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水野先生還沒進入華創車電時 難道裕隆沒辦法自己整合起來嗎??

我只能說...
技術不良就只能靠下放齊全的主被動安全來撐場,但是作不到
五年了如果請不動水野,我很好奇到底這個廠會變成什麼樣子
重點問題應該不是能不能整合
而是願不願意把技術放給納廠
講現實一點水野身為GT-R之父說穿了就是Nissan的人不管他是不是加入華創
肯定不會傾力支援,大概就施點小魔法
但這點魔法還能支持多久?慢慢看下去吧
而且都沒發覺納廠已經快變不出東西了嗎
不覺得,這次納廠端出的東西相較前幾代對我來說更有吸引力,與其出新車不如先把油耗做起來,我是肯定他們現在的方向
花錢這事兒!有時就是要透過某種儀式,老闆才會痛下決心,畢竟效益如何還看不出來。

老闆的腦袋就像鑰匙孔,水野就是啟動儀式的鑰匙。
整棟樓只有一兩人舉出重點,
車輛的研發那可能一踀可及,
樓主舉的Idle stop,雙VVT及變速箱整合,
在水野先生上任前已經研發好幾年,進入驗證階段,
水野先生對裕隆貢獻,其實還沒開始顯現.

找大師操刀是對的,既然明知自身能力與經驗都不夠...

上面有人說這牌子過於偏頗,只顧豪華與操控,我的意見相反,買百萬高級車,總不能只顧油耗吧?

rukawa768815 wrote:
我只能說...技術...(恕刪)



一間車廠的發展沒那麼簡單的,作科技設備嫌說是電子花車、努力改善油耗提升動力回歸基本又說變不出花樣?看這品牌不順眼直講就可以了,都成年人了...

twope18t wrote:
NISSAN 以前快趴下去的時候~換了一個法國佬...然後就復活了...
難道日產沒辦法自己整合起來嗎??


砍掉或換掉原供應商, 裁員, 關廠等這些救公司的動作對這些西方管理者從來說是稀鬆平常的事
但對日本管理者來說來說, 可能是有點困難
看了這棟大樓就知道台灣人大都信一個日本人就可以讓u6大躍進
那麼花錢請水野就達到廣告效果…
了解汽車工業就會知道任何技術要走上量產都不是幾個月的事,
才來幾個月起不了太大的做用的,
模具早開好了,
他可以做的就是細微調整,
水野真的台灣人別把他神化了
網軍業務都當題材吹捧,
而忘了真正努力許久的華創員工

小光 wrote:
他一來華創團隊一律照著日本那一套在做事..連到日本都是操到不行..只是單單當招牌嗎?...(恕刪)


哈哈哈哈.....真是快笑死我了......那怎麼不問問以前裕日那票日本人培訓起來的人才現在剩幾個在華創?

一直以來都是用日本的那套在做的.....只不過不懂得珍惜人才罷了....一定要找日本人來才知道要怎麼做事喔?
當然有用. 有接過日本訂單的都知道. 問題是日本單一做完改做大陸的單, 誰還沒日沒夜的加班?

日本人有它值得尊重的一面, 特別是主管帶頭做, 大家都不敢放鬆. 我一直以為接過幾張日本單整個公司就會覺醒發現真正的問題, 但...你知道的, 要改變一間公司沒那麼容易
http://picasaweb.google.com/HsiuChe.Shih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