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為何LUXGEN不出油電車?

Wow_Senior wrote:
不用挖! 當歐盟都要停售了 你覺得他們打算賣哪!

誰會最後都還在收他們不要的垃圾呢?


你自己都說了「當」
那有排氣管的 停售了嗎?
想當未來人想瘋了?
人生無常 意外跟明天不一定哪個先到。共勉
所以你的全球不包含Mercedes-Benz對吧
都要淘汰了Mercedes-Benz怎麼還要開發新車型呢...嘖嘖
不合理啊!還沒你有SENSE呢...是吧

就像你說的要賣誰呢?梅賽德斯應該請您去當市場銷售,真沒眼光
人才原來在這
就問一句
出了你會買嗎
sheaur wrote:
就問一句出了你會買嗎(恕刪)


再也不買了
Wow_Senior wrote:
氣候變遷不是杞人憂天
你還沒感受到!?
你以為中南部鬧旱災限水跟你開車噴爽爽無關!?
請自行搜尋熱島效應

看你半桶水響噹噹,到處都可以鬼扯呢!CPU那邊扯半導體製程被打到臉腫腫,換地方鬼扯嗎?

熱島效應跟鬧旱災限水有關?你是不是高中地理不及格啊?高中地理有認真(前提是有上高中)學就知道台灣本來就是缺水帶,會缺水不意外,乾旱也是幾年就會發生,2000年以來到現在已經有多次限水了。

油電車當然是過度,但這個過渡還有二十年左右。就算是電車也是過度,只要有更好的儲能材料科技,例如燃料電池或氫存放,鋰電池一樣會被取代的。

納智捷至少十年以前就說要做電動車,到現在完全不成氣候,幾年前也喊要做油電車,一個鬼影都沒有。豐田兩年前就完全開放專利了,連想辦法去兜一台都不敢,就是喊喊口號然後甚麼也沒做,根本是唬爛成真,持續發生
Wow_Senior wrote:
氣候變遷不是杞人憂天
你還沒感受到!?

那是燒乾淨的煤所發生的結果
如果用核能發電哪來的溫室氣體
wannaluna wrote:
你自己都說了「當」那...(恕刪)


最快2030就上路了 這個未來還會久!?
有排氣管的都會淘汰
你要車廠去搞只能再賣不到10年的
現在跟MIH合作搞純電才是生存之道
連國內這些CKD也只有最大家的母廠就是沒有電動車正在頭大之外
母廠有電動車的都已經非常沒出息的繼續在電動車時代CKD下去 對產業來說當然不好 沒出息的傢伙
一輩子都想當組裝仔 對環境來說當然是ok
多點便宜的選擇來看一堆油車仔雞嘴變鴨嘴
引擎就是過時的科技 管你跟誰混合下去了 都是要被時代淘汰的產品 不浪費時間金錢在這上面理所當然
peggydoggy wrote:
看你半桶水響噹噹,到...(恕刪)

打臉!?
是我沒打算跟你們這些end user做無意義的爭執
連intl是怎樣的一間巨大公司對it有多大影響力都搞不清楚
就更不用說看你們那堆護國神山跟真香廢話對我人生一點用途都沒有
與其在那繼續陪你們瞎哈拉 還不如多解幾條農企的issue tmd居然開賣了 真不可思議 一堆測試認證都還沒過說
來講講減少石化燃料 節能省碳也比陪你們真香有意義多了
這篇其實也沒啥好討論
國內車廠本來就沒啥引擎科技 本來就沒打算在引擎上深耕 電動車才是努力的方向 只是怎麼這麼不順
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難道ckd成性到不會研發了?
winyi wrote:
那是燒乾淨的煤所發生...(恕刪)


發電是發電 用車是用車
又一個發電給電動車用就是該死的
那你還推油電 油電可是引擎燒油發電給電池用
更不用說你們怎會因為開燃油車就不會用到電呢
石化業包含煉油在內可是用電大戶
工業用電排名前三
每一公升汽油需要用電1.6度 這遠遠比電動車還要多
更不用說每一公升汽油產生的能量 可以供應給電動車使用的里程數是燃油車的兩倍
就不說沿路的廢氣排放 你愛說發電廠?
來喔 發電廠還有其他工業的大煙囪都有監控
污染數據是偵測的 反應在污染佔比的比例跟數據都是精準地
你以為你隨地四處噴煙噴爽爽
你的車子有安裝啥監測系統 你的車子會回報污染數據給權責單位統計?
沒有 移動污染源的數據都是推估估計的 現在科學家們都懷疑有嚴重低估的可能性 尤其是對人體的危害 最嚴重的就是小孩子
等然以後真的證實了的話 你還會現在這種嘴臉!?
Wow_Senior wrote:
打臉!?
是我沒打算跟你們這些end user做無意義的爭執
連intl是怎樣的一間巨大公司對it有多大影響力都搞不清楚
就更不用說看你們那堆護國神山跟真香廢話對我人生一點用途都沒有
與其在那繼續陪你們瞎哈拉 還不如多解幾條農企的issue tmd居然開賣了 真不可思議 一堆測試認證都還沒過說
來講講減少石化燃料 節能省碳也比陪你們真香有意義多了
這篇其實也沒啥好討論
國內車廠本來就沒啥引擎科技 本來就沒打算在引擎上深耕 電動車才是努力的方向 只是怎麼這麼不順
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難道ckd成性到不會研發了?

就是打臉啊!連別人在半導體產業工作都不知道,比你這待系統廠的清楚內幕多了。你連F-16怎麼買也不知道,連去了解價格結構也不會就在罵買貴了,跟一堆無腦藍蛆一個樣,被打臉又裝死,笑死人囉!這年頭是流行被打臉後不敢回應,或者回應不屑跟某些人一般見識是嗎?你怎麼跟那個沒料的懂車哥一個樣?是不是納粉都有這種傾向?

問題從來不在於國內車廠有沒有引擎科技所以要發展電動車,問題在於國內車廠大多只有打嘴砲想做甚麼東西,但是從來就不肯認真投入。gogoro推出這麼久,就還是在那個馬達上打轉,連設計馬達的人都離開了,看起來也搞不出甚麼新花樣,只好不斷換殼、換傳動。裕隆納智捷打從十來年前就說要發展電動車,當年台灣許多零組件供應商都是特斯拉供應商,特別是機電部分,十多年前台灣老早有能力搞電動汽車了,裕隆真有心肯花錢肯研究絕對早的到人才弄出電動車的,不會搞到十年過去電動車平均一年有沒有賣一百台都是問號。
以前老闆是浪漫文青
現在老闆是財務精算
但基本上都不是理工系的創新家

現在電動車
並沒有多大技術成分
電池可找韓國或日本
馬達找台灣廠就能強
晶片找輝達或聯發科都行

整個電動產業大概只剩下設計風格與自駕軟體
其中自駕軟體耶不用自己研發

反正,電動車就跟手機一樣
會設計與行銷就能全球暢銷

電動汽車的德國福斯汽車
就是相當於手機的三星
而特斯拉就是HTC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