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it wrote:
如此看來,跟重型車輛...(恕刪)
主動式轉向在我十五年前買的雪鐵龍Xantia上就有了,慢速時前後輪反向轉動(後輪轉的角度很小,印象中好像只有五度)以縮小迴轉半徑,高速時同向轉動減少高速切換車道時的車身擺動,不知道專利是哪家車廠的?
還有雪鐵龍的主動式液壓懸吊,後來好像也出現過在一些其他廠牌高級車的懸吊系統上。
也因此,一樣的東西或相類似的東西,不見得非得原廠。
改裝廠能為顧客量身定做,換成原廠則價格不斐,甚至很難達成(以價格考量下)。
許多人喜歡名車,倒不見得喜歡那價格。我若有能力買個BMW M5或M6,
我根本不用擔心別人會懷疑車上另外加裝的螢幕可能是汽車音響改裝廠8000元的便宜貨(3000元的也有)。
若僅是266萬BMW 523i入門款,再花個120萬選配上身,許多人還是會懷疑不曉得是在那個改裝廠的便宜貨。
和汽車改裝廠的老闆或師傅閒聊,您會了解許多所謂原廠配備,會像airzard大大所說的:
"搞了半天是送錢給代理商花來提昇自己身份"。用原廠的品牌忠實客戶,對坊間改裝廠而言:十足凱子。
當然,我也會建議您,慎選改裝廠。
BMW和LUXGEN當然無法比,僅是就選配項目為文,說明價格合理不合理,非關車子性能及車廠造車工藝。
好好愛惜自己的車,讓它為您帶來安全、便利與舒適。車子帶給您的身份與地位僅供參考。
-------------------------------------------------------------------------------------------------------------
以下摘錄2010-2015年中國汽車改裝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
汽車改裝是針對汽車動力、外觀、內部設備、車身、懸架等進行改裝的現象,以體現性格張揚、追求駕駛樂趣、增強車輛安全、突出個性外觀、延伸實用需求的汽車改裝產品、技術及服務,在一些大中城市迅速發展。這類市場也被稱為汽車改裝市場。
汽車改裝文化源於賽車運動。最早的汽車改裝只針對於提高賽車的性能,以便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以及賽車運動的深入人心,汽車改裝也早已揭開了神秘的面紗,成為普通車迷汽車生活中的組成部分,並漸漸成為一種時尚。
在歐洲各國、美國乃至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及中國的香港、臺灣,汽車改裝早已蔚然成風,“無車不改”成為青年車迷的座右銘。世界各大著名汽車廠商,如奔馳、寶馬、三菱、豐田、日產、本田等,都推出了專業的改裝品牌。
世界上比較著名的轎車改裝公司有專門為奔馳車用戶進行改裝的AMG、D2、BRABUS和CARLSSON等,為寶馬進行改裝的ACSCHNITZER,為大眾公司旗下的大眾汽車和奧迪汽車用戶進行改裝的ABT,為本田改裝的HRC(本田賽車公司)、MUGEN(無限),為豐田配套的TOM’S和TRD(豐田賽車運動發展部),為富士配套的STI(富士世界技術部)和TEIN,尼桑的NISMO(尼桑汽車運動部)和三菱的專業改裝公司RALLIART(拉力藝)等等。著名的越野車改裝公司和配套產品廠家有JAOS(JAPAN OFF ROAD SERVICE,日本越野服務公司),AIBA WORKS,TJM,ARB、WARN等等。
目前中國汽車改裝業較為發達的地區有上海、深圳、北京、廣州、昆明等地。在改裝相當火爆的城市如上海,改裝已形成了一個千萬元大市場,而在成都改裝也正被人們接受並走上正軌。在改裝勢頭更為猛烈的廣東,不僅有著良好的改裝市場需求,而且在珠三角的東莞、中山等地,已經開始形成了頗具規模的改裝用品市場。
汽車改裝行業在國內興起與發展的時間相對較晚,目前,國內的高檔車改裝市場還處於一種真空的狀態,在國內現在只有少數幾個汽車生產廠商涉足了此項業務,如廣州本田(飛度)、東風本田(CR-V)等。不過它們的改裝還只停留在一些簡單的內飾及外飾件上,是最基礎的改裝。但這已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2002年我國汽車改裝行業產值為5億元,2008年10月已經上升到25億元——汽車改裝成行業新增長點。2007年我國汽車改裝市場擁有13億—15億元的容量,而到2015年,將達到140億元。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的進一步成熟,更專業的、以汽車生產廠商強大支持為基礎的汽車改裝市場會很快出現。中國的汽車生產廠商決不會放棄這么龐大的一個市場。預計2009年中國汽車改裝市場帶來的效益可達到200億美元。中國汽車改裝業將呈現巨大增長,並會成為汽車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政府政策的不斷放寬,消費者個人收入的增加,以及對個性化改裝的需求,中國汽車改裝市場在今後5年內將成倍數擴大。
大部分有錢人確實是如此。但我也確實讀過一篇報導一位花了1200萬去裝潢自己房子,卻堅持用日光燈的人士。
因為,他認為日光燈較便宜。已花了那麼多的錢,燈具就是不能太貴。
不過,台灣的改裝法規限制太多,許多人改裝的觀念也需加強。
因此,台灣一直無法發展到有足以讓用車人信賴的工業實力。
於是,我們的車主都會擔心到改裝廠給拆來拆去。
如果您的車不是原車就配備想要的配備,買車後才加裝,台灣的代理商還是一樣得把您的車子拆來拆去。
不同的是,一個是改裝廠、一個是號稱原廠支援(訓練或技術指導)的技師。看您信任誰。
在德國或日本,改裝反而不回原廠才能顯示身價。因為頂級改裝廠有時反而比原廠貴。
筆者弟弟經營駕訓班,常有機會接觸到交通部官員,台灣的官員觀念之保守與某時候思想之先進,
所提出一些看法,經常讓小老百姓很建國中學(好男"難"校"笑),哭笑不得。
我們喜歡笑對岸是"阿六仔",人家卻提出改裝車2010-2015市場評估報告了。我們的汽車工業發展了那麼多年,
世界上許多改裝套件也出自台灣,台灣交通監理相關單位卻對改裝車像是警察對犯人一樣。
改裝車也是一門高科技行業,車廠也能因為改裝車更了解普羅大眾對用車上不同的需求。
改裝車能有更制度化的發展,台灣也能有更強的汽車發展第二實力。
希望台灣有媲美先進國的汽車改裝廠,那份實力肯定,若還是很貴,我也心甘情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