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使用機油來說
是指正常使用車子的狀態下
有分市區跟高速行駛
以台灣的氣候來說其實渦輪車
會比較建議長時間市區駕駛5000公里換油
因為渦輪溫度較高加上市區走走停停散熱不良
所以機油建議5000公里保養一次
如果你是每天開車長途上下班
時速高於60公里以上建議公里數可以拉高至6000公里會7000公里
一般所謂原廠建議事項是指在歐洲的天候及地形
一般歐洲天候及地形屬於寒冷及長途類型
所以說明書才有所謂的10000公里換油一次的說法
基於對於渦輪跟引擎的愛護及保養還是建議5000公里保養一次
還有另一種換油說法
就是公里數未達5000公里
可是換油時間已達半年以上
一般來說因為機油也有所謂的使用期限
所以車子未達5000公里可是使用超過半年以上
還是建議車主更換機油
保持機油的品質
以上是本人小小的用車經驗
供各位大大參考使用喔
根據歐洲機油添加劑製造商協會(CEFIC)Technical Committee of Petroleum Additive Manufacturers in Europe的資料
1972年後的引擎可以5千公里更換一次機油
1992年後的引擎可以1萬5千公里更換一次機油
2005年後的引擎可以3萬公里更換一次機油
http://www.atc-europe.org/publications.asp
http://www.atc-europe.org/showdoc.asp?doc_id=780

JOY1632 wrote:
引擎的效率不斷提高,機油的使用壽命也不斷提升,機油使用愈少愈環保
根據歐洲機油添加劑製造商協會(CEFIC)Technical Committee of Petroleum Additive Manufacturers in Europe的資料
1972年後的引擎可以5千公里更換一次機油
1992年後的引擎可以1萬5千公里更換一次機油
2005年後的引擎可以3萬公里更換一次機油
http://www.atc-europe.org/publications.asp
http://www.atc-europe.org/showdoc.asp?doc_id=780
您的資訊沒錯,不過這是在最佳狀況下,歐洲不像是台灣,對於油品的管制相對嚴格許多,在七八年前歐洲架上已經找不到車用非全合成機油,只有10多歐元的高貴全合成可買,台灣市面上仍舊可以買到礦物油不同,甚至於還有劣質仿冒油品,另外油商與車商在這方面也是不同調,記得歐洲車商最高僅允許25K換油,還得使用認證油品,即使油商信誓旦旦的說,不過沒通過車廠認證的油品,並不在車商認可的範圍內,除非有天納智傑自己開始制定認證規範,且開放油商認證機油,也確認該款機油可以行駛三萬更換,否則這些風險都會由車主自己負擔,個人極不建議這樣做。
hcpine76 wrote:
謝謝g大幫我回答。
不過,這也引起我一些想法。
台灣的車廠(尤其是納智捷)何不規範自己認證的機油,而且一定得回到原廠維修保養。
在此前提下把保養里程提高,增加維修保養費用也無彷。
能讓自家生產的車子有比其他家車廠有更高的保養里程,是不是會對車廠形象加分呢?
h大客氣了,小弟僅是盡棉薄之力。
其實認證機油不若許多人想的那樣簡單,首先你要制定好規範,第二油商肯送花錢給你車廠去認證,Luxgen也許有機會但是目前肯定不是時機,至今只有少數大車廠才有認證制度,認證制度有好有壞,好的是消費者可以確定買哪些油可以適合自己的車,同時也可以得到原廠的保固,壞處是機油認證有有效期,而且每次都要花一大筆錢,所以這些費用都會轉嫁到機油上,對消費者而言不見得是完全正面,同時也會混淆統一的API規範,像是變速箱油就是沒有這種統一規範,任由大廠弄認證制度,導致消費者其實無所適從,甚至於有使用錯誤油品造成變速箱故障的例子在,孰輕孰重對消費者而言,個人還是比較推薦使用統一規範。
與其認證制度相較,個人還是比較推薦環保又延長引擎壽命的特殊機油濾,可以吸附水、碳、硫等等化合物,更換後僅需添加機油,讓引擎每一刻都如同使用新油般順暢,可惜車廠不希望消費者使用,因為這樣會失去最大的一筆保養業務收入。
hcpine76 wrote:
有一個一直存在心中的疑惑。
機油的使用量好像多年來都沒有多大進步,2000c.c.仍要四瓶,3000c.c.六瓶。
機油及新引擎的研發會改善這種情形嗎?
理論上,在實驗室裏,可否達到10萬公里才換機油?
會提出這個問題或想法,純粹是站在節能角度思考。
若全球的車子都能有這樣的表現,那省下的機油及資源真的十分可觀。
夏天我們要求公共場所、百貨公司的溫度要設定在26度C以上。
但卻因此讓不少人寧願在家大吹特吹冷氣,反而不一定能達到節能減碳目標。
現在談電動車、生質燃料,但有些基本東西的改善,就能讓我們減少許多資源的浪費。
使用量取決於廠商對於引擎設計的需求不同,也有車子3.0但是只用了四罐機油,也有2.0要求要用六罐機油的,目前都是使用濕氏油底殼,簡單來說就是引擎曲軸下方就是開放式機油槽,由曲軸自行將機油噴灑到上去,而乾式油底殼就是可以使用更少的機油,來達到一樣的效果,只不過成本比較高,車商不願意在市售車上使用。
實驗室的引擎僅使用500小時耐久測試,測試過程中僅添加失去的機油,而不採用換油的方式,來測試引擎的耐久度,但是我無法換算500小時到底是多少公里,個人粗估也許十多萬吧,但是這是破壞測試,測試完成後僅會拆開引擎檢查元件是否正常,而且其實對引擎傷害也不小,所以請勿模仿。
記得配合特殊油濾,廠商本身有開了20多萬公里還沒換油,漏出來的機油跟新油差不多,目前法規並無規範到這一塊,畢竟是擋了車商跟油商的財路,所以為何東西早已開發出來,但是遲遲沒有上市的主因就在這,也許有一天會被規範到吧。
記得美國好像有所謂的環保機油,就是將漏下來的機油,經過特殊油濾過濾之後,用50加侖桶重新販賣,價格很便宜也很環保,不過台灣應該是難以接受。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