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

糟!漏大量汽油的納智捷


RS-0 wrote:
我看過修車的人把菸往汽油丟,就熄火了...(恕刪)

我在某歐系車廠親眼見到一個技師中午休息時間靠在一部引擎蓋打開正在維修中的車子旁抽菸
結果手中的菸頭引燃引擎室中的油氣,整個引擎室燒了起來
技師趕緊拿滅火器撲滅火勢,而我正好在一旁目睹整個經過

luxgen fuel leak wrote:
這對我們家是超恐怖的...(恕刪)

版主~不知您會不會有今非昔比之感
想當初那麼支持納場
如今.....................唉
每個廠牌都會出問題的!!!
豐田車會爆衝, 難道就每一台豐田車都爆衝嗎???
那志傑也一樣啊, 難道每一台車都會漏油嗎???
還是有哪一位先進可以出來說一下哪個廠牌從沒出過問題????
我開福特車, 路過此地, 每當看到一些無知的人炒作一些問題真是有夠無聊!!
我的FOCUS四速變速箱, 換擋也相當不順, 但是就是有人的車換擋是順的啊~~
如果人有理性, 就不會單單的只幹礁一個品牌!!!!
超級不良牛 wrote:
每個廠牌都會出問題的!!!
豐田車會爆衝, 難道就每一台豐田車都爆衝嗎???
那志傑也一樣啊, 難道每一台車都會漏油嗎???
還是有哪一位先進可以出來說一下哪個廠牌從沒出過問題????
我開福特車, 路過此地, 每當看到一些無知的人炒作一些問題真是有夠無聊!!
我的FOCUS四速變速箱, 換擋也相當不順, 但是就是有人的車換擋是順的啊~~
如果人有理性, 就不會單單的只幹礁一個品牌!!!!...(恕刪)


大哥,

沒認真跟文喔!

大家(至少我是這樣啦)在炮的是瘋狂親衛隊的不理性回文跟廠商的態度啊。

我可是很理性的
"誰家不死人"這說法.我能接受.但也如樓上豬大所言.問題在態度.

一個被國家政策保護那麼久的基礎產業.無論是產.銷.在面對國人時更要謙虛.

其實.版主車輛漏油的問題.本來應該在第一時間.由維修廠提報專案澈底維修.作記錄.找出病因.

同時.提供代步車給版主代步使用.應該早是SOP.各地營銷主管職權應該做到的範圍.

問題在態度!

每個環節都沒人擔責.都推委.最後還在廠方背書下讓業務代轉售.真是笑話大了.

舉個實例供參考.

客戶從美國來訪七天.行李箱在運輸時間受損.航空公司原要負責任維修.但發現該行李箱有終生保固.

為了該箱保固權利.送到最近代理商(新加坡)維修.專車送返客人.0元.....親身經歷.細節不是重點.

想問的是.機票值多少錢?行李箱值多少錢?商譽又值多少錢?(個人不喜長榮.但因此改觀.反而為榮)

納智捷標榜國車國造.國人的榮耀.賣多少錢?榮耀在那?

今天.能把一個小小漏油事件攪臭.攪消音.表示這些體系生病了.

商譽?國格?榮耀?再說吧!






可憐的車主不只我們家
看看同樣是車主卻失望的於01所公開貼出文章


蘋果日報
2011年 11月10日 【李恩慈╱台南報導】台南市吳姓民眾兩年前花近百萬元買LUXGEN MPV豪華型七人座轎車,沒想到買來第一周就有零件出問題入廠維修三次,接下來車子因陸續有異音、環景攝影機故障、漏油等,入廠維修高達四十幾次,雖維修費全免,但吳先生無奈地說:「我買車來開,不是買來維修的!」

客服嗆:要啥優惠
LUXGEN行銷企劃部經理張嘉芬昨回應,納智捷上市兩年多,曾發生過兩次因零件出問題而把賣出車輛整批召回,但納智捷公司會用最大誠意給予車主實質服務,把問題全部透明化。
吳先生出示入廠維修記錄表,該車里程數兩萬七千多公里,維修項目有左前引擎腳有異音、三百六十度環景攝影機不穩定故障、變速箱油封黏著不實,導致嚴重油洩滿地、後尾翼內部卡栓斷裂和三通管嚴重龜裂及接頭噴出白色液體等問題。
吳先生說,若開上路再發生尾翼斷裂砸傷後方人車或漏油起火,「這些恐怖後果,誰負責呢?」



我們家老公也花很多休假在原廠處理車子,他也毫無怨言傻傻的修
但竟然還是落得如此下場,竟然有人用他保養不當來當藉口
最直接就車廠公佈從新車到漏油前
他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回廠保修與保修內容

,問老公他還是都不肯說‧
小妹印象中好像沒停過
沒記錯應該有段時間幾乎每個禮拜都跑車廠,真是夠離譜的
這還叫新車嗎???
這是現在台灣的驕傲嗎??




小妹我會努力撐住,讓有問題的朋友看到;
別讓車廠認為可以輕鬆逃過,不要求怎麼會進步
請有心的朋友幫忙推文,只講事實;不亂攻擊,文章才能長存

可不可以請問版主,
有做過油路系統的維修嗎?
有做過與供油系統有關的改裝嗎?
我想這是大多數車主最感到關心的問題了..........
看了45頁還是沒真相,但應該也永遠不會有真相了(車已售出.沒物證就不太可能再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了)

車主--超級大好人一位(也是真正與原廠/保養廠 處理事件之當事人)
樓主--好媳婦一位(不願平白含冤受損.忍氣吞聲)
原廠--應有適度處理整理事件.但整體資訊似乎不對稱,無法判定保養廠實際之處理過程

就如某321樓所言,若要事實水落石出,走法律途徑是最佳解決方式.也是目前這種狀況下保護車廠或者保護納廠所有車主權益的最佳方式.

其實整體事件若由當事人(車主)出面說明,或許會較清楚整體來龍去脈暨溝通過程,但車主卻不願意傷害任何一方(含車廠/家人?),由樓主出面所能得到的也就只有片段資訊.
個人認為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車主將車處理是基於何種理由所作之決定??
樓主想當然是強烈建議將此車列為終身拒絕往來戶.但車主之意願呢??車主是基於車輛安全疑慮或家庭和諧 而忍痛將車出售??
若是基於後者而妥協,保養廠某個角度也算是該事件之受益者(不用賠償車主損失且也不用處理維修技師疏失?),當然也不好意思再多作澄清/說明.而原廠確實將該車重新檢查一次,理論上也盡其應盡責任,實在也很難多作解釋.畢竟漏油事實已發生,不論是人為.個案或機械故障,都跟納廠相關,過多解釋只會造成更多人反感.

我想多數的網友都想知道是否屬於車廠設計或零件瑕疵,但若依此情形發展,應該最後還是無法得到真正答案.這棟樓最終只是能讓樓主疏發不爽之心情而已.
都已經要兩個月了 納廠 還是沒有完整的說明事情經過

只發個不怎回事的聲明稿 讓人有答非所問的感覺

不過 都兩個月了 樓主也只是在跟著網路鄉民找真相


這個部分 我真得不懂 明明就是當事人 怎可能會不知道真相
這個事件 整個就是充滿了疑點 如果 車主與納廠雙方
都各自站得住腳的話 早就有一方 走法律途徑 提起告訴

但是已經兩個月了 依然都沒有什麼動靜 真得讓人摸不著頭緒

等了那麼久 還是一樣 大家都在 霧著看花 全都霧煞煞

合理推斷
或許納廠已經找出問題 不單只是技師的人為因素 所以沒有進一步動作
而車主 也可能在協調過程中 有不合理的要求 導致談判破裂 所以也沒動作


如果是這樣的結果 那這個事件 跟本就是兩敗具傷 誰都沒討到便宜跟好處
全世界最偉大的汽車銷售員 - 喬吉拉德 (Joe Girard) 在他的傳記中有這麼一段話:

250連銷反應定律
「每個人的一生,大概會認識250個關係較親近的人,抱括親戚、同事、鄰居、朋友,這是從婚禮與喪禮的參加人數得知的平均數」喬吉拉德在進入汽車銷售這一行後不久,體悟出這個數字,如果一星期拜訪50個潛在客戶,只要有2個人對他的服務不滿意,透過「250連鎖反應定律」,負面口碑立刻不脛而走,一年後就會有2.6 萬人,受到這2個不滿意者的影響。

Luxgen 好像正在作實驗看看這個定律是不是真的...
  • 6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6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