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nnerxp wrote:如果搭載的真PSA...(恕刪) 考量到保修品質不可能大賣除非大家都喜歡喝納廠的咖啡雖然買之前就知道U6的品質但是這八個月(里程一萬三)來異音還是多到不太爽才開一個月就出現這些,因為我開車不聽音樂所以有發現冷氣高頻音、冷氣震動雜音、後底盤拍拍聲、超低速前煞車異音、超低速後煞車異音、排氣管震動聲回廠多次只有解決後兩項其他的,技師都兩手一攤無能為力
納智捷品牌上是應該有10年了吧?從U7->U6->U5->U3...還包括期間的大小改款,到底新車的妥善率有沒有持續的改進與提升呢?過度電子化的車子,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台灣馬路品質與海島氣候,其實對電子設備是比較不友善的,尤其是精緻度不夠好的電子設備,還可能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吧!我個人非納車車主,也沒打算買納車,但希望台灣自有品牌能做出一片天!
inplay wrote:尤其是精緻度不夠好的電子設備,還可能是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吧! 沒錯但這件事可開始發生在其他的國產車了因為這些影音系統都跟納廠接軌了 還幾乎都是台灣廠商開發的納廠的電子系統除錯了很多年了 而他廠的開始約2年了 都是某個台灣廠商開發的我還真看不出來 這樣納廠電子配備的妥善率為何會比較差?就電子設備來說 台灣是可以有很好的競爭優勢的再個兩年 應該沒有人會說車子不該配備電子配備產品趨勢為何 這基本的判斷應該要有
nibanibaniba wrote:納廠的電子系統除錯了很多年了 而他廠的開始約2年了 都是某個台灣廠商開發的我還真看不出來 這樣納廠電子配備的妥善率為何會比較差?就電子設備來說 台灣是可以有很好的競爭優勢的...(恕刪) 基本上這些電子設備的內部零件都大同小異,有些甚至一模一樣,不一樣的點在於外殼線路(防水)、安裝位置的環境台灣氣侯潮溼對電子產品殺傷很大,設備隔水效果是最大的原因,要是車子本身隔水(水氣)效果差的話,一樣的零件壽命也差很多,我公司做監視器,一樣的防水產品放在室內跟室外屋頂下壽命差了10倍以上,一個月~8年產品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