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海 wrote:說說南韓車,其實南韓也不見得汽車工業有多好,但南韓人很有眼光。比如現代汽車就是和北京市政府簽訂了出租車協議,北京的出租車全是現代 這只能算戰術運用得當. 有眼光三字言過了.現代身為弱勢品牌, 能這樣放低身段.德國品牌行嗎? 當然不行豐田本田日產行嗎? 也不行. 日本人愛面子就好比 奧迪的國產策略 搞得寶馬進退兩難.這也只能說是奧迪戰術運用得當.奇襲戰術向來是弱勢者出奇制勝的法寶最後...台灣人對納智捷的感情沒你想像的那麼深
樓主忘了.....南韓"現代"的定位為taxi切入市場(低價),台灣則是以品牌經營市場,定位不一樣,有看過法拉利以taxi切入市場的可能性嗎?當然不可能!定位價值不一樣,台灣車雖比不上法拉利,但想走的都是品牌理念,而不是低價便宜車,重點是MIT的精神及品質 !
還好啦 就像同顆三菱引擎給大陸還是爛而且台灣貨 不是能跟大陸來比吧?是跟日本南韓比好嗎????你們大陸觀光客還對商家說不用特地改簡體字我比較喜歡看繁體 也愛看來於台灣 MIT!說在同價位買到相同東西 能買到台灣製造還說賺到呢0.0台灣車多多少少也賣得出幾輛吧!?
testjohnny wrote:我發現我們台灣人都還蠻有人情味的^^ , 對大陸人反而不太有砲火攻擊..... 那是因為他算言之有物, 而且也有提到建議作法, 看好與否是個人觀點.較之一堆只會"酸"的台灣人發言, 中肯且有建設性多了.
我認為,L牌想在大陸闖出一片天地的話,就應該多在MPV上下功夫。不要著急跳進轎車這個火坑。MPV市場,競爭對手不是太多,除了Ford,沒有什麽重量級選手。轎車市場,隨便一個選手都最少比隆裕大最少一個數量級。除非只想混吃不死(類似一堆大陸小廠,幾個車型每月總共幾百輛車出廠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