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納智捷,請醒醒吧!

納智捷外形還不錯...他應成為國產實用的車子,採低價佔市場..妥善率好..大陸市場上我覺得產品定品上是上不去下不來...華麗而不紮實...畢竟韓國練兵練了多久他們國內市場至少比台灣大一倍..有市佔下品質是需要一步步提昇...現汽車可用15~20年下什麼問題都會跑出來..形成口碑..
grandaurore wrote: u5/s3就是敗在那顆引擎


真搞不懂!明明U5是被寄與厚望,要來翻轉納智捷目前的困境的!
結果裝上一顆中國的引擎,造成抖動熄火的災情,而全面召回。
弄上一顆沒有問題的引擎有這麼難嗎?
導致現在連當家一哥U6都被拉著陪葬了。
大陸都不屑了....

還有那會有市場???

台灣????
納智捷的錯誤在於車系太多, 分散了資源.....

1) 過度樂觀看待大陸市場, 未做行銷分析
2) 新車的研發認證測試不夠札實, 未能早先根除組裝公差太大, 異音產生, 定速無剎車等問題....
3) 管理者失能
4) 遇客訴事件, 推諉敷衍, 理由牽強....
"UXGEN S3在研發期間引擎與變速箱軟體係委託國際大廠共同開發,對於台灣低速與短距離走停的特殊行駛情境未完全掌握,較易造成燃燒不完全而引發不正常積碳,導致車輛抖動,積碳嚴重時甚至熄火。"
"針對S3車輛積碳問題,LUXGEN再委託國際大廠針對台灣低速與短距離走停的特殊行駛情境重新調校引擎與變速箱軟體,同時搭配有助於完全燃燒避免積碳的銥鉑合金火星塞。並已經過完整的驗證程序,符合國家相關法令規定。"




講得一口好道理,但是做做不出啥成就。

失敗者講得再有道理都是屁話.....


怎麼不去納智捷應徵?? 還是學經歷根本就不夠資格?? 所以只好在網路上嘴....
絕心無情 wrote:
不管是納粉還是寫手,我最不懂的是如果車真的這麼好,為何不去歐美日上市,大開殺戒一番?更可藉由當地N-CAP或是IIHS機構測試該車安全性,想必拿5顆星或TOP SAFETY PICK+對納牌是輕而易舉,如此車廠或寫手們不是更有證據說自己安全?更不用砸大錢千里迢迢把車拉去外國做什麼半套的測試!
到歐美日上市,在銷量是否長紅之前,企業要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資金。
最基本的就是營業所。
我們就以260萬人口的台北市來當例子吧:Benz在台北市共有八個營業所、BMW在台北市共有五個營業所、Audi在台北市共有兩個營業所。
請問:在人口有860萬的紐約市,Luxgen應該開幾個營業所?在最有錢、人口最多(4000萬)的加州,Luxgen應該開幾個營業所?


如果再把銷售業務、維修人員的薪水算進去,恐怕在第一輛Luxgen被IIHS抽測之前,Luxgen就被這些成本給吃垮了。
以進化史來看,膝蓋是不著地的,可為何1450總是跪著說話?
小富97 wrote:
(以下是個人經驗分享……….4.車子是3000CC,205匹馬力。車上有一顆ECO按鍵,省油模式(?),我一直懷疑是什麼時候有用??(恕刪)

納牌有3000cc的引擎?馬力也錯吧?
最近想買七人座,M7似乎CP值不錯,爬文路過……

iijima_ai wrote:
到歐美日上市,在銷...(恕刪)


產品夠好,資金不會是問題,能賺錢的東西一堆人搶著賣
這個牌子是完全相反的,進軍美國肯定吃檸檬車官司

tommyxie1111 wrote:
納牌有3000cc...(恕刪)

買7人坐還不如建議你選Honda Odyssey
光一些就配備贏光M7跟Previa


這絕心無情的中肯
整天吹捧, 但是只敢到開發中國家賣車

主打奢華智慧, 但是卻捨棄已開發國家的高消費力
原因是什麼?????
納粉不想面對的事實



絕心無情 wrote:
不管是納粉還是寫手,我最不懂的是如果車真的這麼好,為何不去歐美日上市,大開殺戒一番?更可藉由當地N-CAP或是IIHS機構測試該車安全性,想必拿5顆星或TOP SAFETY PICK+對納牌是輕而易舉,如此車廠或寫手們不是更有證據說自己安全?更不用砸大錢千里迢迢把車拉去外國做什麼半套的測試!...(恕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