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athanLeeTw wrote:好啦好啦, 只要不是(恕刪) 一台小檔車牽上去比一般速克達還小牽上去然後你想表達什麼?表達150檔車可以上去?那怎麼不牽小阿魯跟野狼上去呢?你還在氣急敗壞的找藉口阿
這台車可以(回覆主題):1. 載一台"比較小台"的"150cc" "打檔車",空間真大;其他的SUV應該也可能裝得下,但搬上、下車可就不容易了!2. 不只適合載行動不便需要坐輪椅的人,人數還能5+1;3. 就連力氣較小的人也可以利用斜坡推車搬運較大較重的物品,相當便利省力;4. 再來斜坡可當小餐桌或椅子,真是有智慧,多用途,創造想像空間;真的令人心動呀,讚歐!
我與惡的距離 wrote:遠赴德國風洞試驗 裕隆汽車製造廠1953成立至今快70年華創車電2005年成立至成快16年。納智捷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成立至今快13年結果連一個風洞試驗還要跑到德國去做,請問一下。連這種基本的風阻系數參數驗證的大型整車風洞驗證場域的投資都不做,要怎麼說服消費者這個集團的有關外形的空氣力學的研發能力。真以為電腦跑一跑模擬,用個1:1油士模型在風洞跑了個模型數據就真認為消費者就會相信。不要把這個世界小看了。先把量產車做出來,裕隆或華創台灣建一個大型整車風洞,紮紮實實的好好量測。要知道就算是一毫米的誤差都會影響風洞測試的數據,再來關於賽道,先不要講到紐伯林賽道裕隆汽車製造廠成立至今快70年也沒有建出一條比照日本的Autopolis 賽道再來紐伯林賽道很好很棒,那就請裕隆比照韓國現代汽車現代公司在紐柏林測試新車是以跑了1,464小時所以由於每天的前置作業和收尾工作和各車廠預約輪流下賽道,一天滿打滿算可以跑4~6小時,也就是等於244個工作天大約要6個月到8個月,也就是說如果LuxgenMBU想要在今年底上市,現在它就應該已經在紐伯林賽道上測試了。所謂的嚴苛測試考驗,納智捷是象徵性的去跑個幾圈拍影片宣傳,還是認真的學習韓國人,去做嚴苛的汽車測試呢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