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為什麼韓國會比台灣更早研製出汽車??

hotstudy wrote:
人家韓國總統比我們總統敢
...(恕刪)

我以為你要說人家韓國總統兩個坐牢一個自殺,我們才一個坐牢.. 趕快落跑,免得被停權
韓狗人怎樣成功呢,把花錢買來的技術誇稱為自已的叫做成功嗎,戰車軍艦高鐵汽車衛星全是買來的技術,自稱韓國自主研發安慰自卑感的國家,可悲又可笑,台灣若沒有被中國在國際孤立,這些技術早也買的到手,美國扶植南韓對抗北韓才造就南韓的工業發展,搞了半天也沒比台灣高明到哪裡去,物價攀升GDP偏低都證明繁榮只是假象,全民愛整型是種全民入珠的心理安慰作祟,台灣人是輸給自己的短視近利,空有一流的頭腦卻沒有一流企圖心,台灣是能力超過野心,韓國是野心超過能力。
julian2000 wrote:
韓狗人怎樣成功呢,把...(恕刪)

好酸好酸
起碼人家做得出來勒?
看看人家世宗大王號
不然你也搞出一艘神盾出來看看嘛
說的很容易似的
做的好就好,不好就不好
好的就學,不好的就改
說人家狗自己是有高明到哪裡去
市場大加上保護主義也是現今中國自有品牌的起步模式,外國品牌要進入就要合資貢獻技術給阿陸仔學,韓國以國家名義向國外招標條件也是技術要轉給韓國廠商這種外掛模式,日本雖也是靠學習歐美尤其德國起步,去多半自主研發日本自己的專利技術,加上日本國內市場夠大也夠有錢,日本車廠基本上已經立於不敗之地,日本車廠可以以物美價廉品質優的模式獲得現在的佔有率,反觀韓國雖然嘴硬死不承認,但是根本上就是在學習日本這個模式只是有開外掛,韓國車目前靠北美市場或許擠入前幾大車廠,不過北美市場龐大開放又簡單,美國三大車廠都是過了鹹水就葛屁的特性,韓國不做過幾年中國也會做,韓國車真正的對手是中國,光是便宜這點韓國車已經輸了,技術與品質中國靠與各大車廠合資開好幾套外掛一起快速學習,各大車廠都把最新車款送進中國生產販賣,韓國車根本連最後一點優勢都快沒了,LUXGEN只是順道進來攪局罷了,或許嚴董還開拓了條全新的產品藍海方向能有一番做為,前有日本後有中國,還有台灣來偷襲,工業技術也不怎麼樣的韓國車,挫哩旦囉
要替自己找失敗的理由 理由可以有千百個...但最關鍵的只有一個 "無心"

其實別的競爭者 何嘗不是一路從挫敗中走過來...

其實不是非得樣樣都嚇嚇叫...汽車工業也不是台灣非搞不可的項目...
只是左看右看...還真的沒幾樣像樣的...
看似輝煌的電子業 說穿了也只是為人作嫁 七八成的市佔率背後只是一層微薄的利潤...

雙A品牌了不起 還真了不起...但也不過勉強養活一票工程師...可沒能靠它致富...

越講越悲哀 天呀!
eychung wrote:
民族性使然,韓國會忍...(恕刪)


您是正解!!
素質太差了,世宗大王號是美國勃克級神盾的韓國版,跟日本愛宕級一樣是美國的勃克級Flight 2A的技術規格,愛宕級與世宗大王同樣採用神盾系統Baseline 7 phase 1,不過韓國自行建造後更換許多次系統為韓國製,雖然在增加國防自主比例,卻也造成整合上的困難無法完全發揮系統與武器性能,世宗大王號充其量是美國授權韓國生產的小改款而已,美國受制於中國壓力不願意賣柏克級給台灣,甚至連授權建造都不願意,只願意提供過時的史普魯恩斯級的姊妹艦紀德級給台灣充飢,美國上世紀末也授權台灣建造了派里級加強版的成功級軍艦,難道台灣要說成功級是台灣自主研發嗎,日本就會乖乖承認金剛級與愛宕級是美國技術,韓國人就是死不承認世宗大王是美國技術,世界上有能力自行研發神盾系統的國家一隻手就算完了,還不包括土法煉鋼的中國自製中華神盾勒,改天你買車換個輪圈然後說是你設計的好啦,不懂的部分不要拿來舉例~笑死人~
WhiteFang wrote:


市場大小不是單只有人口一項而已。
好比說,在台灣不買車也能過阿,機車腳踏車都可以過日子。
在美國不開車行嗎?瑞典冰天雪地,只有開車一途啊。


瑞典有800萬人口,那有幾台車?
台灣2300萬人口,有570萬台車?
每4人中1人有車

這市場要怎麼看?

1. 國家的策略使然,台灣的政府並不鼓勵發展品牌,代工廠卻享有許多的租稅優惠
2. 民族性不同,臺灣人一直都是殖民地性格,對自己發展的品牌信心不足,喜歡用舶來品(同樣是競爭產品,LG samsung就是比BENQ,奇美賣得貴,賣得好)
3. 延續上一條,台灣人不夠團結,碰風性格太烈;同樣是LCD產業,韓國人就是有辦法領先台灣的製程,很多韓國目前使用的製程我們根本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就是大家本位主義太重而且短視近利,不願嘗試新的東西
4. 台灣企業強調製造導向,所以我們可以準時做出品質符合規格,cost最低的產品,這最適合發展代工業; 但品牌產業的態度是強調創意,強調人本的觀念而不是死板板規格化的東西,這點我們並沒有比韓國強,因為韓國的文創產業規模並不亞於台灣
5. 台灣產業過份傾向電子業,每年的高中畢業生選志願,分數最佳的不是選醫學,要不就是電子電機,機械業本來就吸引不了分數最佳的那群人;有志從事機械產業的人,當實際面對工作選擇的時候發現最好的待遇就是電子業,進去了卻發現全部都是做黑手(維修,保養...再壞就call vendor,產能要緊),可想而知我們的機械產業還是停留在過去的時代.韓國人就不同,光是LCD最上游的主製程設備,韓國就是有辦法發展自己的設備商,甚至可以跟日本人競爭台灣的訂單,台灣的本土設備商完全無法打入(應該說是根本沒能力)LCD前段主製程設備,這也是本質上的差異.當產業成熟了以後,我們想追也追不回來.

eychung wrote:
補充:很多台灣人討厭...(恕刪)


以仇恨日本來做進步的動力...不敢苟同.我也不覺得台灣人輸給他們,只是大家的經濟體不一樣罷了.他們複製日本模式,我們以中小企業為主.基本上,韓國貨還是品質沒那麼好啦
  • 2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