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yhouse wrote:
2012年初交車, ...(恕刪)
實情可能是原廠查不出來,您又報修好幾次乾脆整組換就沒有問題,(但找不到原因的結果有機會 換了也不見得會好),反正已經過保這樣他比較省力,要換前最好白紙黑字寫下如果換了還是有問題怎麼處理,免得花錢還是沒解決
保固問題以電子產品為例,
1. 會拿部分產品去做長期實驗,所謂長期就是增加環境條件(溫度,壓力,震動等)讓實驗時間縮短,來確認在保固期內沒事,有問題就得改善,(實驗做完不能賣所以數量很少,有些更是新產品做一做而已)
2. 保固期的不良與客戶的回饋,保固期內是車廠付錢所以要把一定不良率的問題改善降低,保固期外是公司賺錢,除非大條不然不理
3. 有關安全性問題就會比較謹慎優先處理
國外車廠經過了那麼長的時間,沒被淘汰他們都有一定的水準,國內廠商如果歷史不夠長那就要自己累積,另外就算是同一個代工廠做的,不要就認為是相同品質,有聽過A級貨,B級貨,C級貨吧,概念上就是如此,您是VIP客戶得到是價格低品質好的東西,您是散客(量小)就是零售價次級品,這很現實,所有東西都有規範與公差,就一定有A級貨刷下來的次級品,刷下來不當次級品難道要叫車廠自己報廢吸收成本
畢竟國內外環境消費環境不同,台灣太偏重廠商對消費者很不公平,很多政府申訴管道也是鏡頭前一個樣,鏡頭下又一個樣,勞心勞力去告只是讓自己心力交瘁而已
日本廠商把最好的留給日本人,台灣廠商把賣像最差的留給自己人,這也是台灣人不是那麼挺國貨,因為政府不挺消費者,廠商隨便呼嚨就過去
很現實但也很白話您應該聽得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