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摩比 wrote:
公差任何車都有,很...(恕刪)
有正有負才是公差,U6的副駕駛的前台到門板延伸設計,看起來是中間值跑掉頗遠的上下對不齊落差,而不單純是間隙過大問題。
唯一的解釋是車體設計的組裝定位點不正確,模具開下去後已經無法用修模去調整,又捨不得重開模具(有可能要開好幾個大塊部件才能校正好),只好硬著頭皮沿用到下次大改款。
這很明顯不是組裝問題,而是零件設計問題。原先的環繞座艙設計,有整體美感,無奈做出來的卻是反效果。這種視覺強烈的延伸設計其他車廠幾乎都不見採用,而那智傑卻採用了潛在較易出問題的方式,看來也是一種經驗法則吧。
其實車廠的態度決定一切。不過對買單的消費者而言,就是爽不爽的問題而已;要是不接受的,根本連下單都拒絕了,還有啥好談?
三星在投入手機生產的初期,由於缺乏經驗,臨發表前發現設計出問題,但手機已經做好了幾萬支,要勉強上市也不是不可,再不然把瑕疵品轉作公務機或Demo以降低損失,但是當年的社長,大刀一揮全部報廢銷毀重作,延後上市,決心不讓設計不良的產品掛上自己招牌上市。果然韓國人這種態度讓三星後來攻城掠地,奠立產品地位。
其實看看當年現代pony在台灣便宜上市,被台灣人訕笑如今天一般人對大陸車的心態,而彼時裕隆已經自力開發飛羚101了,三陽甚至以做喜美代工為榮(因為生產本田同步車款,彼時裕隆只生產日本淘汰車款);至今日,當年為日本車代工的仍在代工,瞧不起韓國車品質的現在淪為替韓國車組裝的地位。而韓國車早就賣遍全世界擠身世界第6大車廠。
態度真的很重要。
這些東西要在百萬上下買齊,在國產應該沒有吧?
雖然公差是一個視覺上的缺點,但在引擎性能上,底盤操控提升,我想沒人能否認他花出的成本心血是遠遠高出模具公差的修正.
綜觀來看,瑕不掩瑜~
車輛真正的價值還是在開起來的安全感跟性能操控~U6GT整台看起來,有這樣公差,個人可接受~
當然以後可以改還是改一改,不然讓人家一直說嘴也是不好~
大部分對U6感興趣的人,對這公差我想應該都是可以接受~
為了要把缺點放大,還把納智捷塑造成高級車也是....都是掛同一個牌子,U5六十幾萬應該不屬於高級車範圍吧?
事情不能只看想看的一面,公差是缺點,但也不能否認U6這代的進化~國產車能做得這樣的性能跟配備價格~真的不錯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