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納智捷明年有跨界7人休旅車?


kay1972 wrote:
說實在的,不用再說為何納智捷要發展內燃機不發展電動車的話了

第一、納智捷早就有電動車了,也都領車牌在路上跑了

第二、先叫政府把所有電力輸送、配電系統、停車充電基樁都改好再說

第三、電池蓄電容量與發熱問題要被解決

第四、充電方式與充電時間要被解決




光是第二點不弄,就只好請大家繼續開汽油車吧

電動車要量產不是不可能,但車價可能要比汽油車貴上50%甚至一倍(沒有經濟規模)

加上充電一次要好幾個小時,請問哪些消費者會買單?

沒有市場,有哪個車商會把電動車投入量產咧? 企業是來做生意又不是來做功德的


唉......
台灣在這方面的資訊和觀念落後的程度.....
簡直是第三世界的水準⋯⋯

樓上還認同你的第一點
不好意思
我個人還不認同
有那個經銷通路開賣了嗎?
十月初在高雄還有幾台在租賃
現在都消失了⋯⋯
JL wrote:
唉......台灣...(恕刪)


具我所知M7EV+確實有開放一般民眾購賣.我在路上曾經看過幾台.

但問題是這台車滿電狀況下只能由台北開到台中.M7是一款全家出遊的家庭用車.但假如要從台北開到墾丁.你會發現沿路等待充電的時間比實際上路的時間還長.實用性真的很糟糕.

滿電開120KM(車評實際路試結果好像更糟?).充飽要2小時.這續航力只能當作近距離接駁車使用.再我看來M7EV+完全是一款納智捷用來"交差"給政府看的"樣車".

baga615518 wrote:
具我所知M7EV+確實有開放一般民眾購賣.我在路上曾經看過幾台.

但問題是這台車滿電狀況下只能由台北開到台中.M7是一款全家出遊的家庭用車.但假如要從台北開到墾丁.你會發現沿路等待充電的時間比實際上路的時間還長.實用性真的很糟糕.

滿電開120KM(車評實際路試結果好像更糟?).充飽要2小時.這續航力只能當作近距離接駁車使用.再我看來M7EV+完全是一款納智捷用來"交差"給政府看的"樣車".

電池用18650鋰電串接,玩的是小學自然課裏的串聯和並聯。

沙鹿光田醫院有部停車場接駁的M7EV+,用在這裡還蠻實用的。
j00164168 wrote:
那是機車,不是電動汽車...
樓上有人提到充電速度效率比不上換電,話不是這麼說。電動車最棒的地方是夜晚休息時間停在家裡能夠充電,這是換電模式做不到的事。如果說充電模式不實際那Tesla就不會在最近於美國推出一個"次級超級充電站"....超充被嫌太快導致購物或休息時間不夠。

光台灣北中南生活差異就很大了,還美國什麼的

中南部非市區
電動車最棒的地方是夜晚休息時間停在家裡能夠充電
我家都可以在後院種菜了,等電動車價格ok絕對可以在家充

北中南市區
柯P光收個路邊停車費有很多人跳腳了
為什麼??因為車都是停在路邊的怎麼充啊?????

j00164168 wrote:
再來,四輪電動車換電需要多大空間?總不可能一個小小小小廠房一批2.3輛換吧。要能同時容納多輛電動車進場是不是要有足夠場地進行?郊區鄉野就算了,交通時常壅塞的市區呢?土地寸土寸金。如果同時有多輛電動車要更換電池是不是可能造成交通阻塞?換電站維護所需人力呢?充電站基本不用,最多定保。?


先不用說汽車的換電站
請問一下現行在台灣gogoro的400多個換電站你有看到人力在維護嗎??

5,6年前的以色列公司(已倒閉,有機制但是未商業化),甚至是2-3年前特斯拉都有換電的系統
若以快充只要5分鐘就可以充到80%的可用狀態
一組換電站只要備6-7顆
就可以提供每5分鐘一台,而且是不間斷的5分鐘
24小時不間斷的一直提供,這不就像是加油站的模式了

40K電池約40萬吧,只要備 7*40=280萬的電池就夠了
換電設備等不是很清楚,但總覺得在1500-2000萬就夠
所以大約2500萬就可以有一個換電站了

初期台北市約 5 -10個站就可以讓1-200台計程車使用
200台計程車+10個站,每站7顆電池 約 1.2億的電池

計程車只買車,不用買電池,用里程計費就好
1.2億的電池(300顆40K電池) +2億的換電站(10站)==>3.2億
就可以在台北市推擴電動計程車了
3.2億以裕隆的規模,就算全認賠也沒什麼影響的
(之前的tobe等多品牌絕對賠更多)

計程車每公里電費1元,換電池每次300元(不管電量多或少)
以計程車來說車價和油車差不多
每公里行駛成本卻只要一半價格,絕對有吸引力

j00164168 wrote:
Model 3電池容量全程高電壓輸出狀況下行駛48萬公里僅衰退5%,以每年2萬公里(不多不少)計算,至少可以開20年。那換電模式豈不是脫褲子放屁?


若是電池真的像telsa說的那麼好, 壽命真的那麼長,換電站豈不是賺翻了???
買車的人先省下40萬的電池,開多少就付多少買電動車不用買電池豈不是樂翻了
完完全全不用怕電池的損耗,這不是很好的機制(gogoro 模式)
一個換電站讓業者和使用者都賺到了耶!!!!!!!!!

但是從特斯拉之前發佈的逃難模式,讓買低容量電池的人可以在短間內獲得更多的電池容量
讓我發現一件事
原來買75k電池的人,特斯拉給的是大於75K的電池(台灣的只會給少絕對不會給多的),平時是不開放的
而telsa的衰退5%是用75k去計算的吧??
所以電池的實際衰退是大於5%的!!!!


這是納版回來說說
S3 EV若是可以用換電池的
在台北市裕隆只要投入5億左右
就可以提供 200台計程車在街上跑了
5億對我來說是天文數字
對郭台銘來說,地上掃掃就有了(郭很久以前自己說過的)
對裕隆來說真的也不是什麼大數字

而且還有換電池服務費和行駛里程費的金流收入
一台車一天只要換一次 300*200 一天就有6萬的收入
一個月就有 180萬的收入,再加上里程的電費收入
雖說不一定能賺錢,但至少可以維持運作
要賺錢真的只有像gogoro那樣一再擴大規模才有機會

真心建議思考看看

好希望可以用現行的車價買到一台純電動車
完全不用理電池的損耗
也不用怕買那麼貴的電池,卻又沒開那麼遠的路程
開多少只要付多少電費就好
這真是太棒了


S3 EV有試乘嗎?想去試試看

其實很符合台灣的稅制
也就很不適合國外的稅制啊

cyt7241208 wrote:
原來美國telsa...(恕刪)


Robin088 wrote:
除了第一點認同外,其...(恕刪)


JL wrote:
唉......台灣...(恕刪)


感謝幾位大大惠賜意見,我一併說明好了

基本上,TESLA、LUXGEN、GOGORO這些品牌,他們的主要目的與獲利絕對不是來自於賣車,而是著眼在背後更大的商機。
GOGORO創辦人陸學森專訪有提到一句話「我從來都不打算靠賣車賺錢,現在不是、未來也不會」。其實這些品牌要賺的是賣車以外的錢,電池、電網、售服等等。大家是生意人,開門就是要賺錢的,千萬不要以為是為了崇高的理想。

我有短時間接觸過電動車,所以實務上大概略懂皮毛。我之前提出的問題,都是研發與推動電動車過程中,實際上遇到的問題。我也相信未來絕對是電動車的天下,但以我們大有為政府的做事方法來看,可能再等個50年才比較有可能實現。

在目前只有充電,沒有換電的狀況之下,電動車要全國普及,一定是要全國的停車位都附有充電座。包含住家停車場、百貨賣場停車場、公民營停車場、路邊停車格等等。要全國設立充電座或充電樁,整個國家的配電線路一定要大改,這還牽涉到全國總發電量與超高壓電流傳輸。這個已經不是一個企業可以做到的事情了,國家若沒有要做,那就不可能會有人做了。

電動車插插頭充電,以現階段來說,大概只有住透天厝的住家,或者是廠區園區的公務車比較可能。一般住都會區的人,許多人回家是停路邊停車格,若停車格沒有充電樁就完蛋了。另一件事,假設充一次電可以跑200公里,我若要開車從台北去台南出差,跑到彰化就差不多要充電了。但是充一次電快則四小時,慢則八小時。等我充完電,可能會都開完了。我若要準時開會,可能前一天晚上就得出發,然後睡車上了。對普羅大眾來說並不實際。

若要符合大眾平常用車習慣,換電式比較理想。車子開到換電站,機器卸下沒電電池,裝上新電池就可以開走了。時間可能比現行加油時間還省。但是,當初推動換電站最力的公司Better Place已經倒了...................後續再也沒聽過有哪個單位在推動換電站。我側面得知,換電池方式本身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是還沒被克服的。車子電池不是手機電池,一個電池重達三四百公斤,由上萬顆電池單元組成,中間只要有一些單元有問題,整個電池可能就出大狀況。不然換電站可以說是汽油車電動車無縫接軌的好方法。現行的加油站可以改裝成換電站。甚至一般店面(汽車美容、洗車場)都可以裝一套換電設備。

最後是電池,電池過熱的問題是目前電動車的死穴,不管哪一家電動車都有遇到,只是情節輕重而已。不久的未來可能會是電動車的天下,但不會是現在,尤其不會在現在的台灣。不然全球各汽車品牌為何還是不斷推出新款汽油車,而不是一直推出電動車?
kay1972 wrote:
Robin088 w...(恕刪)


不難理解的,因為內燃機所需零組件遠比電動車多。零件多寡會反應在"妥善率"上,但講現實叫"可靠度"。
您應該也知道絕多數車廠賣車純收益是非常低的,但保修的純收益非常非常驚人,這就是因為內燃機零件多。這就是傳統車廠始終不願意栽進EV的真正原因。

電動車保養費非常低廉,充電費用也遠比燃油低廉,維修費.....扣除倒楣被大撞,有什麼好修的呢?

例如Tesla是1油1水,油就算了,那1水是可以自己處理的雨刷水
但是從特斯拉之前發佈的逃難模式,讓買低容量電池的人可以在短間內獲得更多的電池容量
讓我發現一件事
原來買75k電池的人,特斯拉給的是大於75K的電池(台灣的只會給少絕對不會給多的),平時是不開放的
而telsa的衰退5%是用75k去計算的吧??

回復某樓

逃難是針對美國重大天災地區而Tesla釋出OTA解鎖電池容量。
這不是什麼新聞,Tesla鎖住電池容量分級販售是很久以前就存在的事。Tesla很早就開放60型付費解鎖升級成75的。

台灣這邊也根本不可能會存在"被少給"的問題,你買什麼型就是什麼容量,詳情可以看Tesla官網。假設你買P100D,他就是給你P100D,規格完全比照美國,從來就不存在會被閹割的問題。



有興趣建議各位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https://www.ptt.cc/bbs/car/M.1467264687.A.775.html
Tesla就是佛心來的

所以明年跨界7人休旅到底是什麼??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