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Luxgen7 SUV 扭力桿and下護板 開箱囉!

Enix wrote:
沒聽過沒看過就承認少見識~

人家換的是扭力桿...跟樑有啥關係??

還說得一副很懂得樣子...

你對人的口氣、用字會也同樣的對自己嗎?
你直指別人不懂,那可否請你解釋一下你所認知的扭力桿是何物?

我所知普世所稱的扭力桿之定義是:靠扭曲後所產生的彈性來起到彈簧的作用,可視為另一種彈簧,用來取代圈狀彈簧的東西。
你可以去查一下SURF型錄上前懸吊的結構是否是扭力桿(torsion bar)?,也請你趴到該車底看一下是否沒有彈簧只有兩根縱向的東西向後延伸?

即使是扭力桿但用板狀且是鋁合金材質能有如此強大的彈性到支撐起車體,恕我孤陋寡聞!
FireGL wrote:
好好一篇開箱文被搞到材料/結構申論題去了(恕刪)

多虧這篇廣告文,才有機會討論這種以訛傳訛。
yawyu58 wrote:
你對人的口氣、用字會也同樣的對自己嗎?
你直指別人不懂,那可否請你解釋一下你所認知的扭力桿是何物?

我所知普世所稱的扭力桿之定義是:靠扭曲後所產生的彈性來起到彈簧的作用,可視為另一種彈簧,用來取代圈狀彈簧的東西。
你可以去查一下SURF型錄上前懸吊的結構是否是扭力桿(torsion bar)?,也請你趴到該車底看一下是否沒有彈簧只有兩根縱向的東西向後延伸?

即使是扭力桿但用板狀且是鋁合金材質能有如此強大的彈性到支撐起車體,恕我孤陋寡聞!


我所認知跟你沒啥不同...

我只看到某人把 "桿" 換成 "樑" ~ 那就沒資格講人家!!!

至於口氣嘛?? ~彼此彼此...您也很嗆!!
Enix is ...?!
請問大大LC下護板是原廠還是副廠的 那一塊要多少錢 去哪裡安裝 原廠納智捷的好貴!!
救難協會 wrote:
請問大大LC下護板是原廠還是副廠的...(恕刪)
副廠的喔! 原廠我只選數位電視/HUD/遮物捲簾...等三項就爆表了
下護板/引擎室拉桿/後下扭力桿/內崁晴雨窗/車側踏板...都選LC的
Mercedes Benz B-Class 放架版
防傾桿都可以用鋁合金了,強度強不強已經不是考慮的重點,鋁合金材質不是最強,但它確實可以用。

至於luxgen mpv/suv後“扭力桿”不管這名詞是對或錯,有空可以到維修中心詢問。當初luxgen原廠推出選配零件的名稱叫:扭力加強器。所以增加扭力應該是沒錯吧。(有錯就麻煩再去問問原廠)。

至於裝了有沒有用,是不是自我安慰。這個就真的不是車主無法體會的經驗了。
要真正的車主,有比較有沒有換裝後扭力桿,所說的話才會比較客觀吧。

不是車主的網友提出一些疑問,也沒有自己開過測試過,只是靠自己有限的訊息。真的是不客觀。
真的想得到比較精準的訊息可以加入各俱樂部,有很多luxgen車友願意提供使用的經驗。

max350 wrote:
等了好多天,東西終於...(恕刪)


1。恭喜牽新車,加裝這些底盤改裝品是可以增加車身剛性跟安全是無庸置疑的,

2。但小弟好心提醒車主注意一下:小弟是開歐洲進口車,也有加裝引擎下護板(鐵製品),不過歐洲原廠的下護板是開粉多通風洞,但當初安裝時原廠有告知引擎室溫度還是會提高一些,因為雖有開風洞但是散熱性還是會比開放式差....

下圖是歐洲原廠進口鐵製的下護板,不到3千就有,通風洞有夠多吧。


3。今天看到台灣廠商開發的是全封閉式的下護板,再加上此車是turbo引擎,安裝後的引擎室溫度可能要好好注意一下,長期高溫散熱不佳下有可能一些東西可能會提早劣化。







單車除了常騎,就是要整理的美美的,心情會更happy.
這些luxgen引擎下護板,型式、大小,大都是參照原廠規格,只是切割的字體不相同。
先前有車友指出,luxgen引擎下護板,原廠有測試,有沒有加裝,散熱是差一度。

只是這個測試結果相不相信,我想又是個人有不同的見解。

至於下護板挖很多洞,我想有些車主可能又會開始臆測:挖那麼多洞,這護板有作用嗎?

另外廠商為了減少物品出售後的“麻煩”,有時醜話會先說前頭,把一切可能或不能排除的問題都先告知,這樣自己比較沒責任。

就以發文車友所po的原廠護板,我想其原產國應該也有很多副廠產品或不同材質的產品,是不是一樣也挖那麼多洞,可能就要再確認。

引擎散熱,依現在引擎蓋的密合度來看(熱空氣往上升,引擎蓋與防水橡膠條的密合度,似乎很難有好的往上散熱效果),絕大部份的散熱是靠水箱風扇所導引的氣流,將熱氣往後帶(往車底帶),反而風扇的強度會比較是散熱好與壞的主要選擇。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