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chiou wrote:RAV4拔掉四個車...(恕刪) 你太誇張了 明明就是只剩一個底盤和四顆輪子也能賣贏-------以上玩笑話 請勿認真---------要賣贏是不可能,台灣市場就是這樣哪邊熱鬧人就往哪邊跑,車也是一樣品牌賣的好賣的成功,民眾對於該品牌就更有信心這是一種信任依賴的模式,畢竟"車是買來開,不是買來修的"toyota的高妥善率、零件備品、維修據點、低調性,造就該品牌在市場上的成功並不是說納牌沒機會、只是汽車工業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功的納牌不用急著追打,可以和旗下車廠做出聯名雙生車款來吸引客群當年toyota在年輕人的市場上根本打不進去,嫌老氣嫌醜事過境遷,現在滿街的年輕人開toyota,在怎麼抱怨都是既成的事實所以納牌不用過度比較,做好自己穩固定位和客群,多做異業合作(例如電影、廣告、MV、宣傳)增加曝光率
三十六隻小熊 wrote:如果外面保養廠可以...(恕刪) 沒錯, 零件不外流, 修車據點又少, 光是這樣子就一堆人不買單了....我買車除車子本質外, 修車&保養方便性是決定性的重點...沒空常常去喝飲料...
其實要打敗台灣T牌簡單 不解為什麼其他國產車廠追這麼辛苦甚至還學T牌安全配備分等級 讓人更不解的是納牌也學這招既然是台灣起家新興的車廠 做法一定要跟別家不同如果跟其他日系國產做法一樣 消費者何必去特別支持呢建議全車系標配6氣囊 循跡防滑系統 再從電子配備或內裝去分等級在安全滿點的基礎下 消費者自然就有去支持的理由電子影音配備外面可以選擇的一堆但安全配備不能選 所以納廠換個思維 既然強調安全 車體剛性做到了氣囊就不要省了 走跟別家國產車不一樣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