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MPV車主在氣憤什麼??

beebee41 wrote:
那貨物稅呢差額呢?要...(恕刪)


這問題我也有想過, 這一條不算罰款應該就有8-10多億了. 但如果納廠以前的一萬多台不吞, 以後的千千萬萬台還是要吞. 有差這一萬多台嗎?不然MPV別想賣了. 回過頭來想想, 這其實不過只是把以前多賺的吐出來, 8-10多億的錢光是這幾年讓納廠無息拿去還貸款,就不知替裕隆省下幾千萬利息.

喬的好的話罰款個幾千萬看似很重, 其實等於沒賠, 還賺到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形象.
Q太郎 wrote:
要是這也可以專案 那也可以專案

那還需要法律嗎?



您說的沒錯, 請政府專案處理, 實在是不得不的方法. 這件事納廠確有疏失, 所以我也認為納廠應該要付點罰金, 而不是全身而退. 除了這個方法, 想不出其他辦法替納廠解套了.

雖然小弟站在消費者這邊,但小弟也是INFINITI車主, 算是同個集團的車, 私心希望納廠能做起來. 另外小弟恰巧也有個工廠在福州馬尾,算是裕隆鄰居,這些年看到了不少裕隆的問題, 對東風裕隆也有點想法.嚴董真應該來找我聊聊.

Freedom0552 wrote:
我要是納廠,我現在會做的事情:
把 MPV 五個規格改為十個
前五個規格是現有的價格,登記成現有的7人座客貨兩用,後五個規格是現有的五個規格定價加8萬,登記成7人座客車。


這樣做,上下都被打,銷量只會更慘而已,

我建議是改成八等級,四個小客貨,四個小自客,
但小客貨部份依目前定價減五萬,
小自客部份依目前定價加五萬,
如此,上打Previa等7人座,下打Wish等5+2人座,
要省錢的人買小客貨,自己承擔違規風險,
不想麻煩的人多花些錢買小自客,各取所需。
實際上這台車帶給我家滿滿的幸福感
衷心的希望裕隆能好好的解決1萬多名車主的困擾
例如重新送驗 更改為自小客
這麼做裕隆或許會賠些錢但卻賺回了名聲

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自有)品牌.不要讓我們這些支持的消費者.變成冤大頭!!
philko wrote:

大哥, 你有看過出貨的電子產品機殼裡有貼錫箔的嗎? 可是送去做電磁波測試的電子產品往往就是要這樣才會過.

這情形可不是特定一兩家才有.





我知道了

就像汽車業一樣

這是電子業的歷史共業啦


不曉得什麼原因

這種強的公司所養的工程師都很弱 -> 只會貼錫箔 反正大家都這樣做

而養一堆很強工程師的公司都很弱 -> 這也怕 那也怕 什麼都要按步就班 然後還要趕出貨




feng wrote:
納智捷應該做的是全面召回變更為小客車,
一個好的公司應該注重商譽,
本來就是公司當初的錯誤,
召回變更為小客車的損失必須承受,
這才是真正有要永續經營的態度,
相信這樣做大家都會給個讚,對該品牌商譽是加分的.


本串原 po 轉貼的愛納連結,有一位網友提到 CEO 版本(即使是四人座)已經全部從客貨車變成小客車了,另外也提到可以由裕隆重新發起驗車並補稅,這樣就能更改現在不合法的客貨車牌照為客車牌照,如果這些都是真的,那就表示裕隆跟納智捷不想多虧錢搞這條,所以對於 MPV 就裝死。

我壞心一點會這樣想,假設那位網友說的都是真的,則 CEO 版買的大多是有頭有臉的老闆等級,可能是得罪不得,所以就虧兩千萬弄一弄,MPV 版就.....以下情節請自行想像。還想護航的人,醒了嗎?別幹被別人賣了還幫人數鈔票的事喔!

http://iluxge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277&page=4&authorid=29800
Q太郎 wrote:


我知道了

就像汽車業一樣

這是電子業的歷史共業啦


不曉得什麼原因

這種強的公司所養的工程師都很弱 -> 只會貼錫箔 反正大家都這樣做

而養一堆很強工程師的公司都很弱 -> 這也怕 那也怕 什麼都要按步就班 然後還要趕出貨


算不上歷史共業, 這麼說好了:

亞洲人做了一大堆電子產品賣到歐洲, 這些產品報廢後留在歐洲成了垃圾, 部分還造成汙染, 所以歐洲人訂了一大堆的規定(如ROHS)來要求廠商遵守. 可是要完全合格不是技術上做不到, 而是會造成成本增高, 產品賣不出去. 所以就產生了送測樣品是經過特別調教這種情形.

超級大廚 wrote:
網路消息經過3人輾轉...(恕刪)


能不能變身超級賽亞人我是不清楚,不過大廚倒是挺會"黑"人的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