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U6跟Tucson都強調賽道調教,哪一輛的DNA比較純?

其實要吹噓韓牌從歐洲挖角來的工程團隊
你們可以把代表人物名字打出來
既然那麼厲害應該是有名的吧
但是看來看去只有水野有名字
其他都叫"歐洲人"
似乎有點不夠謹慎
無聊a螞蟻 wrote:
其實要吹噓韓牌從歐洲...(恕刪)







網路搜搜都有阿,文化比較靠日系
資訊取得多也日系
沒記歐洲人的名字正常阿
那你知道地中海附近的國家嗎?

來的是賓利,BMW M,還有布加提

動力,外觀,操控
大面向都顧到了

還是突顯出某廠口袋不深只能請到水野一個人?
還要他一手包辦外觀動力?

果然像是台灣老闆會幹的事


阿,對了
請了個日本人來,但老闆卻說產品是台灣保時捷?
kazamisa wrote:
網路搜搜都有阿,文...(恕刪)


重點是我在講之前都沒人提到呀
一直歐洲人歐洲人
我講完你才貼頂多只能算補充說明而已


而且也只是截圖,代表你腦中其實並沒有整理過名單
單純想搶在最快時間打臉我所以用截圖方式回應

這回文速度+資料整理勉強給你60分而已
但回文內容偏粗劣,符合台灣老闆"有就好的心態"

無聊a螞蟻 wrote:
重點是我在講之前都沒...(恕刪)



好好好,你厲害囉
螞蟻果然看世界都很巨大
卻忘了本身的渺小

水野神主牌別離開納納喔
離開了就沒法酸了

我偷懶做,老闆願意付全部的錢就好
怕就是你做滿分還拿不到全部

kazamisa wrote:
好好好,你厲害囉螞...(恕刪)


用我的ID來偏離主題這部份就不回應了
免得歪樓



就如你說的
水野被當成神主牌被供真的不好看

但是也沒有到要被酸的地步
畢竟土桑一年賣得數量比全台灣賣得總車輛還多
裕隆資金要像韓國一樣聘請夢幻團隊是不可能的

chernann wrote:
2017年現代汽車Tucson全球就銷售62萬0,6百78台

比台灣一整年汽車(國產+進口)銷售,44萬4千6百26輛還多的多

Tucson加上兄弟車Sportage(同引擎、同底盤),一年就有超過百萬輛量販的成績

U6跟兩者的明天相比,前景是黯淡的~~~~

兩台都是平價SUV還談賽道DNA?
兩者銷量大銷差太多,個別前途如何應該不會看不出來。
以現代汽車VS裕隆,納迷心中五味雜陳,不願認輸卻輸很大大大!

kazamisa wrote:
網路搜搜都有阿,文化比較靠日系
資訊取得多也日系
沒記歐洲人的名字正常阿
那你知道地中海附近的國家嗎?
來的是賓利,BMW M,還有布加提
動力,外觀,操控
大面向都顧到了
還是突顯出某廠口袋不深只能請到水野一個人?
還要他一手包辦外觀動力?
果然像是台灣老闆會幹的事

請一位水野就能替裕隆帶來契機?
GTR是一個團隊的成果不是水野一人,請水野廣告意義大於實質;
或靠他的人脈幫裕隆稍加強一下設計上的缺失。
現代汽車坐擁全球第五大車廠,比之裕隆技術、財務雄厚太多。
面對大陸、韓國汽車業的成功,納迷以井窺天或不願面對現實而已。
認輸才有板回一城的機會,欺騙自己只會更沉淪。
Allison Wu wrote:
兩台都是平價SUV還...(恕刪)



這道理大家知道,只是有時當局者迷

一個產品成功都是團隊

但除了一直搬出水野來

然後呢?就沒後續了

水野有他的能力,經驗一定多

這我不否認

也感謝水野的大力協助納廠

但不是一直抱著這塊神主牌來講
無聊a螞蟻 wrote:
用我的ID來偏離主題...(恕刪)



如果讓你不舒服我跟你道歉
不應該拿ID做攻擊

但也不能否認,現代能幾到前五大
要跟他學習的地方也是有的

Allison Wu wrote:
兩台都是平價SUV...(恕刪)


水野和敏畢竟是底盤跟引擎方面的專家,倒是認為納智捷目前急需要的是車輛安全系統規劃與內裝設計,總是認為內裝如果能走出以往,更有質感的話對銷量應該有不小幫助,不過他接手納智捷新車研發不過兩年,要在這麼短時間內搞出全新車新底盤新引擎,神人也難為,有技術也要有金錢跟時間啊
哈囉摩比 wrote:
水野和敏畢竟是底盤跟...(恕刪)


安全規劃設計

機電如何整合倒是個問題

感應器越多,複雜性越高

就像洛克人X漫畫裡,那隻章魚說的

優異的性能,反而造成了障礙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