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S5 的車身剛性是否為國產同級車中表現最好的?


日輪石方 wrote:
2.0 原廠170hp 拉出 156hp,
這部1.8T拉馬力落在230~240hp,
也許是250hp~260hp吧?...(恕刪)

石方兄台~
目前資料顯示~ 並沒有這台車的 Dayno Data ~
應該是引擎出力約 230~240HP...輪下淨輸出可能不到 200HP ???
bestalfred wrote:
強度跟鋼性只能說是材料性質
而且並沒有極度的正相關OR負相關
舉例來說:碳纖維材料(抗張強度2450MPa;抗張模數138GPa)
鋼材(抗張強度400MPa;抗張模數206GPa)
鋁(抗張強度422MPa;抗張模數74GPa)
鋁合金(抗張強度1080MPa;抗張模數114GPa)

看出來了嗎,並沒有你之前回應提出的"相反關係"...(恕刪)

老兄...你的意思是說...
抗張強度 & 抗張模數一個是代表rigidity一個是代表stiffness??????

就我所知...抗張強度應該是Tensile Strength, 而抗張模數應該是Tensile Modulus

另外~ 既然那是你大學時的專題老師...那他沒跟你說過...stiffness就是rigidity嗎?
為何你要去跟Tensile Strength/Tensile Modulus扯在一起?

sunlight_huang wrote:
石方兄台~目前資料顯...(恕刪)

我記得有一段影片,
是在三義廠拉馬力,
白色的那一部,
加上巨大渦輪散熱風扇,
有印象嗎?
下面寫著255hp?
Tortoise25 wrote:
老兄...你的意思是...(恕刪)

都是一樣的意思,不同表達方式罷了
但一般在讀材料時會比較常用"抗張模數"與"抗拉強度" 至於為什麼,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lucino wrote:
回到主題
有些廣告說車身有高剛性,所以安全性好?
有些廣告說車體結構很強,所以具有高剛性?

(有誤歡迎糾正,我只是闡述個人所學)
其實這是很廣告術語的模糊地帶
我們常常在比較的車身的剛材是用多少MPa的,
這個MPa指的是tensile strength(強度)也就是鋼材發生破壞時的壓力
而不同tensile strength的鋼材他們的"鋼性"不一樣嗎?? 其實都是一樣 因為都是"鋼"

車身的安全性,選用何種tensile strength的鋼材,其實只是一部分
更甚重要的是怎麼去做一個optimization的模擬,讓鋼材的配置是最適當的
要讓車體受到撞擊時能夠在潰縮區將這個衝擊力吸收,進而保持車體的完整性才是最重的

而這個"讓鋼材的配置是最適當",反而是我們常說的車身剛性

總之,廣告都是以商人的角度去宣傳
我們能做的也只是去參考一下國內外的撞擊測試,來當作我們購車的參考要件
過多的在琢磨這些專業術語我覺得沒什麼意思 畢竟我們沒辦法去跟車廠訂一台照我規格所製作的汽車
強度與彈性系數的關係是應力=彈性系數*應變
抗拉強度是應力stress,單位是N/mm^2(MPa)
彈性系數modulus,單位N/mm^2
應變strain是升長量/原始長度
Pa=N/m^2

應力強度與彈性系數/模數,只在線性的降伏區有正比關係,
跟變形的比例有關

我想物質吸收能量而變形,如果車體純剛性完全不變形,
車體裡脆弱的肉身就要抵抗衝擊的能量
車體變形的構造其實也是有設計過的,引擎蓋支架的折角,引擎室大樑上的,
就是希望以預期的材料變形吸收衝擊能量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