笑他?然後衍伸來笑納至截 做不出戰車 好好笑喔~~~ 恩?? 邏輯又...?
先以模具成本來說好了,製作一台新車,需要開多少付的模具再以市場份額來說,台灣賣的量要能攤平這些模具的成本需要賣多少台大陸本土車廠單一車型賣的好的,一個月賣破萬台是小意思,所以兩邊訂出來的價格差異度,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
8532316tang wrote:沒有為什麼?因為納...(恕刪) 因為納至截 跳不脫 "傳統的市場經濟" 所以就爛阿進步不了,你又幫納至截給扣分了反觀 韓國現代 , 人家直接砸幾個億去挖腳 業界有名的大師 來做自己的車然後熱賣,直接晉身世界前5大車廠納至截挖了水野,結果也只有底盤能看,總歸一句,就是捨不得研發嘛水野弄得出GTR,一定也弄得出 70萬 1.6T 馬力200P 鋼性 空間 安全都有的車 ,可惜跳到一家不給他機會表現的公司
shizukaman wrote:每次看到這種幹話真...(恕刪) 恩阿 台灣在車子上 永遠輸給韓國 日本 甚至這幾年426做的車 都比台灣好上N倍所以這是中國的問題,環境的問題??根本就自己的問題"阿不就標準的,做不好,怪社會,怪出身低,怪環境,怪你媽沒把你生的帥,生的美不怪自己能力不夠" 總是替納至截找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