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U6GT副駕駛座a柱公差有正常嗎

公差任何車都有,很奇怪為了這個無限放大檢視是怎麼回事?這樣要求的人自己開什麼車??有車好買?
從對談中不難發現為何現代青年的素質會越來越差...
什麼叫做百萬等級的車「而已」,不該要求太多?
拿什麼雙B的車來比?
請問進口車要關稅,納智捷要嗎?
拿進口的雙B車來比,你知道它扣掉關稅後才貴U6GT沒多少嗎?
請問它是不是台灣做的? 本就該比進口便宜不是嗎?
大家記得納智捷是如何命名的嗎?
Luxury & Genius = Luxgen.
Luxury就是豪華的意思~
一開始就主打豪華,別在那邊說嘴價格問題!
價格要訂多低是嚴董的事,但豪華說到要做到是事實!

題外話,對自己人不該一昧的縱容,該訶責還是要訶責,
這才會讓它成長進步,一味的縱容只會換來一個阿斗!
shiorizero wrote:
從對談中不難發現為何...(恕刪)

有些自稱不是護航,講話卻毫無正常邏輯真的很趣味
難道你們這些人買3、40元的青菜都不會挑?
塞爛葉或老到不行的給你,你也照單全收?
如果你有挑,別人是不是也要回你
「這麼便宜了,還挑什麼?不然自己種菜啊!」
花到一百萬不能要求細節,果然是錢太多才買得下去的牌子?

shiorizero wrote:
從對談中不難發現為...(恕刪)


從對談中不難發現現代中年人素質越來越差
不知道年輕人才不想買這直L 好歪L不直上嗎?
哈囉摩比 wrote:
公差任何車都有,很...(恕刪)


有正有負才是公差,U6的副駕駛的前台到門板延伸設計,看起來是中間值跑掉頗遠的上下對不齊落差,而不單純是間隙過大問題。
唯一的解釋是車體設計的組裝定位點不正確,模具開下去後已經無法用修模去調整,又捨不得重開模具(有可能要開好幾個大塊部件才能校正好),只好硬著頭皮沿用到下次大改款。

這很明顯不是組裝問題,而是零件設計問題。原先的環繞座艙設計,有整體美感,無奈做出來的卻是反效果。這種視覺強烈的延伸設計其他車廠幾乎都不見採用,而那智傑卻採用了潛在較易出問題的方式,看來也是一種經驗法則吧。

其實車廠的態度決定一切。不過對買單的消費者而言,就是爽不爽的問題而已;要是不接受的,根本連下單都拒絕了,還有啥好談?

三星在投入手機生產的初期,由於缺乏經驗,臨發表前發現設計出問題,但手機已經做好了幾萬支,要勉強上市也不是不可,再不然把瑕疵品轉作公務機或Demo以降低損失,但是當年的社長,大刀一揮全部報廢銷毀重作,延後上市,決心不讓設計不良的產品掛上自己招牌上市。果然韓國人這種態度讓三星後來攻城掠地,奠立產品地位。

其實看看當年現代pony在台灣便宜上市,被台灣人訕笑如今天一般人對大陸車的心態,而彼時裕隆已經自力開發飛羚101了,三陽甚至以做喜美代工為榮(因為生產本田同步車款,彼時裕隆只生產日本淘汰車款);至今日,當年為日本車代工的仍在代工,瞧不起韓國車品質的現在淪為替韓國車組裝的地位。而韓國車早就賣遍全世界擠身世界第6大車廠。

態度真的很重要。
真要持平來看,單單看U6GT220的內裝功能配備,引擎性能(220p),特調避震,輪胎,RAYS框.
這些東西要在百萬上下買齊,在國產應該沒有吧?
雖然公差是一個視覺上的缺點,但在引擎性能上,底盤操控提升,我想沒人能否認他花出的成本心血是遠遠高出模具公差的修正.
綜觀來看,瑕不掩瑜~
車輛真正的價值還是在開起來的安全感跟性能操控~U6GT整台看起來,有這樣公差,個人可接受~
當然以後可以改還是改一改,不然讓人家一直說嘴也是不好~
大部分對U6感興趣的人,對這公差我想應該都是可以接受~
為了要把缺點放大,還把納智捷塑造成高級車也是....都是掛同一個牌子,U5六十幾萬應該不屬於高級車範圍吧?

事情不能只看想看的一面,公差是缺點,但也不能否認U6這代的進化~國產車能做得這樣的性能跟配備價格~真的不錯了.

拜託各位不要誣衊開模的技術好嗎?
大型車門的模具做得再怎麼差也不可能差到那麼大

這是原始圖面標錯尺寸吧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BigMac4Diet wrote:
有正有負才是公差,U...(恕刪)

不過對岸改款的U6 1.6T內裝卻完整對齊無此問題,反觀台灣原廠是不是太不重視細節了?難道台灣開的模具會比大陸差嗎?還是比較差的留著自己用?
S5
我覺得有公差這問題是存在的,看納廠有沒有心修正這問題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