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我是外行人,想請教各位先進有關車輛故障問題。

rippleboy wrote:
你指這個嗎?這是阿芬...(恕刪)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44&t=5921536&p=10&p=10#75029048
我之前在這個討論串提出,X說:目前他們碰過的S3引擎百分之百有問題,這樣我認為X表達的就是S3引擎百分百有問題,和你的說法一致.

有人就跳出來反對了.
peggydoggy wrote:

「以目前碰到、檢驗、收集的資料」,「你可以安排來XPro2 檢驗。XPro2 也希望看到未修正但完美的引擎。」

XPro 2在發那篇文的時候說他們經手過的每台車都有問題,而且有些經過原廠清洗積碳與更新程式後變得更嚴重,但也有狀況比較輕微的,可是他們從來沒說全部使用這顆引擎的車輛都有問題,即使是他們有沒有檢測到的,不然也不會說希望看到未修正但是完美的引擎,他們心中還是有期待的。

兩位不斷帶風向把XPro 2沒說的話塞到他們嘴裡,非常不厚道。

真要說100%有問題的其實是原廠,召回的資訊是從開賣的第一台車到召回前生產的車輛,等於召回前的車100%在原廠認定下都有問題,都不適合台灣走走停停路況。


搞得我好亂呀,不過現在我不相信每個引擎都有問題啦,在01上就有三台好好的了.
1y_lingding wrote:
這是車友向Xpro2...(恕刪)


其實XPRO2並沒有在這篇回文中說出原因,DFMA16是有機油底殼設計的,所以主要是採用飛濺式來潤滑活塞與氣缸壁,要說機油潤滑不足光可能的原因就很可怕。例如:活塞熱膨脹度過高、氣缸壁熱膨脹度過高、曲軸飛濺設計不良......等。

如果是前兩者,那跟本不用修理了。因為是材質問題修了也是白修,除非更換材質不然跟本無解。但比起如此更多的事實證明並非所有引擎都會有活塞裙磨損,所以其實一口氣打死了除了每個活塞或氣缸直徑可能是不同之外的所有可能!

也因此才會說是所有出包的都是個案,每具引擎的情況幾乎是獨立而且不一至的。要說是設計上的問題那是不可能產生這種結果,所以只有後天加工上的問題了。
Rally Bear wrote:
其實XPRO2並沒有...(恕刪)


好奇心驅使下搜尋了一下
https://kknews.cc/news/qqzrljy.html
活塞失去功效後果影響很嚴重
活塞環卡死基本上就沒辦法作動
無法正常刮除機油和讓其它機油進入給缸壁潤滑,沒油交替因此就會磨損,而那位車友有兩缸因而導致熄火發不動事件出現


這是我的兩萬九千公里
拆開也是厚厚積了一層碳
活塞環卡死造成磨損、汽缸壁完全沒有潤滑
所以主要還是異常積碳所導致的問題
Rally Bear wrote:
DFMA16是有機油底殼設計的,所以主要是採用飛濺式來潤滑活塞與氣缸壁(恕刪)


飛濺式潤滑是割草機用,現代汽車都有機油泵,所以是壓力式潤滑.
altezzaclio wrote:


飛濺式潤滑是割草...(恕刪)


由於油道設計與加工成本的問題,基本上多數現在引擎機油在曲軸、連桿的潤滑方式還是主要靠飛濺,當然您說的有機油幫浦沒錯,只是氣缸壁面並不能設計油道所以潤滑還是靠飛濺,只有曲軸沒有泡到機油的設計才會使用壓噴。
1y_lingding wrote:


好奇心驅使下搜尋...(恕刪)


活塞卡死就是縮缸了啦!這具引擎會有側裙磨損就已經很奇葩了,油環下的部份除非是敲缸不然真的不怎麼見到短時間就磨損的。
1y_lingding wrote:
好奇心驅使下搜尋了一...這是我的兩萬九千公里
拆開也是厚厚積了一層碳
活塞環卡死造成磨損..(恕刪)


我想同款引擎車友可能更關心如何能在不可逆損壞前可以研判自己車子的狀況,而不需拆引擎來看。

如果單純是嚴重積碳而導致活塞環卡死問題,先不管積碳的原因。

活塞環嚴格來說不是"卡死",而是積碳結塊在凹槽使得活塞環(不鏽鋼)失去彈性不能保持氣密性,讓活塞間隙過大。此時上升的活塞因與汽缸壁間隙太大,帶入過多機油進入燃燒室,而活塞下降時又不能刮除多機油,且縫隙形成壓力釋放路徑,引擎的廢氣迴路壓力增大,會將汽缸頂的廢油氣壓回進氣迴路(透過油氣回收管路)燃燒,因而形成積碳的惡性循環。

活塞環"卡死"這個程序需要一段時間累積,是有徵兆可以判斷的。
1. 動力損失:耗油增加,加速不順,怠速抖動。
2. 吃機油,尾氣呈現淡藍色。

治標方法。
1. 定期清積碳
2. 定期檢查機油量,如果出現機油耗損現象,則保固內要求測缸壓檢修。

我猜原廠的應對措施,也就是針對避免嚴重積碳循環,吸收一些保養成本而已。至於治本恐怕沒有,快速積碳可能是設計面缺陷,也可能是出廠引擎組裝不優但未達品管剔除標準。就車主而言,現實面來說如果本身引擎沒有中標,就是在定期保養時注意這顆引擎的已知特性而已。
重症不要當感冒醫啊!
省成本不能拿客人的命去賭……

Rally Bear wrote:
由於油道設計與加工成本的問題,基本上多數現在引擎機油在曲軸、連桿的潤滑方式還是主要靠飛濺,當然您說的有機油幫浦沒錯,只是氣缸壁面並不能設計油道所以潤滑還是靠飛濺,只有曲軸沒有泡到機油的設計才會使用壓噴。(恕刪)


你前一句:基本上多數現在引擎機油在曲軸、連桿的潤滑方式還是主要靠飛濺.
後一句:只有曲軸沒有泡到機油的設計才會使用壓噴。

你到底在說什麼?
你該不會以為現在引擎的曲軸還泡在機油裏吧!

現在引擎都是壓力式潤滑,曲軸的大小波司(曲軸、連桿)都用機油泵把打入油道,油道把油送入大波司,流經曲軸,流出小波司(連桿),流出小波司的油,剛好可以甩在汽缸壁上做潤滑.
altezzaclio wrote:


你前一句:基本上...(恕刪)


也許是我表達不好,但你說的就是曲軸沒有泡在機油裡,然而往復式引擎不是只有乘用車在用也不是只有汽油引擎,當然你說的也沒錯。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