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裕隆LUXGEN會不會變成馬來西亞寶騰第2

koalatse wrote:
簡單回應1. 您說"...(恕刪)


一、我只能說,我講話一向憑良心
二、20%不夠低,來個10%好了,關稅是您喊著算得嗎?WTO會員國用WTO的稅,您覺得不行,一定要再降個10%讓你買的時候爽一點?

三、你不需要陪我阿Q買東西啊,我從來也沒有希望過,或號召過誰來跟我一樣阿Q。
東西好你就會買,反正你就是只挑你覺得好的東西買而已,又何必回頭來說國產車是扶不起的阿斗,受關稅保護如何如何,受關稅保護這點,我已經提証是你跟不上時代在瞎扯了。

買國貨是不是等於愛國,見人見智,但看到國貨,什麼都不知道就來冷言冷語,我就覺得比較丟臉了。



加入WTO並不是零關稅.汽車目前最低就是降到17.5%.不長進就要零關稅.那台灣進口的產品百分之75都要零關稅了.關稅不只是保障產業.也是保障人民的工作機會.從事汽車相關產業有數十萬人.汽車零關稅.所有車都進口.這些人要喝西北風嗎.那農.工等要不要也一起零關稅.看看失業率能不能一舉突破50.破個記錄
進口車車價高.現在已不完全是關稅的關係.為什麼有些進口車價能接近同級國產車.有些卻貴上很多.為何呢
為何裕隆願丟錢下去搞個自主品牌.就要被批成這樣.那其它安於現狀的組裝場就沒事.令人感覺似乎心有偏見
不歸路也得停、看、聽 wrote:


一、我只能說,我講話一向憑良心
二、20%不夠低,來個10%好了,關稅是您喊著算得嗎?WTO會員國用WTO的稅,您覺得不行,一定要再降個10%讓你買的時候爽一點?

三、你不需要陪我阿Q買東西啊,我從來也沒有希望過,或號召過誰來跟我一樣阿Q。
東西好你就會買,反正你就是只挑你覺得好的東西買而已,又何必回頭來說國產車是扶不起的阿斗,受關稅保護如何如何,受關稅保護這點,我已經提証是你跟不上時代在瞎扯了。

買國貨是不是等於愛國,見人見智,但看到國貨,什麼都不知道就來冷言冷語,我就覺得比較丟臉了。

ctth wrote:
加入WTO並不是零關稅.汽車目前最低就是降到17.5%.不長進就要零關稅.那台灣進口的產品百分之75都要零關稅了.關稅不只是保障產業.也是保障人民的工作機會.從事汽車相關產業有數十萬人.汽車零關稅.所有車都進口.這些人要喝西北風嗎.那農.工等要不要也一起零關稅.看看失業率能不能一舉突破50.破個記錄
進口車車價高.現在已不完全是關稅的關係.為什麼有些進口車價能接近同級國產車.有些卻貴上很多.為何呢
為何裕隆願丟錢下去搞個自主品牌.就要被批成這樣.那其它安於現狀的組裝場就沒事.令人感覺似乎心有偏見


---------------------------------------------------------
還是簡單回應

1.你的數據只是呈現關稅降低至20%但是國產車市場佔有率提高10% ,這10%還不少是Toyota這類台皮日商的份額,試問這些成長在沒有這20%保護下還會有嗎?又大言不慚的說 "以前的稅極高是保護,現在,並沒有!!跟上時代吧!!!" 20%還不夠高不算保護嗎? 然後"義和團"式說別人瞎扯 .....承認沒國際競爭力需要保護就沒事了嘛!

2.關稅保護是相對的 你想出口對方也會以高關稅反制(Ex 你檔我汽車 我檔你電子產品) 從頭到尾沒有說反對關稅保護這種政策 但是我反對長期保護沒有競爭力的產業 政策應該保護並培植有潛力的產業 開放沒競爭力的產業 換取強勢產品外銷關稅優勢. 中間的產業失業問題必須靠產業轉型和社會福利去解決的 並不是說因為有這些包袱就被"綁票"一樣保護下去 要以國家整體利益去考量 沒錯!關稅是在談判桌上喊出來的 降10%大家買的爽 其他強勢產業也因此得到出口優勢 GDP還是會成長 "GDP不是只能靠汽車來賺....GDP可以靠其他東西從老外那邊賺回來"(順便回應ctth)

點出事實就說別人"冷言冷語" "丟臉" 跳出來義和團式的對抗 我看只是不願面對事實...時空轉換 全球化趨勢下台灣這種島國 內需市場小 根本沒有養活"品牌"汽車的先天條件...加上又沒有國際競爭力...這就是事實.嚴懂大推ECFA 也是圖個中國市場的關稅優勢 說直接一點就是希望在中國也能像台灣一樣擁有關稅保護 進而解決台灣內需市場小的先天問題.


又在稅不稅的問題
回歸汽車本位

嚴大哥
您就趕快出能跟國外車廠
同級的車
趕快去對打廝殺
這樣各種客層都吃的到
再加上納智捷國產便宜
想想一台比GTI性能好的納智捷小鋼砲
又賣六七十萬
便宜會跑
再加上宏達電的車上智慧電腦
馬上運算對手的車型資料及改裝部品
迅速運算出對方馬力
這種智慧跑車台灣人一定百分之百會買來力拼世界大廠的跑車

幹嘛還跟母雞一樣慢慢生才生出SUV或是MPV
至少也要推出
性能版納智捷
主打歐系鋼砲或是日系鋼砲
2.2擴缸3.0T
再不然就推出長軸版
主打S-class系列或是BMW 7系列
2.2擴缸6.0T
再來推出mini級納智捷
主打小車性能(小車掛2.2T)
再來就是2.2擴缸五千加渦輪
主打GTR或是911

有各種層級的車
加上納智捷主打的智慧車科技
出去跟國際級車種比較
才是真正打出一片天

----------------------------------------------
以上只是插花天外飛來一筆
以下請繼續討論
稅則問題
轉型不是那麼容易的.能轉型誰不願意呢.那些中小企業和農業誰願意等死.再說台灣有那一項具有國際競爭力???電子業嗎????說穿了電子業和汽車業都是半斤八兩..電子業也受政府保護多年.結果大部份還是在做代工.代工能有什麼競爭力呢.不出10年代工市場一樣會被大陸取代.現在如果不是政府設限.竹科早就跑的差不多了.一些自有品牌acer.asus等.還有什麼產品是在台灣生產的.電子業在台是天之嬌子.一堆公司不但不用繳稅.政府還要退稅給他.這樣保護跟汽車業一樣是扶不起的阿斗.

LUXGEN向政府拿錢,來研發自家的車子
反而用本身的資金去投資對岸工廠
有本事就不要拿,我給他~~
jiern wrote:
LUXGEN向政府拿...(恕刪)

luxgen跟政府拿什麼錢了?倒是說來聽聽?
你還是清朝人嗎?怎麼跟清朝一樣?
怎麼不去罵罵鴻海?華碩benq..................數不清的在台灣享租稅優惠在大陸或全世界賺世界人的錢?
你民視自由看太多了啦!
jiern wrote:
LUXGEN向政府拿...(恕刪)

不然呢.難不成要拿政府的錢去投資大陸.再者錢入袋.請問那一塊是政府的那一塊是自己的.該怎麼分呢.

為了要你的鼓掌而不拿這些補助.才是真的腦殘.不知消費卷你領了沒????.
電子業享租稅優惠,在台灣有設公司也在台灣接單
竹科有多少從業人員?
但被講成一無事處,好像是只能賺低利的產業
不知電子業的毛利跟紡織業相比,誰比較高?

LUXGEN也享有政府補助,而LUXGEN所需新購置的機台設備及廠房大多投資在大陸
LUXGEN從草創到現在不是才沒幾年~~
電子業的毛利有多高.以前也許很高.現在一堆競爭者在拼價.毛利高電子業為何一直想到對岸去.記憶體廠商搞到要政府出來救.無薪價好像也是電子業修的比較多吧.電子業真的有想的這麼好嗎.租稅保護這麼久跟汽車業一樣都還是在做代工.代工能做多久.這幾年不是開始嘗到苦頭了.看不起紡織業.台灣的經濟奇蹟.它可做了很大的貢獻.不過又如何.現在成功的都是當初眼光放比較遠.有推出自己品牌的.代工沒有永遠的好光景.電子業也一樣..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