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請刪文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不過等正式發表再說


NISSAN和MITSUBISHI何時才能沾點光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Savage King wrote:
如果是兩年前,我有...(恕刪)


1. 先說我名下沒車,鍵盤手無誤,

2. 個人認為,台灣自有品牌車廠起步時,
國外許多國家都已經汽車工業發展的相當好了,
因此,直接進口價比本國車價是稍有點不給本國車機會
例如軍事迷基地版面看到有網友分享,
[據悉,德國的209/1400型報價2.9億美元,
韓國“張保皋”級造價3.3億美元;
中國S-26T型潛艇,成交價為3.55億美元]
台灣自製推論成本(非售價)
[一艘500億新台幣=15億美金],
當然這是國家的事,不是說汽車要購買者付錢給車廠學習,
這是舉例台灣自有生產發展有一定的艱難度,

3. 本國汽車工業不發達情況下,相信週邊產業鏈也不發達,
因此,要組成車一定有許多零件是進口,
對比日本的製造成本應該高,
我個人是因為要買冷氣,上網看很多分享才了解,
日本外放的產品比起日本國內要稍差一點,
但是價格要貴點,
因此,我想,台灣自有品牌車廠購買日本變速箱(或是其他零件)
應當比日本品牌車購買同樣品牌變速箱(或是其他零件)要貴(進口+非日本國)

所以,整體上看,台灣自有品牌能做到相同價格與性能的話,已經是算不錯的吧,


DeLighted wrote:
我是覺得,要挺沒關係...(恕刪)

如果自己老是覺得自己的東西比較差
根本沒有品質上升的餘地,心態上就是比別人低人一等
韓國為什麼可以起來超越台灣
因為韓國人壓根不覺得日本人比他們優秀
我敘述的只是實際情況
日本不是放屁甚麼都是香的

OLYMPUS,東芝,SHARP等這些大企業都有隱密財報的黑暗面
三菱 現代 福斯集團也都有隱密油耗排汙造假的問題
即是在組裝時品檢無法涵蓋的工程,偷工減料
使用劣質低成本的零件(松田的前擋問題)
都有可能

那台灣人在那裏自我貶低把他們供奉在神桌上到底是甚麼心態
U6後懸吊非獨立的
看看同級車的懸吊吧

光這成本就少人家不少
但是價錢差不多

songbanks wrote:
U6後懸吊非獨立的看...(恕刪)

雖然是這樣沒錯,但是獨立懸吊會影響空間,水野調教過後,底盤懸吊有相當的平衡,雖然比起獨立懸吊還是輸一些,但相去不遠,空間就優秀很多,符合大多數人的用車需求!

peace555 wrote:
日本進口的馬3也是這樣的錢,一個台製一個日製....(恕刪)


這2台你真的有試駕過嗎?
2.0的車,車內空間比1.5的CITY還要慘
會考慮U6的,絕對不會想到馬川
連CX5空間都比U6小
根本是不同性質的車...

DeLighted wrote:
我是覺得,要挺沒關...所以現在納粉的意思是純日製品質比不上純台製囉?...(恕刪)


車我是不知道啦,但canon有陣子出機瘟,統統都是日本廠的。
百分之五 wrote:
把馬3拿來跟U6比?
你兩台車都有坐過嗎?
還是你都用鍵盤在開車?



講我嗎 讓我對號入座一下嘛


因為都坐過開過
所以我買新馬3
JUST RUNNING

DeLighted wrote:
我是覺得,要挺沒關...(恕刪)

品質先不管了,
納粉知道進口跟國產在2000CC以下稅金相差20%嗎?
納粉知道用客貨車稅金更低嗎?
看到這樣的價格就高潮還真好應付...
每到納版來看 , 總覺得文章總有酸酸的味道
人家發表也酸 人家增加配備也酸 人家分享文章也酸
無處不酸也真是台灣奇蹟
ㄧ個愛新知的人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