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台灣到底要怎麼有電動車產業?

cchi wrote:
台灣為什麼一定要有電...(恕刪)


台灣為什麼一定要有石化業?
台灣為什麼一定要有輪胎業?

台灣為什麼一定要有好的房子 建築產業 ?
台灣為什麼一定要有好的手機 零配件 產業 ?
台灣為什麼一定要有好的電視 面板產業?
台灣為什麼一定要有好的環境 ?

什麼都要跟美日韓比? 頭殼壞了嗎? XD

百姓有物美價廉的車 不好?

台灣空污 交通廢氣嚴重,肺癌十大死因第一位,上下班吸飽吸滿
所以台灣不該有高品質好的電動車?

所以參考並學習好的國家 事務跟發展 不對? 不行?

所以 20-30年前 國人喜歡並參考學習 美國 日本的各項工業產品,也是不應該 沒必要囉?

韓國 大陸 30年前 羨慕台灣羨慕的要死,人家學台灣 仿台灣,有酸過台灣半句? 人家也是努力學習慢慢迎頭趕上,這樣不對?

改天越南 菲律賓 還是誰誰誰
超越台灣
研發出什麼改變人類生活的好東西,也不該尊重學習 ?

某些腦 就是標準的兩套標準
只是在浪費社會資源
都做幾年了
沒什麼成積就算了
還害的全民要繳高額稅金
不要妄想跟中國比
先跳出井口再來談競爭吧
在井底就乖乖做藍波萬的白日夢就好
就在同時
韓國現代 也發表了 新一代 純電車 ioniq5

電動車就是趨勢,台灣真的 慢半拍了,繼然造不出,就該把不合理該死的貨物稅降稅再調整 ,現行純電能車 雖然140萬以下免貨物稅,問題是進口的幾台能140萬以下??
台廠國產又造不出能號勾的
純電免貨物稅 到110 年12 月31 日止,新政策要怎麼搞? 視目以待
台灣百姓當盤子要當多久?

普通百姓一輩子只能開 和泰的 ra 4 altis vios ? 然後乖乖去加油 保養 繳保護費?



真的別做夢了,台灣納只是騙騙補助,上不了檯面
中國有電動車產業,瑞士有鐘錶業,日本有色情產業,智利有礦業

這些都是他國事務,跟台灣沒有關係,台灣不必隨之起舞

台灣要走自己的路

下面都是大家投資標的


nycity10001 wrote:
政府保護的爛裕隆 阻礙汽車工業~

補助領一堆 就只造爛車

賣去哪都沒人要 只能兩倍外國價格坑台灣人

補助16億,再自籌16億,請問可以造出電動車的哪一部分?
除非有先占優勢,而且一直持續大幅投資,後進者大部分只能花更多的錢去取得資源取得市場
各國政府都在獎勵先進產業,有的成功,有的失敗
部分未開化台灣人的心態:成功的大家就會說是護國神山,失敗的大家就嘲弄一輩子

一個產業、一家公司本來就沒有包贏,
當事後諸葛,或只會跟在屁股後面聞的豬哥,怎會知道開拓者的艱辛?
贏了,不一定有人跟你拍拍手(通常這叫隱形冠軍,自爽用,沒人知道)
輸了,不知名沒事,知名企業就被事後諸葛的人或豬哥嘲笑一輩子

要扶持本身自己造車,兩個事情要做,但台灣百分之百做不到

1. 取得更大市場:與越多先進國家簽訂FTA,不是ECFA(守法的台廠競爭不過低成本躲法規的中國商人),但,台灣要簽訂FTA很難,誰都知道,中國阻攔,要中國不阻懶,一定要先簽服貿跟貨貿,但,過去到目前的台灣人都無法承受服貿跟貨貿的衝擊,上百個產業被影響,百萬人以上的工作會被低成本取代
不然就卑躬屈膝去跟大陸稱父,最好是統一,這樣就有大市場了,對我們小老百姓而言...恩,換本護照嘍,以後自稱中國台灣人,別再網路上批評zf嘍

2. 政府大批金額補助與扶植,這種產業就是燒錢,錢要有來源 要不是資本市場找韭菜,不然就是政府補助
中國的政府補助,光縣級政府就可以搞上幾十億,大點的知名城市就是上百億的規模
可以看看這文章,人家怎樣補助的,不賺錢,沒關係,補助金額比獲利多更多,
讓公司有更多錢去跟市場削價競爭 >>>文章在這邊<<<
這違反WTO,違反自由市場競爭,但,就跟中國人常說的:誰鳥你啊!

再看看上面發言,不過補助16億就該該叫,這種島國窮人心態,
要做電動車,要做世界趨勢產業?別想了
(要該該叫,怎不去該竹科拿了幾千億,要不要數一數成就幾家公司?ROI?)
BigMac4Diet

特斯拉累計虧損最高時,相當於賠掉一個台積電"市值",到現在虧損也遠未補平。這都是靠資本市場割韭菜撐過來的。台灣要想自己搞一個電動車品牌,大多數鍵盤俠想得都太簡單了。

2021-10-09 2:35
樓主這篇文最大的問題
就是把中國的電動車拿出來比了
這會刺痛很多所謂愛台人士的玻璃心
馬上有人就拿出晶片吹了
反正無論中國什麼超過台灣,都可以用晶片來吹

中國電動車如何?
連馬斯克都說中國品牌是特斯拉未來的最大對手

中國已經從月球取樣返回地球了,火星探測器也到達火星了,5月份將要在火星著陸
台灣有些人還在整天捧著個晶圓代工吹,也不知道還要不要再吹50年

樓主下次別提中國了,只要一提中國哪邊比台灣進步,一定被罵。。
有錢能使鬼推磨
法規開放

可以個人開發、個人送驗

低時速電動車降低上路送驗的各項安全規定

不得上高速,

開放就新舊汽油車輛車體可以改裝電動驅動

送驗通過就可以上路

以上做到...也就人人可以有車體

電池模組自己做......每個人都可以販售電動車或改裝模組

大家爭搶去做...一定會出現很大進步或者特殊的設計
motolove wrote:
看到對岸的電動車工廠...(恕刪)

覺得台灣根本不須要做環保車,
就算有了電動車,
也要想二手車的去處。
多坐大眾運輸工具,
才是上策。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