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關於 裕隆總經理給LUXGEN十年後的目標


joelandtw wrote:
我倒覺得它的策略是對的,先賣相對高價的,量不要先衝大,慢慢的debug



要人家幫你除蟲還要賣人家高價 光是這句話就覺得真的是....



摔車才知道自己技術不好 換車才知道自己銀兩不夠...

頭好撞撞 wrote:
好的一面當然是必要學...(恕刪)


每次看到那幾個哈韓的頭就大
個人網站 http://www.starry-night.tw

stran000 wrote:
他賣多少台好像對普通人的生活也不會有多少影響....
對台灣人它也沒比較優待~在01看到討論他問題的文章還挺不少的

一個不會回餽台灣的國際企業~我想沒有也罷!
看到郭董那群人都是一陣心酸....


你對台灣的製造業真是一點都不了解

這些老闆要輕鬆只看錢

他們可以跟著上下游一毛不留的離開台灣

沒有也罷???

小弟家父任職的小小上市公司在台灣資本額不到二十億

與逢甲 , 中原 , 中央 進行產學合作

大有學生畢業後直接前往任職

一個工作機會就代表一個家庭多一份收入

這只是一個二十億的小小公司而已

鴻海集團可以在台灣提供多少家庭一份工作

你在這嘴砲外一年是繳多少稅給國家?? 你提供給這個社會多少工作機會?? 幫助多少家庭??

看你講這種話的內容

我很懷疑你繳的稅有沒有我的五分之一.....
我還記得LUXGEN漏油的事件 我還沒有忘記這件事情
我還記得LUXGEN漏油的事件 我還沒有忘記這件事情
我還記得LUXGEN漏油的事件 我還沒有忘記這件事情


棒球迷 wrote:
大陸要以50萬輛產能為目標 台灣+海外市場也同樣以50萬輛產能為目標


非常困難喔!
ravior wrote:
他是企業 不是慈善機構

所以 我支持別人 跟支持他 沒有差 對吧

棒球迷 wrote:
他帶動周邊的大大小小的產業鍊有多大你知道嗎
這可是能創造國內一堆就業機會呢
說不會有多少影響 那只是你以短視眼光看罷了


你確定它會在台灣擴廠 不是大陸

franklin6b wrote:
從汽油 到柴油 再到油電 純電我是覺得還早
L牌有這些技術嗎??
油電 以及小CC數加上渦輪或是雙渦輪 搾出大馬力但是節能
CVT 雙離合六速 傳動系統
一定是最近十年大趨勢
L牌若是沒這些技術 頂多只能跟二線品牌對打吧


就是沒有又捨不得花錢

只好裝一堆有的沒有變電子花車

沒有推不倒的女人,只有推不倒的價錢

ravior wrote:
台灣要是沒有一個汽車自主品牌企業
那些工業設計,機械等相關的各式人才,不就都要去為別的國家的公司效力?

英國稍微大一點的車廠都賣掉了
真是可恥
香港沒有自主品牌
真是可恥
ravior wrote:
台灣哪裡有舞台讓他們去發揮,去成長?

原來工業設計 只能做車 恩...筆記筆記
IPHONE 叫做時尚設計瞜!
eclair_lave wrote:
三義木雕產業跟球隊培養都是帳面上就能知道的項目

你確定跟稅制一點關係都沒有...

AVLIFE returns wrote:
十年後的LUXGEN還能一年有一萬輛就很偷笑了啦!

Congress wrote:
LUXGEN賣多少車干我們屁事!

兩位兄弟真是太中肯了...
沒有推不倒的女人,只有推不倒的價錢
現代在國外可是以最便宜的車價,最多的安全配備和十年保固來拉攏歐美客戶,Luxgen行嗎?賣鬧阿啦!
拿去左岸讓匪胞買還比較實在...

拉霸王 wrote:
我還記得LUXGEN...(恕刪)



我打了洋洋灑灑兩篇文章,閣下只引那一句,未免有斷章取義之嫌?
但還是必須說,你買不買,支持不支持本來就是你的自由,認為妥善率不足認為電子配備不喜歡
國內還有很多外國品牌的國產車和外國品牌的車子可以供你選擇,畢竟汽車是昂貴的商品
但你認為一文不值的東西在別人眼裡或許是特色或許是好用的功能
一句電子花車也沒甚麼敘述就打翻整台車子的價值
未免太不尊重其他喜歡這些功能和配備的使用者或關注者

另外此篇文章討論串主要討論Luxgen的未來的銷售目標
luxgen的商品當然有許多不足,許多需要改進的部分
然而用"一句"過去的事件不停的追打,忽略未來可能的願景和對產業的幫助
未免失焦且流於嘴砲唱衰
若閣下能為該事件做出公正、公平、專業的評析
並以此事件的內容用合情合理的方法去反駁luxgen的銷售目標太過虛妄
那又不同了
那就是一篇有價值的好文章
值得深入討論

而支不支持有沒有差尚待討論
但唱衰、翻舊帳、挑毛病並將別人認同和喜歡的商品
以偏概全的貶的一無是處是不是一個好的行為
我想以台灣全體國民的教育水準來看,絕對不會認為他是一個好的行為的。

我上述文章主要討論台灣汽車自主品牌的發展對台灣的幫助如何
更有許多板友也發表了他們的意見
我就不多言了

至於台灣人民的支持對台灣汽車自主品牌的幫助如何
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答案

而失焦的批評及唱衰對台灣整體環境的傷害如何
我想每個人心中也早有一個答案存在了



ravior wrote:
我打了洋洋灑灑兩篇文...(恕刪)


同意樓上的看法

Luxgen的生死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拉霸王 wrote:
英國稍微大一點的車廠...(恕刪)



閣下不僅斷章取義
還胡亂延伸扭曲別人的意思
沒有人說沒有台灣汽車自主品牌是可恥
而是說如果有汽車自主品牌和產業的話是一件好事

人才培養的部分也是
有了汽車產業,那些對汽車設計有興趣的人才
那些對內燃機引擎研發有興趣的人才
都有一個舞台可以培養和發展
況且我只是列舉工設和機械人才而已
汽車零件之多
可以供應的產業鏈之多
根本是很少其他產業可以相比的

今天有了這個產業,這些人才就多了一條路,也不會擠在同一個飽和的領域
有 和 沒有 的差異想必不需要我多做解釋聰明的閣下也能明白吧?

而那位三義木雕的回應也只是回應那位板友用企業捐款來衡量企業價值並質疑
裕隆從很少做過捐款及回饋社會的回應而已
況且那位板友舉的美國企業例子,難道就沒有稅制方面的因素嗎?


vincentcheng77 wrote:
stran000 wrote:
他賣多少台好像對普通人的生活也不會有多少影響....
對台灣人它也沒比較優待~在01看到討論他問題的文章還挺不少的

一個不會回餽台灣的國際企業~我想沒有也罷!
看到郭董那群人都是一陣心酸....


你對台灣的製造業真是一點都不了解

你在這嘴砲外一年是繳多少稅給國家?? 你提供給這個社會多少工作機會?? 幫助多少家庭??

看你講這種話的內容

我很懷疑你繳的稅有沒有我的五分之一.....
.(恕刪)



你太認真了,所以你輸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