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nknown wrote:
台灣不是內需大國,為...(恕刪)
不覺得這個講法可以套到任何產業嗎?
台灣不只是內需深度不足,同時也缺乏大部分的工業必要天然資源
但總不能都放棄吧?這樣就沒啥能選的了

順道一題
去年2010年台灣汽車產業的總產值約為新台幣3345.8億元
假設無進口障礙(雖然現在關稅也沒占多少比例了...),或是近乎全kd件的方式生產,這個產值會至少蒸發數成,同時會連帶造成相關像鋼鐵.塑膠.沖壓等周邊產業損傷
汽車工業是傳統上的工業龍頭指標,實際上它背後帶動的中下游產值與金流是相當驚人的,LCD產業也是類似這樣,面板本身賺不賺錢並不一定,能賺是最好,即使不賺,底下帶動中下游連動一樣對產值有活性化的作用
eclair_lave wrote:
不覺得這個講法可以套...(恕刪)
怎麼可以套到任何產業?
台灣的汽車工業與IT產業哪個發展的較好?
每個國家應該找到適合它體質的產業。
台灣的自主汽車產業我是覺得比LCD產業還不如,根本沒有自己的技術。
北醫華佗曾經跟南醫扁鶴說過:「怎麼辦,腦殘沒藥醫!」
能賺錢的很多也只是微利在賺, 扣掉政府在稅制上的補助, 也等於是負毛利
現在都是資本密集在玩, 投資金額與增加就業根本不成比例
一個DRAM就讓台灣蒸發了幾千億的資金, 才養多少人口, 也不過就是媒體罵一罵就完事了
給有發展性的國產汽車品牌減個稅, 用節能減碳的名義做個補助, 才花多少錢? 對就業幫助有多大?
再說這些福利最終也是靠低車價轉嫁給消費者享受, 也很好啊(當然啦, 前提是車廠真的這麼良心去做)
如果政府想要挽救就業, 應該幫助傳統產業(中小企), 或者像汽車產業這種產業鍊很大的
裕隆就算只做到損益持平, 光是上中下游這些廠商能夠活絡起來, 也是養活了不少人口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