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light_huang wrote:
這個 您究要失望了~...(恕刪)
車輛產業都移去大陸??講白點,除了少數幾家有研發實力或者規模大型的
供應商有自已投資的大陸生產工廠之外,其它中小型工廠會去,
還不是國內某些車廠帶去的嗎? (福建東南汽車、蕭山東風裕隆)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台灣車廠要求供應商要有"大陸或東南亞的零件價格,
日本、歐美的零件的品質水準"……。
其中價格成本更是造成 一堆供應商只能從大陸的分公司或工廠生產後交回台灣
再作全檢後,再交給車廠!這才是現在一些車廠很多MIC的重要因素!!因為成本!!
再者,裕隆有自已的子公司在作相關零組件,但也只有幾樣而以,成本、品質
自已在搞,根本很難和同產業的供應商相比。(除了引擎廠外)
還有,以目前很多供應商零件的生產依存度來說,不知大裕隆體系的生產交貨量比較多,還是
國瑞體系的比較多呢?
還說一堆搶不進 大裕隆体系的供應商在背後中傷 納牌??
去問問一些有交這兩大體系或者全部車廠都有的 供應商即了解了吧?
真要講自製率,還不如講自主設計、研發的能力的提升和關鍵技術的掌握;
最好可以作到不用靠外國的顧問團 而完全可以掌握關鍵的核心技術。
這才是自主車廠最重要的。
maddux 418 wrote:
車輛產業都移去大陸??講白點,除了少數幾家有研發實力或者規模大型的
供應商有自已投資的大陸生產工廠之外,其它中小型工廠會去,
還不是國內某些車廠帶去的嗎? (福建東南汽車、蕭山東風裕隆)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台灣車廠要求供應商要有"大陸或東南亞的零件價格,
日本、歐美的零件的品質水準"……。
其中價格成本更是造成 一堆供應商只能從大陸的分公司或工廠生產後交回台灣
再作全檢後,再交給車廠!這才是現在一些車廠很多MIC的重要因素!!因為成本!!
再者,裕隆有自已的子公司在作相關零組件,但也只有幾樣而以,成本、品質
自已在搞,根本很難和同產業的供應商相比。(除了引擎廠外)
還有,以目前很多供應商零件的生產依存度來說,不知大裕隆體系的生產交貨量比較多,還是
國瑞體系的比較多呢?
還說一堆搶不進 大裕隆体系的供應商在背後中傷 納牌??
去問問一些有交這兩大體系或者全部車廠都有的 供應商即了解了吧?
真要講自製率,還不如講自主設計、研發的能力的提升和關鍵技術的掌握;
最好可以作到不用靠外國的顧問團 而完全可以掌握關鍵的核心技術。
這才是自主車廠最重要的。
...(恕刪)
您的分析很有參考價值~ 希望 裕隆 的設計人員有聽進去~ 別再對有設計能力的台灣供應商殺到見骨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