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良性競爭"這觀念 現在是不值錢了是嘛?


lucino wrote:
以上才是Luxgen 5的市場定位:一個幾乎沒有對手的藍海
之前Bluebird嘗試在這種定位插入市場,但是引擎規格太爛、頂級配備不夠
5年後Luxgen5再次嘗試,規格完全向上提升
2.0T我覺得很有機會,1.8T只能說跟同級車差不多(恕刪)


我也很贊同您的說法,基本上只要挑對等級,以Luxgen5的規格真的是在中小型房車跟大型房車中殺出一條路,剛好都可以跟其他車種競爭到,以它的性能跟配備再加上0.28低風阻係數的外型,就純國產車來說的話,Luxgen5真是很值得阿!
Impossible is nothing !

跟國內其他車廠來個良性競爭
敵不動,我不動
敵不配安全配備,我也不配安全配備
安全是行車最基本的配備


LUXGEN的slogan應該要改成 AHEAD, THINK ONLY!!!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EZZK wrote:
納智捷要成為更好的品...(恕刪)


大家吵的是希望安全配備先顧期
再來其他的影音配備
全車系配備6SRS+ESP樹立起安全形象
之後再考慮要不要加裝享受級的配備

為何國產自有品牌自製車訂價會高成這樣?

美國人真幸福
國民所得是台灣兩倍
車價又是台灣的1/2
在台灣買台MARCH
在美國可以買台130開了

以嚴董這種炒短線的作法
不是很以為然
台灣人幫你debug
解完bug拿去對岸賣
還賣台灣人這種價錢
RFC小江 http://sinyichiang.blogspot.tw/
beebee41 wrote:
代工沒有研發成本?看...(恕刪)


這我不知道是否我們所討論的研發成本是不是同一件事.
研發成本 說的是要促成這個產品能發揮其設計功能所要負擔的成本.
TSMC在晶圓製程 鴻海主要是組裝代工 他們確實是有自己的技術 也有花錢精進 但是那都沒有品牌風險.
他們只是讓自己更有條件符合業主訂單規格 幫其代工組件或組裝而已 但主要仍不開發自我品牌的產品.
鴻海好像有做主機板啦 不過那跟它的代工家業相比只是很小一部份.
一般都認為掛上自我品牌銷售產品 且開發與該產品相關技術範疇的 才是研發 否則只能算是技術開發.

"說得好像國內賣的豐田、日產、三菱都不用研發成本一樣。" 這恐怕我得要同意這句話.
汽車研發成本的高 是因為測試 但怎麼知道這些測試是不是真的有用? 效果怎樣?
說穿了這就是錢堆出來的經驗 有了這些經驗的累積才開的出規格 廠商們也才能跟進配合.
研發不是調調射出機 把公差越做越小 或把晶圓製程越做越細微這麼簡單 因為代工技術都有單純明確的走向.
但研發是配合行銷找方向,
從消費市場延伸出實際需求再進行相關技術整合 然後製作與驗證 其內容不完全是技術.
代工精進自我的技術 就算哪天這個客戶倒了 你還有其他相關客戶可以接 燒的錢不能算是不見 算是種工具投資 這也是謂何台灣業主大家都鑽這個窄門的原因.
但研發要是燒了錢之後失敗 頂多是能證明此路不通 以後不能再往這方向去 新產品得重新籌錢再來一次.
而且產品研發一次通常都具備多個面向 不會是單方面的技術精進.
嚴格說起來 代工不是沒有技術開發成本 不過比起建立品牌要具備的研發基礎成本花費 恐怕是不能相提並論.

joelandtw wrote:
但台灣人有所謂吧!假...(恕刪)


如果自認為搞不起來就不做 不想走出自己的路 那不出數代時間後 台灣工業就不存在了.
關稅保護是有啦 不過現在你可以去查看看關稅剩多少?
納智捷車款的研發成本這樣一加上去之後 這個優勢恐怕不再復見 真正保護到的是品牌代工業.
至於扶植產業的補助 這不提還好 台灣政府做的實在笑死人.
裕隆有拿 其他是代工業所以沒拿? 應該不是吧? 那不是自主開發的代工拿什麼補助?
歐盟 特別是德國 他們政府電動車開發的產業聯合計畫挹注多少錢下去燒你知道嗎? 去查一下吧.
因為德國政府體認到這是個巨額的投資 就算是雙B VAG再加Bosch與西門子都無法承擔這種花費.
德國不惜額外舉債三年 吃掉整體GDP都要搞!! 這計劃國會與民間都沒有反對聲音你知道嗎?!
為什麼德國這麼受人尊敬?! 他們有破釜沉舟的決心啊! 德國經濟狀況很好嗎?!
德國汽車三大龍頭早期在官股庇蔭下多久? 這三個廠榮耀的現在是偶然嗎? 是德國人民猛批批出來的?
算了 台灣先別瞧不起自己就萬幸了.
joelandtw wrote:
但台灣人有所謂吧!
假設今天納廠運氣好,大陸人民買單,三個月就賣了1000萬台~~~
然後開始和之前兩台一樣問題一堆,召回、維修……然後把納廠搞倒了
嚴董不會回台灣哭著要政府救嗎?
我一直認為台灣不需要有自我品牌的車廠,已經搞了幾十年了,還扶不起這個產業
那表示台灣沒這方面的人才,放棄這個產業取消關稅保護,讓國民用便宜的價錢買到
“行車正義”


你想像力會不會太豐富?照你這種說法,任何企業做的再好,都能找得到理由去噹,因為你是用不存在的事情來講.....

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對車都有關稅,都會保護自家的汽車產業,台灣不是個特例,況且即使沒關稅你想Benz會便宜賣你嗎?商人都是低買高賣的,你想像中的行車正義並不存在...==

引擎 是華擎的嗎?

再加一些電子設備 就 開賣啦


過一些時間 就知道囉

請大老闆 

把這車扔進歐美市場看看吧

報告 那隻結新車報價最高到90萬

它廠高層 這怎摸行 那個誰誰誰 趕快把價錢拉的比它還高

這就是台灣的良性競爭 價錢都在比高就對了

EZZK wrote:
納智捷要成為更好的品牌 有更好的產品並名揚世界 這原本就是個願景 而且是可見的.
一片罵聲其實改變不了納廠旗下各車款無可取代的配備特性 因為這些都是事實.
現在的納廠心力集中在技術的開發 也做出了世界性的人機介面創舉 這些也都是事實.
這些事實 都已經說明納廠與台灣真的有這個實力做的出別人做不到的事 不是嗎??
品牌崛起的過程 原就是一連串試煉與嚐試 還是其他品牌都是出沒幾款車就做的完美無暇?
我不清楚這邊刻意安排的網軍多不多 但我看到很多其他競爭品牌的網軍長驅直入來打壓破壞.
"良性競爭"四個字在這裡沒有人懂嗎? 這麼愛用打壓破壞的手段證明自己的高尚嗎? 有格調一點吧!
來版上的這些車主或潛在買方,
看到這些來納版搗亂破壞的網軍用這些無所不用其極的方式 對宣傳本家產品或形象會有正面幫助?
我們常常在電視上看到台灣要走出去 要走出自己的路 但是在這裡好像真的是內鬥內行 外鬥外行....(恕刪)


很多人都是正面建議
希望L5增加ESP等主動安全配備
不要學其他車廠
來到台灣就偷安全配備

所以不知道樓主想表達什麼
沒有阿諛奉承 就代表搞破壞
智捷要成為更好的品牌 ......


但是如果不把安全配備放進所有車型,而一味的發展這種"人機介面"有甚麼用,車子打滑時,這種"人機介面"會幫你嗎。

我想大家也是愛之深責之切,原以為國產車可以帶來一些商業競爭上的模式,但還是淪落與其他日系國產車之列一樣。只重視外觀內裝,但安全有被考慮嗎。
看到台灣品牌被討論的一無是處,說實在我也很難過!
可惜我無法像版文筆才那麼好,無法寫很強的文章來來表達我的意思
看到這篇真的很有同感,
我支持你,一起為台灣品牌加油!!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