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luxgen mpv發表 價格 80萬-120萬

simon074 wrote:
法系車底盤軟調?? ...(恕刪)


很抱歉齁
法系車我就是開過 所以決定投入德系懷抱

法系軟調不事在說她超控不好
是說它的懸吊阻尼軟 超控靈活
車身剛性札實感並沒有德系車好

要比鋼砲德系鋼砲強的多了

反正呢要比老爺車
德系和瑞典車就是比法系耐用


kgy123 wrote:
1. 經過20年的時間證明~ 國產汽車組裝業是只能靠關稅保護的阿斗產業

2. 個人使用的國產品牌~NB.液晶電視. 手機. 腳踏車~品質非常好.哪有比較差?
(請勿亂扣不愛台灣的帽子)

3. 請勿將阿斗成車組裝廠 與 台灣產業 相提並論 (成車組合廠憑什麼叫產業阿, 吳郭魚養殖業還能行銷全球)

4. 請阿斗業那些穿西裝的高層先將家裡的進口車賣掉, 然後人手一台,載一家老小出遊........在來說吧



我文章裡完全沒提到那三個字耶
更何況是扣帽子
大哥您言重了

你知道你說的阿斗產業養活了多少家庭嗎?
我不知道你說的阿斗是指主事者阿斗還是整個產業從上游開發端到下游供應商都是阿斗?

我只是想說
車子還沒上市
開發過程還未公佈
不要用一些不正確的資訊去否定開發人員的努力
kudo0128 wrote:
這段左看、右看,不論...(恕刪)


到底有沒有撞 業界的人 應該都知道...
總比 某國車 賣到人家家裡 一顆星都拿不到來的好....
hellblau wrote:
我文章裡完全沒提到那三個字耶
更何況是扣帽子
大哥您言重了

你知道你說的阿斗產業養活了多少家庭嗎?
我不知道你說的阿斗是指主事者阿斗還是整個產業從上游開發端到下游供應商都是阿斗?
我只是想說
車子還沒上市
開發過程還未公佈
不要用一些不正確的資訊去否定開發人員的努力
...(恕刪)


就說閣下很會...."扯在一起嘛"

1. "阿斗成車組裝業"是憑什麼跟"台灣產業"扯在一起 (你上面有扯到台灣產業)

2. 阿斗成車組裝業.....是憑什麼跟上下游零件供應商扯在一起 (台灣沒有雙B國產, 零件.改裝品可是做的嚇嚇叫)

3. 那你要不要說說真正的台灣產業賺進大把外匯的半導體, 電腦, 石化產業, 養活多少家庭

4. 不成材的阿斗, 我有義務要養你嗎? 去養豬還是是種田吧, 應該還餓不死, 搞不好還有機會外銷

toyota-rav4-日本售價70萬台幣,

台灣阿斗車要賣80-120萬

憑什麼?

憑人工較便宜2-3倍? 憑土地. 店面成本便宜一半以上?

還是憑你是扶不起的阿斗, 只能靠關稅保護賺台灣人的錢?
老實說,真的有心要去讓自產的車子在台灣賣的好,一開始一定要先用低價來打開市場,
等到市場用過都覺得物超所值,甚至覺得不比歐日車係差的話,自然口碑及品牌形象可以建立起來,這時候再來慢慢提高價錢還比較有用

畢竟品牌口碑都還無法被市場接受,而且又是很多國家產品的組裝,要賣到百來萬,實在是欺負自己人
kgy123 wrote:
toyota-rav4-日本售價70萬台幣,
台灣阿斗車要賣80-120萬
憑什麼?
憑人工較便宜2-3倍? 憑土地. 店面成本便宜一半以上?
還是憑你是扶不起的阿斗, 只能靠關稅保護賺台灣人的錢?


這樣子類比, 可能會產生一個不公平的地方.... 也就是 Toyota 做車子幾年了? 有多少經驗, 技術人力, 學習曲線, 既有的市場行銷機制等等....

如果要比, 可能要找找當年 Toyota or Honda 生產出第一輛日本自製的車子時, 那個年代的日本人平均生活水準與物價指數以及那第一輛國產車的售價. 再比對今天納智捷/台灣物價指數的關係.....這樣子比較有可比較性吧.
不惑之年移居美國,該買什麼車?
hellblau wrote:
你知道你說的阿斗產業養活了多少家庭嗎?...(恕刪)

不如說是台灣靠其他產業的努力,養活汽車組裝業還比較正確。
畢竟國慘車從以前到現在,都是靠政府在保護,此外政府對汽車的稅也課太高,
使台灣人花很多錢只能買到次一級的汽車。
等於是用納稅人及買車的人的錢在補貼汽車組裝業。
反觀韓國車在韓國本地賣得很便宜,還能外銷。這是韓國人都開國產車一個很大的原因。
不過國慘車,近年除了安全性不明外,品質有很大的進步也是不容否認。

其實以台灣的工業實力,早就應該可以做出一輛還不錯的車子,至少不會比大陸跟韓國差多少。
要保護,就要像大陸這樣,讓純本土自製的車廠有生存發展的空間。
台灣的情況,根本是財團跟國際大廠合作扼殺本土車廠生存發展的機會,所以幾十年來完全沒有一家工廠願意自製汽車,都是財團跟外資合作賺台灣人的錢。家電業也差不多一樣,所以塑造了台灣汽車跟家電二大阿斗產業。

regalvios wrote:


到底有沒有撞 業...(恕刪)

要這樣比爛心態的話,我沒意見,
但花了納稅人辛苦錢,還這樣比爛的話,就說不過去了...

lin8810 wrote:


這樣子類比, 可....... 也就是 Toyota 做車子幾年了? 有多少經驗...(恕刪)

花人民納稅錢保護了幾十年,組裝車子多少年了,
現在才來說做車子經驗不夠,這樣會不會太扯,
難道這幾十年的保護,只學到了組裝技術?
和泰跟國瑞拿台灣的資源賺那麼錢, 只是小小辦個活動回饋如九牛一毛, 大家就感動得要命, 要他像裕隆一樣花大錢投資, 打死他也不肯, 像RAV4已經月銷售量四位數字了還不肯國產化, 就是不給台灣人就業機會.
01裡面很多華創員工喔~(誤)

這台車名號這麼響 什麼首創阿 第一阿 超高規格阿

這麼多的TITLE 會引起眾說紛紜也不是不無道理

現階段希望大家給 華創員工一個鼓勵

至於肯定與否 等開過再說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