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

台灣的產品想要熱銷,一定要從國外紅回台灣才有可能嗎?

拼裝車是一個概念
是消費者對於一個品質差,水準低於水平以下的汽車品牌所使用的字眼

TylerChang wrote:
請教各位版友,看到很多版友提到「拼裝車」,不知道有沒有明確的定義?
TrashGen wrote:
拼裝車是一個概念是消...(恕刪)

這樣說明,我就了解。
TrashGen wrote:
華創車電屬於裕隆子公...(恕刪)

有別的國產車廠可以比較這部分的財報嗎?
這樣比較能知道差異性。
絕心無情 wrote:
產品賣不好我以爲先檢...(恕刪)

重點是,你是納智捷消費者嗎
TrashGen wrote:
華創車電屬於裕隆子公...(恕刪)


您的回覆似是而非,裕隆發佈重大訊息,這是上市公司的正式消息發佈
而您 三言二語輕輕帶過,說這是媒體訊息
真是高招

從重大訊息中可以看出,研發費用 裕隆採用的是一次提列的方式,相關研發費用的產生細節都在華創,而研發完成後
金流由裕隆增資Luxgen,再由Luxgen向華創購回相關研發技術資源
這樣的脈絡,您看不懂嗎?
Chi_Chen wrote:
重點是,你是納智捷消(恕刪)


我是不是銷費者要取決於產品本身,你認為呢?就算我想買,納牌敢來我所在的泰國賣車嗎?

納牌市佔不到1%,是超過99%消費者有問題還是產品本身有問題?

納牌相繼退出俄羅斯及對岸市場,又是誰的問題?

一個平價品牌,搞到全車系加起來還賣輸豪華品牌單一車系,你真認為是消費者的問題?
避重就輕的是你
子公司之間資產互相轉移,實際金額內部人士才清楚,要誇大也很簡單

我只相信財報揭漏的細節,除非你能公布華創確實的研發經費


alex6751 wrote:
您的回覆似是而非,裕隆發佈重大訊息,這是上市公司的正式消息發佈
而您 三言二語輕輕帶過,說這是媒體訊息
真是高招

從重大訊息中可以看出,研發費用 裕隆採用的是一次提列的方式,相關研發費用的產生細節都在華創,而研發完成後
金流由裕隆增資Luxgen,再由Luxgen向華創購回相關研發技術資源
這樣的脈絡,您看不懂嗎?
這個年代還能做出問題很多的車也實屬不易, 嗯,,,,,
Chi_Chen wrote:
重點是,你是納智捷消費者嗎

你是嘛?
99%沒買納智捷是他潛在客戶不是嗎?難道不想爭取?
年銷售5000台就可以損益平衡的概念?
以前虧損已提列入帳,也沒有對未來的任何研發,
你買這種商品嗎?買,當然買,拋棄式商品,why not?
TrashGen wrote:
重就輕的是你
子公司之間資產互相轉移,實際金額內部人士才清楚,要誇大也很簡單

我只相信財報揭漏的細節,除非你能公布華創確實的研發經費


我跟你一樣,只看公開發佈的正式資料

但 我跟你不同的是,我不會只看單一資料,也不會只看單一年度資料,就拿出來持續說嘴

上市公司發佈的公開資訊,重大訊息是一種、財報也是一種,都是需要負責的資訊

為何在您這裡就有差異?

我是一般人,一個使用者,華創研發經費沒公開,我們也只能由公開資訊去了解

公開資訊已提供列明,您又扯到誇大不實......

您永遠有話可以說嘴,說的話似是而非,一點參考價值也沒有
  • 3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