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良性競爭"這觀念 現在是不值錢了是嘛?


EZZK wrote:
"一堆人極度關心的價錢問題,
以我所知 台灣代工成本真的不低啊 開發一個新車型要報廢的資源又堆積如山 呆帳損耗以億計算.
不說您不知道,
汽車開發期長 回收慢 開發成本超高 遠不比手機電器花費少 上市銷售回收都快.
一但車子造好要賣了 承製與參予開發的廠商們貨款與模治檢具都要照給的 不能等母廠賺錢損益平衡才付清.
試問納智捷有賺錢嗎?
我覺得損益還沒平衡吧 才幾個車款? 共多少銷量? 積壓的成本與利息跟誰算?當然自己先吸收.
這還不算生產未達經濟規模的話 MOQ的最低成本攤提可是會吃掉絕大部分的利潤.
有開過公司的人就知道 成本回收一被長期壓著的話 不僅週轉問題大 帳款利息損失也很多.
以上兩點再加上台灣代工成本等級 這生意可不好做哦.
如果要先拿成本壓個幾年,
才能回收完開始獲利 同時還要隨時準備數億花費維持新品開發 這種生意願意做的有誰?
殺頭生意有人做 賠錢生意沒人做 一開始賠沒關係 但久賠就沒人願意 對吧?
汽車業的難處 不是外人能體會的到的."

不知道這樣粗略的說明 是否能解釋其實像納廠這樣要頂著台灣品牌的代價其實很高?
我不敢說納廠能算是"愛國",
但如果說這是欺壓台灣人 我亦不認為可以完全說得過去 因為錢是有賺 不過卻不是像外界想的要剝削.
從設計 製造到銷售 為的是銷售的利益 這是商業本質.
但幾乎所有人不管同不同一邊支持納廠 都忽略一個超級大重點:"研發成本".
代工沒有研發成本 沒有要承擔的品牌損益風險 所以成本低很多 只要照規格做就是.
但研發成本是用燒的 失敗了就不能回收.
而這個成本有沒有抵銷本國製造的關稅上優勢?
大概九成可以判定比關稅的減免要多 因為汽車最高成本負擔就是研發段的測試 比重可能接近40%.
通常品零件測試 組件測試 重保件測試 成車評價測試 極限測試...
這些大大小小的基礎常態測試有數十項 真的很多.
粗估一下,
一個車款的開發成本用八億算 扣掉零配件共用省一億 七億的40%是多少? 兩億八千萬.
一台多收十萬 要賣幾台可以攤平開發成本? 不多 兩萬八千台.
阿其他成本勒? 也要攤的哦 啊可是都攤完之後 還沒開始賺錢耶?
下個車型的開發費用哩? 維持公司運作的基礎成本哩?
好 把開發成本優先攤進車價好了 加一點點餓不死的利潤 5%好了?
先不管製造成本吧,
為了前述原因 把市場上相近的車款價格 直接乘1.2倍左右 這價錢可有競爭力? 老實說一點也沒有.
那再照這算看看 單純價格納廠在這邊多收了多少? 對一個大企業而言算好賺嗎?
或許有人又覺得這些看似高於對手的溢價可以迅速攤平成本,
那原先設計開發預估的利基呢? 因車價不能往上加要犧牲掉了?
如果再加上損益未平的當下狀況 是您您做嗎?

好 那再回到規格選配的問題.
基本上 台灣要賣車 價錢絕對是個極其重要的因素 台灣國產車客群消費習慣對價錢問題實在有夠敏感.
那好吧 現在就開放選配,
夯不啷噹加一加 發現這價錢又跟消費者的預估不一致 不滿意或嫌貴時怎辦? 退訂?
我倒是認為目前不可選配的情況 應該是在看市場反應 如果這真屬多數要望 不太可能不開放選配.
只不過納廠應該是還無法從選配菜單中找出一個能確保各級差異不會打到 又能滿足需求的計畫而已.
若全部開放選配 各級距差異勢必縮小 但縮的太小則不是任何車廠會採用的方式 納廠也不會...(恕刪)

我可以說關我屁事嗎???
消費者要的是牛肉不是生下來同情你自創品牌開店賺錢的好嗎..............
"聽說"國外買車是像買電腦一樣,要甚麼...自己勾...

為甚麼Lexgen不提供一樣的賣法呢?

這樣不就皆大歡喜.

既然是國產

沒有國外授權的問題.

為甚麼不能客制化呢?

要賣高級車的價格,卻用國民車的經營模式....

國產....那就徹底一點吧.

也不會有這麼多選項配備上的紛擾.

另外...韓國的汽車工業...不會比台灣早起步....國家也跟台灣差不多...

人家走出去了...但是同樣的車子賣韓國人就是便宜,讓韓國人支持的下去.

台灣呢?

跟其他授權車比售價...

稿的好像還要給授權金一樣....

至於作要多少錢?

講真的...賺...是嚴凱泰在賺....賠..當然也是他賠..

不然那些年終哪來的?

不批評他當然可以.

反正就繼續困死在這座島上而已.

沒啥.

台灣之前失敗過一次.

之後...當然也可能失敗第二次.

如果只是重複第一次做的事情...

飛羚很不錯...但是還是只有關起門來自己玩.

想走出去...要知道對手的斤兩
Alpha接環鏡頭心得 http://blog.ducknest.com/ 討論區 http://www.dplab.org/deesBB/index.php
S.D wrote:
"聽說"國外買車是像買電腦一樣,要甚麼...自己勾...
為甚麼Lexgen不提供一樣的賣法呢?
這樣不就皆大歡喜.
既然是國產
沒有國外授權的問題.
為甚麼不能客制化呢?

當然不可能客制化...

第一: 訂單變複雜了凸槌的機率變高...
第二: 工人工時會增加 生產線流程越簡單越好...最好跟機器人一樣什麼東西都塞上去...
第三: 最重要的一點...當然是利潤

流感空力套件+高級核桃木飾板+八段記憶電動皮椅+全觸控式智慧型導航DVD聲光娛樂系統...
市價35萬的好料...現在回饋廣大消費者長久以來的支持,購買加價25萬的尊爵版即可擁有~!!
"挖~!佛心來的~!! 趕快去訂一台!!" 結果去外面店家裝只要10萬還找錢...

tylersony wrote:
當然不可能客制化.....(恕刪)


嗯…
不是每間車廠都跟discovery的超級工廠一樣吧

如果是一般的車廠,老師父搬著一大疊飾板或零件,有車來他就裝那種生產線
也沒辦法搞客制化生產

不過
我猜納廠應該多少會有個幾台電腦的啦

EZZK wrote:
攻擊或破壞這有需要指嗎? 晚點這個討論串就馬上有一大堆了.
看不懂或看不到在哪嗎? 麻煩看一下這裡.Here
貼人標籤?
就沒指名道姓 只是針對現象批評 卻總有人要搶著承認是自己做的.
這是在發揚"對號入座"或"自動自發"的精神嗎?
訓練有素的網軍群...這麼容易中招啊?


不就FANS 互相攻擊
怎樣斷定是網軍??
話說如果不習慣這樣 那就不要上討論區了??
因為
1.一直以來就是這樣 不認同笑笑就好
2.你發這篇文做啥??? 有用??? 嘴砲每個討論區都有
3.還是你只是想純粹表達你支持納智捷
說真的,真的批評納牌的人似乎是對價格上面比較有爭議不是嗎???

就像很多人說的,用69萬的配備好了,

評比起來好像投資tiida或是altis會比划算,

2.0頂級要91萬,我當初買teana2.5+乙式保險不過99.6萬

10年的teana也算半進口車了...

這就是我要訴求的東西...

如果價格合理誰還會說這些?

b3076841 wrote:
不就FANS 互相攻...(恕刪)


他想表明自己是納智捷的網軍
而且不在他規定的範圍內討論、或有任何讓他看不爽疑似攻奸納廠的行為
就通通是它牌派來的業代還有網軍



身為一個稱職的納廠五毛,他po這篇廢文也是很合理的

yoshiki73115 wrote:
從mpv、suv第一批的前車之鑑看來
喜歡的人真的要像我一樣

去衝第一批

好好感受一下第一批的好!!!!!



怎麼 賣多一點 你才有改良引擎腳嗎?

今天下雨

煞車會有點 七七 叫耶

Y 大你遇過吧?

我又有咖啡了嗎?
玩攝影嗎?歡迎來 iCanon 交流喔! http://www.icanon.asia
dnaliu wrote:
說真的,真的批評納牌的人似乎是對價格上面比較有爭議不是嗎???
就像很多人說的,用69萬的配備好了,
評比起來好像投資tiida或是altis會比划算,
2.0頂級要91萬,我當初買teana2.5+乙式保險不過99.6萬
10年的teana也算半進口車了...
這就是我要訴求的東西...
如果價格合理誰還會說這些?


這也是我最困惑的地方,為什麼大家老是用排氣量來判斷車子的價格呢?

Luxgen 5 2.0T就應該要拿來跟2.0的車比嗎?
所以BMW M5應該拿來跟4.4的車比而不應該跟6.3的C63比?

跟Teana 2.5比,馬力扭力不正是同級車?就算乙式全險應該也不會到99.6萬
Luxgen 5有6SRS+ESP+花車配備 .... 這樣 .... 還不夠?
lucino wrote:
這也是我最困惑的地方,為什麼大家老是用排氣量來判斷車子的價格呢?

Luxgen 5 2.0T就應該要拿來跟2.0的車比嗎?
所以BMW M5應該拿來跟4.4的車比而不應該跟6.3的C63比?

跟Teana 2.5比,馬力扭力不正是同級車?就算乙式全險應該也不會到99.6萬
Luxgen 5有6SRS+ESP+花車配備 .... 這樣 .... 還不夠?


簡單來說 不是排氣量,應該說是車的大小吧
Luxgen 5應該算是中型房車 全長4600 MM多
通常都要再 4800MM 以上才算大型房車
大型房車除了福斯集團引擎比較特殊外
其他大型房車引擎主力都是在
2400CC 或 3500CC 左右

再看一下Luxgen 5引擎
和國產一般中型房車一樣
1800CC 或 2000CC 左右

引擎CC數大 決定多貴吧??? 要調校多少馬力就看車廠本事
你總不可能 2000CC的引擎 要跟 2400CC或3500CC 引擎去比????
若是這些車廠在那些引擎加渦輪哩???????
你覺得是2000cc渦輪比較快 還是2400cc渦輪快?

所以看馬力和扭力 就說他是和 CAMRY ACCORD 一樣等級去比
我覺得真的很怪

那VW GOLF GTI 2000CC 220匹馬力 你說他是大型房車嗎???
馬力再大也只能算中小型車
拿來跟 CAMRy比??很怪吧!!

不過不可諱言的是
Luxgen 5的"旗艦2.0款" 他的馬力和車長和科技
較其他中型房車 ALTIS FOCUS 喜美
有很大的優勢!!!但將對來說車價也不便宜
但他還是不宜在大型房車內做評比 感覺很怪 明明就沒這麼長這麼寬= =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