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缺少50萬級距車款,形同放棄20%國產車市!


e1299129 wrote:
從親戚去年看納智捷S3...(恕刪)


醒醒吧,還在50萬級距年代。

薪水沒跟上!!!

50萬可以買5台2輪。
台灣國產車就那幾家
有默契的訂好不合理的車價
多的利潤比那不知道怎麼算的20%
多好多好多好多
愛買不買隨你
myfirstcar wrote:
醒醒吧,還在50萬...(恕刪)


5字頭有過份嗎?
VIOS雅緻跟四門Tiida跟March,都有4字頭的單,也不算神單了。
早安號更是開價就4字頭。

國產車空車折價後5X的有:小鴨,Colt+,City,Livina,Fiesta...裡面幾台甚至是開價還沒算折價就5X。
納牌不是沒有,S3也是58.9起。
不過比起上述那幾台車,車價偏高了。
現在是四門na1.6第二貴,僅次於Elentra1.6。
這車價訂得不上不下的。
上面被神A壓著,人家高一級,折價後的車價卻差不多。
下面又比價輸給一堆車。

納智捷80萬以下的車,只有U6不顯得比其他車子貴,我只會考慮U6。
如果我不想貸款,想要付清購買的話,不會考慮S3的58.9那台,58.9不能折價,相對於其他同等級車,太貴了,不是貴一點點,是貴很多。
個人看法是,納智捷是活生生被裕隆及中華玩死了,此話怎說?
華創車電利用納智捷來研發出 專有的 360度車用整合系統及多媒體主機,你母集團摘桃子拿去用,把這套系統拿去 日產 三菱用,那納智捷剩下什麼科技領先國內?
另外保養據點,如果各位去過共用廠(裕隆或三菱),車開進去還要看他們臉色,感覺就是集團內最小的,就連納智捷的行銷 高層,感覺就是被下放一樣,靈活彈性是看不到,創造了很多集團內第一,1.使用韓油 2.中國制機油濾芯
什麼重要決定,威脅到 裕隆 中華,勞煩納智捷讓利吧....

Dr Evil wrote:
LUXGEN = Luxury + Genius


從品牌形象到市場定位,完全錯估形勢........

一樣是L牌兩者的差距可大的呢0.0+
賣不掉的加價賣啊~~~
過去50萬的現在60多萬才買得到
以此類推每個級距+10多萬...

結果, 銷售量不減反增, 車商食髓知味...

這就是市場機制...
給個爛結構、兩顆氣球、鋼材薄或是級數低, 一樣大賣...
這是台灣車商跟消費者要一同承擔的...


笑死了

重返農藥

Others整天在幻想自己是保時捷




也要另外二家買單華創車電的技術!!!

e1299129 wrote:
從親戚去年看納智捷S3...(恕刪)


VIOS/YARIS賣得好的原因之一是車好養
脫手價格也高
其它牌子要搶低價車,這兩點盡量滿足消費者就有機會

myfirstcar wrote:
醒醒吧,還在50萬...(恕刪)


正因為車價不斷上漲,入門小車才有市場。

風城小壞蛋 wrote:
華創車電利用納智捷來研發出 專有的 360度車用整合系統及多媒體主機,你母集團摘桃子拿去用,把這套系統拿去 日產 三菱用,那納智捷剩下什麼科技領先國內?


個人看法,如果納智捷只能靠鏡頭科技領先國內的話,不如早早退出汽車市場。

tenyalove wrote:
VIOS/YARIS賣得好的原因之一是車好養
脫手價格也高
其它牌子要搶低價車,這兩點盡量滿足消費者就有機會


我們來討論一下如何做到好養以及脫手價高?
降低保養價格、增長保固時間,最好開五年原廠半價回收,最好再有原廠認證中古車,讓購買二手車也有原廠保固!

這些和泰做到了,不僅如此,和泰還有自己的租車公司和產險,這麼完善的體系才會有如此保值的市場價值,這些不是做不到,有沒有心而已,很多人不知道和泰的高營收不在於賣車吧?而是車市週邊的完善體系,從出廠賺到報廢,這才是所謂的品牌價值,你不用擔心代理商甚至品牌會倒,更不用擔心缺料無法維修或是車商不敢收!

裕隆對旗下納智捷品質有信心,其實以它的規模也可以這樣玩的,可惜並沒有。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