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國產驕傲在哪裡


beebee40 wrote:
對呀,我的意思就是,如果不跟授權母廠扯破臉,吳舜文女士也可以把國產車廠搞得很賺錢。

不過當時中華汽車的金雞母-中華威利VARICA,可是裕隆工程中心動刀修改Mitsubishi Minicab後生出來的,後來又率先搭載華擎機械的共用引擎。車頭掛中華汽車Logo販售。

這算不算自有品牌或者只是貼牌車,在這邊不予置評,僅提供資訊供參考,畢竟這邊是LUXGEN版。


這就是主要問題了,一個領導者該要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事要在什麼時間點做,中華汽車做得很好,不代表她是一個稱職的裕隆領導者,因為裕隆被她搞到快倒了,可見得她的能力不夠,無法忍辱負重。忍辱負重也是一種難得的能力,不然歷史上不會只有一個越王勾踐,只有一個韓信。

至於嚴凱泰,我是肯定他的能力的,他也不是不推自有品牌,而是在對的timing推出,就代表他不但可以忍辱負重,還可以看準時勢,這不是一般人具有的能力,不然股市就不會有一堆散戶被坑殺了。

目前來看,納廠已站穩了第一步,接下來,它是不是一個值得被保護的投資,我想幾年後就會知道了,大家耐心拭目以待吧!

我沒有分身 wrote:
那怪了
怎麼受保護的也順利外移勒
那個那個誰誰誰
裕器是誰家的呀
啥時去中國的呀
東南汽車的創始股東有誰呀
那個大陸納智傑加入東風旗下
那個賣股票的帳我怎麼看不懂呀
上市公司嘛
應該要看得到呀
在裕隆汽車製造那一年的報告書有勒??????
又有科專又有投資減免的
這幾年不知道是由政府領的錢多?
還是他家繳的稅多?
沒有一點財務背景還真難搞懂


我想外移的定義應該是結束本地的廠,到外地開設新廠吧! 請問那一個受保護的人外移了? 對外投資與外移可是兩回事,我想裕隆再腦殘,也不敢結束三義廠吧!

至於科專的部分,本來就是給汽車業的補助,為何要補助汽車業? 只因為汽車是火車頭產業,可帶動週邊一連串的高產值產業,且因為其使用勞工眾多,可有助於就業率。

那為何科專都是裕隆? 那就要怪其他車廠不爭氣,不做研發,那來的補助?

巨大的部分,就算台中廠還在,其他的廠也不見了吧! 產值就更不用說了。先不管協力廠商的產值(自行車的協力廠商遠少於汽車),我想巨大台中廠的產值,應該是遠低於裕隆三義廠的部分,更何況裕隆到大陸投資,並不會縮減或關掉三義廠,但巨大在大陸生產自行車,卻會回頭縮減或是關閉台灣的廠房。這樣應該可以解釋,為何政府比較支持汽車業,而沒那麼支持自行車業。汽車業創造的產值太大了,而且又不易外移。

不過就一個企業來說,本來就是以獲利為目的,所以巨大的作為是成功的。

Dr.simon wrote:
Luxgen 上使用的 CANBUS 是由 漢翔 航太公司幫忙研發的 軍規 系統


原來這是軍規的表現~時數40公里撞擊 (純屬系統故障) 絕非測試~01討論

系統負載超過設計上限,沒有安全模式,直接熄火????

號稱幾十萬公里的測試是--->這種BUG測不出來,靠車主道路駕駛來驗證找BUG

然後就

召回原因類型 轉向系統 ~請點閱

軍規系統原來是這樣搞的呀....


SUV 咻咻聲正解找到 即將結案~~原來軍規的線組水平這樣就OK了

原來軍規的表現是這樣

這還是新車而已就............

以後,車主會開著他上山下海,刮風下雨,酷暑嚴寒,環境變化永不止息

線組會老化,阻抗會上升,Connector會鬆動,系統效能會衰退

到時再大家一起抓BUG就是了,只是不知道車主們有沒有薪水可以領

瞭解

原來這就是"軍規"

我沒有分身 wrote:
他老母的中華汽車怎麼賠錢的

中華車寧願短痛 去年一次認損 ~新聞不可轉貼

2010股東會有多臭....還要貼嗎?


股東會有多臭我不知道,但至少中華沒搞到快倒了。從你轉貼的連結來看,中華汽車虧損主因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還有設備的攤提及大陸投資的虧損。金融海嘯是天災,是非戰之罪,設備的攤提是必須的,否則無法生產新車,至於大陸投資的虧損,這就不是一年內可以看得出來,得要時間拉長才可以知道是否是正確的投資。

拿一年的績效說他領導的不好,這太武斷了,該拿這幾年來的表現才是。不過三菱母廠的車型因為之前醜聞的影響,不太有競爭力,這可能也是中華汽車營運備感吃力的原因,光靠一個Veryca熱賣是挽回不來的。

倒是那個新聞有提到:「中華車一口氣大舉打銷呆帳,主管坦承,「沒有一個專業經理人敢做這麼大的(打呆)決策,只有老闆(指中華車董事長兼總經理嚴凱泰)才有這種抗壓性」。經過一次性提列打呆後,今年起中華車財務結構將較為健全」,這種作法不知對或錯,但我欣賞,有魄力領導者總比鄉愿的領導者好。
ShangLai wrote:
我想外移的定義應該是結束本地的廠,到外地開設新廠吧! 請問那一個受保護的人外移了? 對外投資與外移可是兩回事,我想裕隆再腦殘,也不敢結束三義廠吧!


所以也就是說

那移去蕭山的28家供應商都是新開的

零組件賣回台灣是謠言

頭批納廠客戶車上,原本是台灣製的零件

即使現在才買的客戶.以後買的客戶

也不會有大陸件來替換台灣零件就是了


ShangLai wrote:
巨大的部分,就算台中廠還在,其他的廠也不見了吧!


ShangLai wrote:
巨大在大陸生產自行車,卻會回頭縮減或是關閉台灣的廠房


不知道耶

巨大原來在大甲的總廠之外還有其他的廠呀

不知道是那些廠被關掉了

外移了

您這樣講,必然是有所本吧

不知道巨大的公開資訊那裡查得到呀

證券交易法
第 155 條 對於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之有價證券,不得有下列各款之行為:
六、意圖影響集中交易市場有價證券交易價格,而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


aya0914 wrote:
為何Luxgen討論區一堆韓車業代潛伏其中???

每個好像Luxgen欠他幾千萬一樣,不把它說垮不爽一樣...


+1
你要不要也查一下我的註冊時間,不長,8年而已
我沒有分身 wrote:
所以也就是說
那移去蕭山的28家供應商都是新開的
零組件賣回台灣是謠言
頭批納廠客戶車上,原本是台灣製的零件
即使現在才買的客戶.以後買的客戶
也不會有大陸件來替換台灣零件就是了


我想我問的是那一個受保護的人外移了,而不是那28家供應商吧! 難道那28家供應商也受保護了?


我沒有分身 wrote:
不知道耶
巨大原來在大甲的總廠之外還有其他的廠呀
不知道是那些廠被關掉了
外移了
您這樣講,必然是有所本吧
不知道巨大的公開資訊那裡查得到呀

證券交易法
第 155 條 對於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之有價證券,不得有下列各款之行為:
六、意圖影響集中交易市場有價證券交易價格,而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


根據我在網路上查到的資料,並沒有縮編或是關廠的消息,只有將不符生產成本的部分移往到大陸,這不一定會縮編,所以我之前的說法只是臆測,並沒有所本。

不過我的臆測不會造成「意圖影響集中交易市場有價證券交易價格」,所以證券交易法不會管到我,倒是巨大可以告我誹謗,若這種說法真有造成他們聲譽受損的話。
我沒有分身 wrote:
原來這是軍規的表現~時數40公里撞擊 (純屬系統故障) 絕非測試~01討論
系統負載超過設計上限,沒有安全模式,直接熄火????
號稱幾十萬公里的測試是--->這種BUG測不出來,靠車主道路駕駛來驗證找BUG
然後就
召回原因類型 轉向系統 ~請點閱
軍規系統原來是這樣搞的呀....
SUV 咻咻聲正解找到 即將結案~~原來軍規的線組水平這樣就OK了
原來軍規的表現是這樣
這還是新車而已就............
以後,車主會開著他上山下海,刮風下雨,酷暑嚴寒,環境變化永不止息
線組會老化,阻抗會上升,Connector會鬆動,系統效能會衰退
到時再大家一起抓BUG就是了,只是不知道車主們有沒有薪水可以領
瞭解
原來這就是"軍規"


人家是指說"CANBUS"是軍規,並非整車都軍規,若整車都軍規,那其造價沒幾個人買的起。至於熄火造成撞車,應該沒有證據指出是"CANBUS"造成的吧! 若不是,那熄不熄火與其"CANBUS"是否軍規是獨立事件,你在這裡扯在一起,似乎有失厚道。你可以砲它品質不佳,但不能說軍規的產品還會有這麼多bug,因為有bug的不是"CANBUS"。

至於行進間熄火與咻咻聲,看來並不是每一台都會發生,所以就算再測試幾十萬公里也測不出來,這是量產良率的問題,不是普遍性的行為。

有在做IC的人都知道,剛開始在開發時,一切都很美好,function正常,performance奇佳,但等到了客戶那邊,卻不是這麼一回事,為什麼? 因為量產後,就是有fail die會出現,因此如何改善良率,並找出fail die,這是要到量產時才會知道的。對客戶來講,你給我的產品本該是百分百正常,failure rate超過100ppm就難以忍受了,它不會看你另外9999的產品是好的。

我想汽車也是這麼一回事,半導體是用幾百億的廠房在生產,都有不良品發生,汽車更不用講,所以納廠的問題是出在良率不盡如意,不然行進間熄火大家都有,為何納廠特別嚴重? 因為它過去沒有量產過(幫日本人組裝不算,因為SOP都由日本人定好了,照做就不會有事)。

基本上,我對目前納廠的表現是有信心的,希望它不要搞砸大家對它的支持。
哇哩咧!! 這棟樓還在蓋阿!!

路人甲經過...

請繼續..

ShangLai wrote:
可見得她的能力不夠,無法忍辱負重。忍辱負重也是一種難得的能力,不然歷史上不會只有一個越王勾踐,只有一個韓信。


歷史上也只有一個吳三桂,只有一個汪精衛。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