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裕隆 增資納智捷(中國杭州)人民幣10億!

清澈海洋 wrote:
回歸產品的競爭力吧!汽車產品若是穩定可靠價格合理,市場自然做的起來,不要整天還不太會走就想學飛!


連一顆自然進氣的1.6引擎都搞不好,還想學人家玩什麼350匹渦輪引擎XD難不成到時候又要再發一篇道歉文,沒有考慮週詳台灣的用車環境不該推出如此高增壓版本的引擎導致於高溫...............


+1
老是吹牛、膨風,英國COSWORTH和華創車電所合作開發?
華創工程師負責打雜、倒水嗎?委託開發很丟臉就不要委託!
納牌新引擎350hp多少人會買?歐日品牌當然有買家,因為買家是買的是品牌!

夜之之 wrote:
如果要開發發動機,不如去開發設計更好的電池組,電動車才是未來,既然不會做引擎變速箱,那乾脆不要去做,在做也追不上


開發發動機當然是不可能的事
不要做夢了

整個中國大陸, 甚至用上國家的力量都想要扶植自己的發動機產業
有成功嗎?
發動機不是做出來就好
耐用/性能可靠 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小小的裕隆你叫它做發動機?
那我叫你去做人造衛星你覺得怎樣?

電動車,
之前新聞都有吵過 說甚麼馬政府幾年花了多少錢給裕隆(馬友友)發展電動車, 結果甚麼都沒有.
所以在台灣有政府的支持都做不出東西了
那你認為裕隆那堆人坐飛機到大陸智商就會從90變成180?

裕隆就是老企業
都是一堆老屁股
老闆就是富二代

你講的電動車, 成功的企業gogoro, tesla都是新公司, 新頭腦.

我倒是認為把價格拉低
外型再設計好看一點
在大陸三四線城市搶占市場比較實在

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不會花錢去買你甚麼納智捷.
大城市裡面開台車, 養車費用高, 會買車的人不差多花一點錢買美日韓世界知名大廠的汽車.

小城市消費者反正好用便宜, 當然外觀好看又更好.

garn15 wrote:
台灣潘仔熱情相挺,結果公司加碼投資對岸,笑笑。


當然阿
反正我當老闆薪水每個月的高薪跟所有福利是不能少

台灣投資人呢?
去對岸投資一次10億人民幣, 反正都是你們的錢
去到那邊這10億實際上怎麼花你們很難管得到啦
在沒有政府保護的中國市場,才會需要增資來加強競爭力
不然在台灣,做的再爛都會有人買……
手機越來越智慧....使用者越來越智障!!
電動車才是未來?不知道是反納還是想要它變好????

目前luxgen最需要告訴大家與經營的不是擁有什麼嶄新技術
而是 品牌價值 品牌價值 品牌價值!!!!!

這5年做好符合大眾需求並超越期待的車才是解藥

至於電動車我個人認為沒人玩的過tesla了......省了這筆錢吧

先有成績再來談未來吧,不然就像一堆人說中了樂透要買什麼什麼,但是又沒中樂透

車子細節像是塑料的毛邊 皮革的縫線 儀表板的質感 內裝材質的搭配 這些都是納牌非常需要加強的





BRANDS wrote:
2018-04-24...(恕刪)

期待能成功
心經度一切苦厄
哈哈,看到這則新聞我也笑了,最捧場的是台灣人,卻去26投資,難怪在台灣,車要賣貴點,才有錢拿過去投資
garn15 wrote:
台灣潘仔熱情相挺,結...(恕刪)
BRANDS wrote:
同時去年納智捷揭露「510計畫」-5年內推出10款新車,除去年10月已發表的U5全新小型跨界休旅車外,預計至明年底前還將陸續推出4款全新車型,涵蓋運動休旅車(SUV)及廂式休旅車(MPV)產品。2020~2022年另將推出採用全新模組化底盤的5款新車。


買雷諾日產底盤?國際大廠共同開發?
雷諾日產CMA模組化底盤
小廠跟別人買是正常的,怕是不敢說,更怕的是吹噓「共同開發」。

S3/U5東風引擎根本就是老引擎,哪裡是「共同開發」。
ECU程式更無所謂「共同開發」。

連委託COSWORTH開發引擎都可以說成「共同開發」,
可以問問消費者「委託開發」、「共同開發」對哪一個有信心?
吹噓+做秀,裕隆當政者其心可議。

Audi&ABT 共同開發成果

Dr.simon wrote:
如果跟你說實際上測...(恕刪)


馬力圖拿出來看看...............
性能車,大家會買單嗎?
太多數的人用車,還是好買(價格實在),好開(不一定要大馬力或高科技),好養(保養便宜,耐用),再省點油..
去想太馬力和操控,還不如去改善省油和安全,大部分車主沒有太多的機會,可以用到大馬力和操控.(會用到的,估計也是買進口車了)
去想外觀,還不如去改善車內空間和舒適度.大部分車主,坐在車內時間大過站外面看自己車子外觀.(重面子的,估計也是去買豪車了)
希望台灣的汽車能越做越好....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