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

為什麼國瑞和三陽無法有自創品牌的汽車?裕隆卻可以?


安卓拉貝貝 wrote:
台灣人不是沒給過納智捷機會...(恕刪)

很好奇你有買過納智捷嗎???
台灣車賣這麼貴
比美日貴了兩三成以上
買車當然要精挑細選
買納牌好處在哪?
台灣人對鹽董家族已經夠好了吧
補助 關稅保護 台元園區
這些都夠肥了
作不好怪台灣人?

01forever wrote:
所以一開始做什麼高級車
從國民車切入,有小問題因為便宜,大家砲聲也較小一點
慢慢累計問題改善再來做中型車,大型車,SUV
因為便宜可能賣的不錯,有量就能撐起一個車廠,
就算車子賺不多,但維修保養因為車多,可以賺不少來彌補
可是這樣做會影響台灣車價,也會影響代理的利潤
...(恕刪)

納智捷一開始就做歐規車,有別於裕隆代工的日系國民車,這才是令人刮目相看要給他一個讚的地方!

lg6677 wrote:
和泰也有30%的股份.也學了30幾年的代工.應該從中也偷學了不少技術才對?相信可以造出比納智捷更好的車才對?為什麼不自創汽車品牌?來發展台灣的汽車工業.


台灣只有 2300萬人 , 房車+休旅車也不過 6,7百萬輛需求
現有各品牌分一分 , 還剩多少市場呢 ?

政府又不承認 92 共識 , 更不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如果承認了 , 馬上增加 13 億人口的 "內需" 市場((外銷先不管),還沒有關稅問題...

那就應該有車廠很感興趣了....

ps : 我來亂的 , 別打我....

revive wrote:
代工組裝或自組品牌誰啥意義,都是可以提供就業機會,重點應該放在車子本身,配備不要亂拔,價格不要白爛,這才是跟車主本身切身相關,尤其是安全配備,台灣商人都很會偷...(恕刪)



你說的安全配備在汽車行業都是輔助輔助安全配備,只要客戶有需求,沒有商人不去做,

更何況中華汽車之前針對零一這些網友推出加滿配備的活動,結果沒有半個人訂車,好死不死,我又去了某家公關公司晃了一下,你

這整套的內容是韓系跟美系的汽車公司委託公關公司在網路上放的說帖,真要安全,錢花下去買頂規的車子,甚麼安全配備都會有,

如果口口聲聲說安全結果卻不願意花錢,我只能說應該是來零一上班的。
去TOYOTA看車
業務還自誇說引擎及變速箱組裝好再進口的
其他才是台裝
已經自甘墮落
才不會進步

cai.za wrote:
台灣車賣這麼貴
比美日貴了兩三成以上
買車當然要精挑細選
買納牌好處在哪?
台灣人對鹽董家族已經夠好了吧
補助 關稅保護 台元園區
這些都夠肥了
作不好怪台灣人? ...(恕刪)



1. 台灣車貴是因為貨物稅的關係,剛好貨物稅是25%,而你看到美日的汽車價格是未稅價,台灣是含稅價。
2. 鹽董我也不喜歡他,但政府並沒有給他補助,所有的優惠措施是全國產業都可以申請的,關稅17%是哪一
國的保護,歐盟都比這個高,台元園區那是台元紡織自己的地,台元是外銷賺外匯的Armni,levis這些
用的布都是他們提供的,這是人家自己的努力,說肥?不努力吧
3. 綜上,你真的很不用功,明天打電話跟你們AM說,你們新人要多操一下了

天企晴 wrote:
納智捷一開始就做歐...(恕刪)


我購的U6去年五月中旬交車至今也八個多月了.共回廠三次.1000km保養,5000km保養.最近一次是春節健診.常在網上看到有人說,納智捷的車這個那個問題.我就奇怪這些問題怎麼沒在我車上發生過.所以會懷疑網上說納智捷問題多的真實性.

交車至今八個多月的開車心得.
輪胎噪音很大.原廠配的普利司通ER33的輪胎噪音很大.建議可以更換米其林的3st或是去年五月發表的瑪吉斯hp5.或許可以改善胎噪.
semite wrote:
台灣人給過那智傑甚...(恕刪)


納智捷7 MPV當初上市僅僅一週就累積接單900輛以上
納智捷7 suv更是還未上市便接單1900輛以上
以一個新創品牌而言
難道還要批評台灣人沒給過機會嗎?
在你評論台灣代工廠為何不自創品牌之前

先了解神車豐田 是如何從當初的默默無名做到今天滿街跑?

他們花上三四十年的時間布局 才有這樣的收穫

自創品牌 要有市場才能支撐 否則再你損益持平以前 都是在燒錢

納智捷至今也還沒開始賺錢 甚至在中國市場也逐漸萎縮

創一個品牌不難 難的是你的產品要有鑑別度 一切從底盤到機電都要從零開始

研發本身就是燒錢 這還沒算上行銷妥善率以及後勤...那對台灣汽車代工廠來說是天文數字


以上說的其實都算廢話

摸著良心問你自己 國瑞三陽自創品牌首發的時候你會下訂嗎? 還是觀望等災情?
  • 2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