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納智捷到底多嚴峻!中國 S5三月賣1輛 2017年累積僅賣8輛

LUXGEN在大陸剛開始賣得不錯,最近比較差些, 其實每個地方都是純國產車優先政府採購,大陸如此,韓國更是如此. 故建立一個自有品牌非常不容易,也需長時間經營, 但也是技術的累積. 我用Iphone6plus,之前幫老婆買了HTC手機, 但看了最近HTC U ULTRA手機感覺很驚豔,這就是不斷累積與突破! 台灣市場容量小,更需要多支持自己國家品牌,而非只是國產車. 我個人已近60,國有品牌對台灣非常重要, 看到現在很多年輕人往服務業去,台灣變成愈來愈衰敗,科技與服務業並重,加上有自己品牌,台灣才有希望!LUXGEN與HTC繼續加油,政負與人民要繼續堅定的支持!
神咲 七海 wrote:
中國銷量排行已經出...(恕刪)

舊的不去 新的不會來

舊的去了
明天才可能會更好


為了消費者權益
不要再保護一堆4/50歲的老嬰兒了…拜託啦
饭也稀 wrote:
纳智捷是严峻了,在中...(恕刪)


大陸自己品牌能有今天是因為中國人願意力挺自己家的產品,再爛都挺,大陸自主品牌才有今天的,不是嗎?

再反觀臺灣,臺灣人不僅做不到這點,甚至還會要求納智捷要砍車價要配備,然後事實上納智捷很多都做了,那些酸民也根本不會買,繼續一張嘴嫌。

所以納智捷如果包回家放,事實上臺灣人就是最大戰犯,臺灣全體國民,除掉已經買納智捷的家庭,那些沒買納智捷的人應該要負擔納智捷那些失業員工的生計。

饭也稀 wrote:
纳智捷是严峻了,在...(恕刪)




中國車廠在設計上面不得不承認進步很多,一部分的原因也是捨得花大錢請一線車廠的設計師來,
長城的設計總監是從BMW挖來,奇瑞從通用挖,比亞迪更是挖了Audi的Wolfgang Egger(Q7 /TT/ R8)。

個人認為十年內可能真的會有中國車廠如當初的現代一樣躍上國際舞台

jeff0720 wrote:
S5即將換PSA引...(恕刪)


總經理都換人了

算有管吧
個人覺得Luxgen的外形不夠大器俐落,
有些鈑件凹凸轉折明顯是為了設計而設計,
頭尾燈具也是,
看起來缺乏流暢順眼的美感,
設計總監顯然能力不足,
應該考慮換人了...

另外那個走復古風的廠徽,
看起來就是怪,
是不是也該重新設計了?
Mazda的廠徽也是修改了很多次,
現在的才變得這麼好看的...

Jason5636 wrote:
是這樣嗎?會不會太...(恕刪)



不可能, 因為市場結構變太大了, 回不去了. 台灣市場規模太小, 小到根本無法支持一個新創品牌. 之前, 一個大陸汽車廠老闆直接說, 台灣汽車廠根本達不到規模經濟, 直言根本不需有全車組裝, 全力發展零組件就行了. 全車都由中國進口即可 ....... 這話講得直白.

這就暗示, 如果沒有關稅保護, 台灣幾乎不會有國產組裝廠, 台灣如果只有零組件市場, 僅存的零組件工廠會再外移一次. 對台灣經濟的傷害不可謂不大.

其實那志節如果可以生存那最好, 不可生存實在太可惜了. 不值得大家東酸西酸. 不花錢的出張嘴. 我是希望納牌可以支持到我下部車換車時機, 只要油耗能有一般車市場水平, 重新換個新mark, 我會想換這牌子開開 .....

j00164168 wrote:
.大陸自己品牌能有今天是因為中國人願意力挺自己家的產品,再爛都挺,大陸自主品牌才有今天的,不是嗎?
再反觀臺灣,臺灣人不僅做不到這點,甚至還會要求納智捷要砍車價要配備,然後事實上納智捷很多都做了,那些酸民也根本不會買,繼續一張嘴嫌。
所以納智捷如果包回家放,事實上臺灣人就是最大戰犯,臺灣全體國民,除掉已經買納智捷的家庭,那些沒買納智捷的人應該要負擔納智捷那些失業員工的生計。

..(恕刪)


奇文 共欣賞

j00164168 wrote:
大陸自己品牌能有今...(恕刪)


大哥,價格啊,價格啊
如果現在大陸自主品牌賣的跟大眾車一樣價,你
看誰買?

Jason5636 wrote:
拿福特套用在人家對納車的形容好像不倫不類,他們的銷售量在大陸可是天差地遠啊!依版主三月份資料,一個是月銷上萬輛(新蒙地歐:11285輛),另一個則是個位數(S5:1輛)。


你沒注意看吧。我是說酸納車的這段 是完全翻抄福特雪佛之前的老梗 跟福特雪芙蘭賣多少一點關係都沒有

連後桿美國有加熱功能 居然還用在U6酸文裡 很沒原創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